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槛费一般指的是医疗保险的起付线。属于不当得利的,其实还远不止门槛费,还有所谓的挂号费、一般的仪器检查费等,一想到前几天费尽周折才把医保手续办好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也是这时候我才知道医保报销有所谓的门槛费,适当收点费是可以的,但动辄上百上千就很不应该了;老百姓说的门槛费,其实为医保报销的起付线,即超过起付线的费用才能报销。
1、为什么有些医院要设门槛费?
前段时间生病住院,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医保手续办好,等到出院结算时却告诉我不能报销,因为我的医疗费用总共才700多,没有达到报销门槛。一想到前几天费尽周折才把医保手续办好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也是这时候我才知道医保报销有所谓的门槛费,门槛费是我们通俗的叫法,准确的称谓是“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或称“起付线”,是指住院费用达到一定数额才予以报销的政策规定。
简单说来就是医保中心只按规定对介于“起付线”与“封顶线”之间的费用予以报销,而低于“起付线”的这部分费用则由患者自己承担,起付线一般来说是800元,即低于800元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由患者自行承担。为什么要设置门槛费呢?相关政策是这样解释的:设立起付标准的目的是引导居民小病看门诊、大病进医院,防止小病大治,以节约有限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重点保障大病医疗和慢性病门诊治疗,
2、医院收取门槛费合理吗?为什么?
医院门槛费一般指的是医疗保险的起付线。在社保待遇中,我们住院报销并不是所有花费都报销,一般有“三不报”,第一,医保报销范围之外不报。所有的报销内容,都必须要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三个目录”,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如果是在三个目录之外的项目,是不予报销的。第二,个人负担部分不报,
有些药品或服务,只能报销一部分,个人也要负担一部分。个人负担的这一部分,是不纳入报销范围的,通常情况住院报销的比例并不是100%,一般职工医保只有85%~95%,退休老人待遇能高一点。但是多数情况下个人也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报销之外的比例部分只能自己掏钱,第三,起付线内部分不报。即使使用的药品和服务属于报销范围内,但是花费金额低于起付线的是不予报销的,只有超出起付线的部分才会按照规定比例报销,
起付线的标准各级医院还不一样,一般一级医院较低,只有一两百元,二级医院四五百元,三级医院近千元。比如,得病住院总共花费2万元,可以报销的花费只有1.5万元,报销比例90%,如果起付线是800元的话,实际可以报销的花费只有14200元,实际报销90%,那么个人还需要负担1420元。总体来看,这次住院个人承担7220元,
国家设置起付线有什么作用呢?一般来说有4个作用。第一,要增强病人的费用意识,减少浪费,每次住院至少有几百元是需要自己承担的,几百元对于多数人也不是负担不起,很多人住院看病花钱如流水,一旦花多了肯定会悠着点。第二,降低医保基金的负担,医保基金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每年的钱都花的差不多的。
让个人适当的负担一部分,医保基金的压力就会减轻了,医保基金并不是只针对住院报销,还有门急诊和门诊慢特病等待遇呢。2018年住院人次为6000万,假设住院平均起付线是500元的话,至少会降低医保基金负担300亿元,第三,防止小病大养等不道德的事情。确实有些人医保报销高了,他们就会长期住院下去,占据了床位,占据了医疗资源,
本身我们的医疗资源就很不均衡,难以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要。这样下去反而会让很多病人由于没有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想想如果800元的起付线取消了,一个小病花800元报销之后只承担几十元,人们肯定都托人找关系住院了。即使现在是有起付线,仍然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住院去检查身体呢,第四,集中资源救治大病。一般来讲,花费越高,医保的报销比例就越高,
青岛市职工医保在职职工在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报销比例分别是86%、88%和90%,但是4万元以上的部分报销比例统一按照95%予以报销,退休职工高达97%。起付线能够节约下来的资源,能够救治更有需要的群体,这样能让医保的覆盖面更大一些,其实除了基本医疗报销以外,还有大病医保和医保救助,这两种保险也有相应的起付线,比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大病起步线,国家要求统一降低至当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