首页 > 广东 > 中山市 > 菊花会,举办菊花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

菊花会,举办菊花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8 23:46:45 编辑:中山本地生活 手机版

1,举办菊花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

人多的地方总是有商机,菊花把赏花者吸引到一起,人气旺了,各种消费需求随之增加。来参观菊花的人会在赏花之余留意当地环境,有实力的人或许会考虑投资,即使一般的旅游者,至少会付出菊花展览公园的门票,购买一些旅游纪念品,有些外来旅游者还会带动当地旅馆和餐饮的生意。

举办菊花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

2,菊花会是什么组织菊长是谁

菊花会是高一时的组织,菊长:林斌、黄谷一鸣、邓彦

菊花会是什么组织菊长是谁

3,今年第28届菊花花会哪天开始

每年的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会期,今年已是第二十八届。今年又适逢中国菊花展览会,两会联袂,以“菊花盛世,和谐家园”为主题,届时将展示菊城开封“汴梁菊花甲天下”的魅力形象。
10月18日,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暨中国开封第28届菊花花会将在开封开幕。本届菊展共有63个城市参展,参展城市及布展规模均创历史之最。其中“菊龙”和“菊山”两大造型都将冲击最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另外,以盆景艺菊的形式,在全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花卉形式制作出的《清明上河图》,也是本届菊会的一大亮点。

今年第28届菊花花会哪天开始

4,菊花会是什么组织菊长是谁

菊花会是高一时的组织,菊长:林斌、黄谷一鸣、邓彦

5,诛仙2菊花会任务怎么做

河阳“菊花会”详细流程 找河阳沈墨儒-接菊花会任务。 然后到河阳-南樵山神秘花坛边上会弹出对话框。 然后去找沈墨儒。  然后再去南樵山神秘花坛种菊花(花坛就在最里面的那个大树那里)。  等一会菊花就长出来了。 再回河阳找沈墨儒交任务。
您好,河阳“菊花会”详细流程 找河阳沈墨儒-接菊花会任务。 然后到河阳-南樵山神秘花坛边上会弹出对话框。 然后去找沈墨儒。  然后再去南樵山神秘花坛种菊花(花坛就在最里面的那个大树那里)。  等一会菊花就长出来了。 再回河阳找沈墨儒交任务。 坐标 南樵山 -423 -415
河阳“菊花会”详细流程 找河阳沈墨儒-接菊花会任务。 然后到河阳-南樵山神秘花坛边上会弹出对话框。 然后去找沈墨儒。  然后再去南樵山神秘花坛种菊花(花坛就在最里面的那个大树那里)。  等一会菊花就长出来了。 再回河阳找沈墨儒交任务。

6,中山小榄菊花会60年一次是九几年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2 中山小榄菊花会60年一次是九几年了?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中山小榄菊花会60年一次是1994年。因为清嘉庆甲戌年(1814年)举办了第一届菊花大会,以后每隔60年举办一届大型的菊花盛会。1994年举办的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陈展菊花82万盆,布展10平方公里,吸引了海内外宾客600多万人次观赏。

7,开封菊花花会一般是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河南省省级节会之一。   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开封菊会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开封大地,深深植根于开封人民心中。它所产生的影响,就其广度而言,已远远超过了开封的地界,名扬海内外;就其深度而言,已远远超出了“赏菊”的特定含义,而是作为一种成功的载体和平台,展示着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经贸、旅游的“大戏”,推动着开封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开封菊会之所以能够在古城热土上深深植下根来,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开封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赏菊游人“婆娑于市”、“游情寓意不一而足”之类的记载。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每年金秋10月,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养菊、赏菊者甚众,花市售卖菊花和沿街叫卖菊花则自成独特的风景,市园林部门还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

8,菊花会的介绍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做为评分标准。上海开埠以前,豫园早有举办菊花会的习俗。及至一批近代城市公园建成之后,各公园都适时地举办各种当令花卉的小型展览,全市性的大型菊展则始于民国18年(1929年)。清代中叶,一些宅邸园林的园主在本园花卉盛开的时候,为表示“与民同乐”,把花园向社会作有限度的开放,当时享有盛誉的是在上海县城的也是园中观荷,到法华镇的 溪园赏牡丹,但能够入园参观的人数有限。称得上群众性的园林展览的是城隍庙园(今豫园)花会,晚清思想家王韬著的《瀛壖杂记》就有城隍庙园每年举办兰花会和菊花会的记载。1927年上海建市后开始举办全市性菊展,城隍庙园菊花会停办。

9,开封菊会是那一天

举办时间:每年十月(18号) 举办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举办单位:开封市政府 活动简介: 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咏开封诗句。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菊花是开封市花。开封的养菊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开封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遐迩闻名。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犹浓。1983年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把菊花命名为开封市“市花”,确定每年金秋十月举办“菊花花会”。  花展主会场设在龙亭,龙亭位于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建于六朝皇宫的遗址之上,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既有北方宫殿浑厚之气魄,又兼南国园林秀丽之娇美 。人们视龙亭“古都的象征”、“开封的骄傲”。是国家 AAAA 级景区(点)。  菊花花会是开封市政府主办的融观花赏菊和展示宋都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盛大旅游文化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24届。每到金秋十月,古城公园景点、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菊的世界,花的海洋。菊会期间,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禹王台五大展区展花40余万盆,200多个品种,菊花造型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除赏菊、评花外,还举办盛大的开幕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欢快地作观光赏菊。 2006年10月18日,为期一个月的开封第27届菊花花会开幕,“金菊绽放迎奥运”个性化邮票也举行了首发仪式。菊会期间,展出菊花90多万盆,开封府每天循环演出“开衙迎宾”、“包公断案”、“榜前捉婿”、“水榭歌舞”、“包公宴请”、“包公迎接各国大使”、“太极表演”等节目,让游人在赏菊的同时,欣赏开封的宋文化。

10,小榄菊花会的由来

小榄"菊城"的由来 小榄又被称为"菊城","菊城"这个誉满天下、妇孺皆知的名字,许多人都知道因菊花而起,但从何时叫起,知者甚少。其实,"菊城"是因1959年的一次菊花展览会流传开的。 1959年是建国后小榄举办的首届菊展。这届菊花会,在菊花艺术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的艺菊技术,又开创了新的造型风格,小榄人首次用菊花砌成了一件宽10米,高7米的巨幅壁画"和平鸽",用菊艺砌作了巨幅标语、图案等,同时展出了大批大立菊、悬崖菊、塔形菊、品种菊。展期虽七日,观众却近30万人次。珠江电影制片厂还专门制作了一部名为《菊花》的纪录片,省内外一些报刊连日大篇幅报道了菊会盛况,誉小榄为"菊城"。从此"菊城"花事日渐繁盛。 小榄在菊花艺术上的独树一帜。让"菊城"誉满海内外的是1994年传统的第四届甲戍菊花大会。当时菊会布展范围达10公里,展出各种菊花82万多盆,菊花品种1568个,其中单株着花千朵以上的大立菊就有113盆,吸引了国内和来自23个国家、地区的游客600多万人次。

11,喝菊花会上火吗

喝菊花不会上火,菊花茶的药效: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通过饮用菊花茶可以对上火引起的青春痘起到一个舒缓的作用。菊花具有清肝明目降火的作用。1、抗病原体作用。菊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栓性链球菌、伤寒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水浸剂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及抗螺旋体作用。2、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织胺之局部台酚蓝之扩散较小,显示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3、有解热作用。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脉流量的作用。本品对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等老年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国内在治疗老年人常见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扩展资料:饮用禁忌1、隔夜菊花茶里含有的绿原酸,在空气中就会氧化而变绿,这时茶就已经变性了不能饮用了。夏季温度高,茶水易酸败变味,如果搁置了24小时以上,最好不喝,否则会引起腹泻。隔夜菊花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大减少,营养价值减低,所以不建议饮用。隔夜菊花茶,特别是有加糖或者蜂蜜的,胃寒体虚者饮用容易造成腹泻。2、菊花会引起过敏性结膜炎。菊花不仅可以引起严重过敏性结膜炎,特别是曾经有过枯草热性过敏性结膜炎病史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种人服用菊花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3、脾胃虚寒不宜饮用。古籍记载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菊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衰老等作用。4、阳虚体质的不宜。因为菊花性微寒,有些阴虚火热体质的人喝菊花茶会引起上火的现象,喝之前需要清楚自己的体质,以免起到反面效果。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菊花茶
不会。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的作用。  喝菊花茶有禁忌1. 脾虚胃寒者最好少喝;2. 菊花茶不宜长时间饮用,一般三到五天即可;3. 不清楚自己体质的最好不要加糖。  如果造成了相反的作用,那就是去火的方法不正确。所以说,要对症下药,了解自己的体质,才会正确有效的保护身体健康。
糖放多了容易上火,不喜欢菊花你可以试着放金银花,薄荷 ,或者是荷 叶等,当然还只可以放枣姜枣茶在夏天喝最好,养胃,养颜。
应该是不会的,但如果你是阴虚或者体质对菊花过敏,就可能火更大。
菊花性凉那会上火,夏天适合喝些菊花茶、大麦茶、绿豆汤之类的饮品

12,菊花大会是什么节日

  菊花大会一般对应的是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13,2010年小榄菊花会的简介

2006年小榄镇民间菊花品种展评会于11月26日在小榄镇龙山公园开幕,展期15天。这是继今年5月20日“小榄菊花会”被国务院批准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的首场围绕菊花进行的展会。本次菊展规模虽小,但参展者众,突显了民间参与的广泛性各积极性。展评会除以15个社区为单位设立民间送展点外,镇属工业、城建、教育线等及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园林管理处、敬老院等单位亦设立了送展点。同时,一些准备参加明年第九届中国菊花展览会的精品,通过今年试种,摸索经验,提高了技艺,也于本次菊展——亮相。本次展评会展出各类菊花6万多盆,其中品种菊6000盆,近1600个品种。此外,还有立菊、柱菊、树菊、悬崖菊、盆景菊、艺术造型菊、意菊等。本届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规模上仅次于一九九四年第四届小榄甲戌菊花大会,在菊艺造景上是历届菊会之最。在布局和特点方面,以“自然、人文、花海、菊城”为特色,以菊花造景为主,突出菊花栽培技艺,突出点、线、面相结合,通过合理布局,扩展展面,增大菊展规模。三大展场中江滨公园着重大色块、大制作、大景点为主,辅以其它小景衬托,着重菊艺精品,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龙山公园和人民公园则采用游园式布展,充分利用山景、水景,依山就势,借助现有园林景观。在布局与特色方面,突显菊花文化,在“文”字上下功夫,力求设计新颖,注重精雕细刻,整个格调在“菊花文化”方面落墨。提高人们对菊花的知识性、观赏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本届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分江滨公园、龙山公园、人民公园三大展场,将展出精品菊20多万盆及砌作小菊5600多平方米,包括大立菊178盆,大型树菊柱菊293盆,大悬崖菊100盆,品种菊47600盆(共1550个品种),盆景菊38盆,吊菊20盆等。展出菊花的数量、质量都突破往年,仅次于一九九四年第四届小榄甲戌菊花大会,在布展中e68a84e799bee5baa631333262383533突出“新”(新思路、新工艺),“精”(精品菊花、精心制作、精细布置),“大”(大规模、大制作、大场)的特点。三大展场展出大中型菊花艺术造景20组共34件,菊花文化景观15组88件,菊花色块图案景观8组(菊花铺砌总面积3132平方米),中国艺术灯饰25组共104件,并设置有大立菊精品、名菊荟萃、菊花盆景(桩菊)等7个欣赏区,各景点的菊花各有特色、互相映衬,以充分展现小榄浓厚的文化积淀。 本届菊艺欣赏会开幕式将举行第四届小榄甲戌菊花大会地下周年纪念暨小榄(甲申)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民间艺术巡游表演,届时巡游队伍有威风锣鼓队,狮子表演队,荷塘纱龙队,吴咱川飘色,麒麟队等,晚上在新城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首届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作品展”、“小榄千人书法现场大赛”、“广州·小榄民间藏品联展”、十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以及举行“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摄影大赛”等活动。将充分展示小榄人勇于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展示历史文化名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新世纪小榄人民的豪情壮志。 在此期间,大会还组织了有关厂家在场内经销菊花食品、土特产及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并推出以菊为花主题的纪念邮集、纪念银章等,共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本届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于2004年11月21日上午 时在中山市小榄镇新城区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开幕仪式,展出至12月8日,为期18天。届时我们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同志和各地的嘉宾们、朋友们,小榄人以菊为媒,以菊会友,共乐升平,共商发展,共促繁荣。
1

14,菊花会的由来

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营业性私园,为了吸引游客,各园都举办一些小型的花卉展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徐园(双清别墅)的花会、菊会,有些年份还举办梅花会、牡丹会。徐园花会的展品起初以本园为主,逐渐发展到以向社会征集为主。徐园展览场地小,园主以七天为一“集”,把不同花期的菊花分四集展出、评比,并结合举办菊花诗会、菊花画会、菊花曲会、赏菊宴会。徐园的这些活动,投合了当时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所好,因而直至民国初年仍持久不衰。租界内花卉展览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英国驻沪总领事麦华陀领衔,以公共租界董事的名义,在主要中英文报刊上刊登了征集花卉展品的广告。光绪元年四月二十五日(1875年5月29日),租界莳花展览会在英国领事馆(今南苏州路外滩)花园举行,历时两天。展品都是各种当令的“洋花”,参观的外国侨民共约700人,门票每人银洋一元。光绪十七年改由公共租界妇女委员会组织花展,每年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光绪三十一年,上海莳花会成为租界园艺爱好者的民间组织,实行会员制,会员须交纳可观的会费,每年召开年会一次,五月和十一月各举办花展一次。会章规定任何国籍的人都可入会,但在民国4年(1915年)的220名会员中,绝大多数仍然是外国人。莳花会初期规定只有会员送展的花卉才能参加评奖,非会员展品一律只展不评,以后改为会员免费参展,非会员交费参展,所有展品一律参加评比。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附属的花圃(预备花园)在同治十年投产以后,公园每季都在花圃内或温室中举办小型花展,春秋两季甚至月月有展。在此以后建成的租界大、中型公园,也大致和外滩公园采取相同的展览办法。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民国22年每月初均举办小型花展,展出花卉共有40多种,其中以菊花和大丽花最受游人称道。民国16年(1927年)上海建市,不久就结束了以往花卉展览均由民间主办的历史。民国18年市社会局制定莳菊会简章。同年11月9~11日在该局所属的市立园林场举办上海市第一届菊花展览会。会上展示了400多个品种共5500多盆菊花,其中品种菊200多种共400多盆分别由20家公私园圃提供。展览会设立评奖委员会,对除市立园林场以外的公私园圃参展菊花计分评奖。参观展览不收门票,观众人数最多的一天约1万人次。此后,于民国19年、民国21年、民国22年又举办了第二、第三、第四届菊花展览会。民国23年起,市社会局将菊花展览会扩展为园艺展览会,菊花与农作物、水果、园艺用具一同参展。到抗日战争前夕,园艺展览会共举办了3届。抗日战争胜利后,市工务局于民国34年11月11~15日在泰山公园(今襄阳公园)举办了当年度的菊花展览会,展出的5000多盆菊花绝大部分由工务局所属园圃提供,少数来自私有园艺农场。自此以后的三年中,每年都举办一次全市性的菊展,规模最大的是民国36年在复兴公园举办的菊花展览会,参展的有园场管理处各苗圃、私有园艺农场和艺菊团体,共有400多个品种约4万余盆菊花,展览门票售出22.76万张。民国35~37年间,有的社会团体也在公园举办过几次中小型花展。上海园艺事业改进协会于民国36年5月9~12日在复兴公园举办过莳花展览会。1954年11月10~28日在人民公园举办的菊展是上海解放后第一个全市性的花卉展览会。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除所属各苗圃培育本市原有的优良品种外,又从北京、青岛、南京、杭州、无锡、扬州等省市引进250个品种,展出总数达到6万盆。花展中还有一盆217朵的大立菊,使这一届菊展无论是品种、数量或质量都达到上海历史的最高水平。1959年10月1日,规模宏大的“百花齐放”展览会在西郊公园(今上海动物园)举行。这是上海园林系统为庆祝建国10周年而献上的一份厚礼。会上展出花卉共190余种,其中有50余种非当令花卉与其他花卉一同怒放。为了使冬花秋开,春花秋开,园艺工作者在简陋的条件下,精心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克服了诸多困难,改变了许多花卉开放的花期,使欢庆节日的观众在夏秋之交能看到初春的梨花、仲春的牡丹、冬天的红梅,当时被视为奇迹。展览会历时两周,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同年11月,又在人民公园举办了一个大型菊花展览会。60年代初,国民经济困难,公园展览停办。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种花养鸟被视为异端,园林展览被废弃。1971年底着手整修公园,为恢复公园展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73年11月2~24日,市园林管理处在复兴公园举办了菊花展览会,这是1960年以后的第一次大型花展,也是1954年以后的第三次菊展,展出的菊花有3万多盆,数量仅相当于1954年菊展的一半,品种更无法和第一次相比,但是与花展久违了的市民仍然十分热烈,日均游人量达4.48万人次,总游人量约103万人次。1974年1975和1977年秋,又分别在中山公园、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复兴公园举办过三次全市性的菊展,参观人数都在百万人左右。1982年以后,上海市先后于1982年、1985年、和2004年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和第八届三次全国性菊展。鉴于能参观全市性菊展的市民毕竟有限,从1986年开始,各区、县分片举办中型菊展,展出地点多在公园,有的区设在街道绿地或区工人文化宫。展品除园林单位提供外,区、县境内一些有培育花卉条件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单独或联合布置一个展区或景点。如1988~1990年,嘉定县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于汇龙潭公园举办3届大型菊花联合展览,每届有30~50个单位参展。由于展品多,布置有特色,不仅吸引了当地游人,市区也有许多市民前往参观,每届游人量在30万人次左右。
文章TAG:菊花会菊花菊花会举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