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北京十大名吃,北京有哪些著名小吃

北京十大名吃,北京有哪些著名小吃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2 02:02:07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北京有哪些著名小吃

烤鸭!狗不理包!

北京有哪些著名小吃

2,北京十大名小吃有哪些你喜欢吃什么

北京十大名小吃有爆肚、面茶、炒肝、豆汁、卤煮、焦圈等,我喜欢喝焦圈喝豆汁。北京不但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首都,更是一个美食荟萃的地方,有很多知名的小吃,让吃过的人久久不能忘记。爆肚就是北京10大名小吃之一,它是把新鲜的牛肚洗净以后切成条或者块状以后,用沸水煮熟,加入用油芝麻酱和醋以及辣椒,香菜末等制成的调料,调成的小吃,它口感脆嫩特别好吃。一、面茶面茶是北京十大知名小吃之一,它是当地人最喜欢的一种特色,早餐是以小米面,芝麻,酱香油和花椒以及咸盐等多种食材为主要原料熬制成的一种类似于粥类的食品。当地人喝面茶特别有讲究,不能用筷子和勺子等餐具应该用手端着碗,沿着碗边转圈喝,据说从人们喝面茶的姿势就能判断出他是不是地道的北京人。二、豆汁豆汁是地道的北京小吃,有着清热去火提神醒脑的重要作用,是很多人特别喜欢喝的健康饮品,不过外地人第1次喝北京豆汁的时候会感觉难以下咽,它有种类似于泔水的酸臭味,但多次尝试以后会被它独特的滋味所吸引,用它当早餐配上好吃的焦圈是无比惬意的事情。三、卤煮卤煮也叫卤煮,火烧是地道的北京小吃之一,它是把猪大肠,猪肺等猪下水洗净以后,用特殊配料经长时间炖煮后得到的美食,吃好的时候往往会与火烧一起吃,有人也喜欢把炖好的卤煮夹在火烧里面吃,滋味口感特别好。四、焦圈焦圈也是很好吃的北京小吃,是北京十大小吃之一,它是一种油炸食品,是一种圆圈状的食品,而且储存时间比较长,能保存10~15天不变质,更具有香酥脆等多种特点,是老北京人的最爱,也是豆汁的理想搭档。

北京十大名小吃有哪些你喜欢吃什么

3,北京都有哪些名小吃

芥末墩 艾窝窝 这俩我很喜欢

北京都有哪些名小吃

4,北京美食排行榜前十

北京美食排行榜前十有以下这些:1、北京烤鸭烤鸭是北京十大名吃中深受国外友人喜欢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南北朝时代,在当时是宫廷食品,逐渐传到民间,它被誉为“天下美味”。2、驴打滚驴打滚是北京的一道知名小吃,它非常受欢迎。犹如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3、姜丝排叉京味十足的传统特色小吃。它不仅是传统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北京茶菜的一种。“南来顺”的姜丝排叉,在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4、蜜麻花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的一种,又称糖耳朵,属于北京小吃的一绝。因为做好后形状类似人的耳朵而得名。5、炒肝炒肝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北京传统早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的炒肝确实是味道很好的,吃进去味道很特别,而且口感也特别的优秀。6、豆汁儿豆汁儿是北京十大名吃中颇受争议的一个,北京本地人把喝豆汁儿当成一种享受,而外地人第一次品尝豆汁儿时,犹如泔水味儿的酸臭味会使人难以下咽,但一旦多尝试几次接受了这个味道,便可能对它上瘾。7、馓子麻花馓子麻花,属于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百姓好评度极高。它非常地香甜可口。在清明节这天,十分受欢迎。8、焦圈这是一种最具老北京特色的传统小吃,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9、栗子凉糕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特色小吃,香甜可口,相传,此款糕点原本是元代宫廷内的上等贡品,后来流传民间。10、糖火烧它是满族的传统小吃,是北京人最常吃的早点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糖火烧起源于明朝的崇祯年间。在乾隆年间,糖火烧就非常出名了。

5,北京名吃都有什么

蜜麻花、豌豆黄、椰蓉糕、豆面糕
焦圈、甜卷馃、

6,北京十大特色美食

1、北京烤鸭烤鸭是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北京知名菜式,只选用优质北京肉鸭,用带有天然香气的木材烤制,鸭皮色泽透润,肉质肥而不腻,外焦里嫩,令人入口难忘,口齿留香。细分的北京烤鸭又分为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如今较多的店采用挂炉烤鸭制法。2、炙子烤肉炙子烤肉即人们常说的老北京烤肉,是北京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种烤肉。早年间炙子烤肉的烤盘是由铁条钉成的,凹凸错落,能够使烤出来的多余油脂与肉分离,吃起来不会过分油腻。烤肉选用的木头也很讲究,要选用带有天然香气的木材,烤出来的肉更鲜香,来到北京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特色美食。3、卤煮卤煮是北京特有的一道传统小吃,传说本来是由五花肉制作,但因传入民间后人们觉得五花肉的价格太高,难以接受,便改为较为便宜的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现在卤煮较多的是用猪肠与猪肺在卤汤中煮制,还配上火烧一同食用,好吃又管饱。4、涮羊肉说起北京的涮羊肉,人人皆知,有名的传统美食。因食材以羊肉为主,吃法简便、配上地道老北京铜锅,使羊肉味道更加鲜美,因此深受食客喜爱。5、炸咯吱北京传统名小吃之一,分为软炸和脆炸。将咯吱皮切成菱形块放入油锅中炸制金黄,出品吃在嘴里又酥又脆,”咯吱咯吱”作响,故得此名。6、驴打滚驴打滚是北京的一道知名小吃,主要由黄米面、黄豆面和红豆或红糖制作而成。黄米面卷着馅,再滚上黄豆面,三色的成品非常好看,口感甜香软糯,既有黄豆的香味,又有馅料的清甜,非常受欢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7、爆肚爆肚是京城名吃,名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很有讲究。肚分为牛肚和羊肚,牛肚就按部位分了四种,羊肚更分了九种,按水爆、油爆、汤爆、芫爆等手法制作,爆好的爆肚吃起来鲜嫩脆爽,蘸上酱料,美味无比。8、炒肝儿炒肝是由宋代的“熬肝”和“炒肺”演变的一种传统小吃,以淀粉勾芡,将切好的熟肠段放入沸汤,再放入生猪肝、蒜酱、葱花、姜末等,然后撒上蒜泥,一碗热气腾腾的炒肝便出锅啦。汤汁晶莹透亮,猪肠肥滑软烂,肝嫩鲜香,醇厚味美。9、糖火烧满族传统小吃,北京有名的早点之一。糖火烧的主料有面粉、红糖、桂花、芝麻油、芝麻酱等,制好的火烧要贴在炉子内壁上烤制,很考验火候的掌控能力。成品香甜味厚,外皮酥脆。10、面茶是北京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面茶不是茶,而是一种面食,是用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粥状,再淋上一层厚厚的芝麻酱,美味咸香。

7,北京名吃有哪些

北京名吃“三不粘” “三不粘”的特点 色泽金黄、软香油润、浓甜不腻、美味可口,富有营养,有益智、开胃的功效。炒制时不粘锅、勺,盛时不粘碟,吃时不粘牙,故名“三不粘”。 老北京三大名吃 1.涮锅子 2.炸酱面 3.烤鸭 此外还有:煎灌肠 褡裢火烧

8,北京小吃 北京必吃的十大美食

1、北京烤鸭: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选用优质肉食鸭为原料,经数道工序后烤制而成。成品金黄油亮、干松酥嫩,食用时,用烙好的薄荷叶饼抹上甜面酱,加京葱段儿,卷成筒状,一口咬下去,香、酥、嫩同时涌心间。 2、驴打滚:老北京传统小吃之一,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得名。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叫人百吃不厌。 3、艾窝窝:历史悠久的老北京风味小吃,主要食材是糯米粉、面粉做外皮,其内包的馅料富有变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质地粘软,口味香甜,色泽雪白,常以红色山楂糕点缀。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4、炸酱面:老北京富有特色的美食,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烧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 5、卤煮:最有北京味道的小吃,土生土长,比京剧还要纯粹。火烧切井字头,豆腐切三角,小肠、肺头剁小块,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浇,再来点蒜泥,豆腐乳,辣椒,韭菜花,热腾腾的一碗上来,火烧、肺头、豆腐吸足了汤汁,火烧透而不腻,肉烂而不糟。 6、炒肝儿: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 7、豆汁:北京独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已流传上千年,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等功效。 8、爆肚儿:北京风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把鲜牛肚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 9、糖耳朵:糖耳朵也叫蜜麻花,因为它的形状像人的耳朵,因此而得名。糖耳朵在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糖耳朵松软绵润,香甜可口,有诗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 10、褡裢火烧:褡裢火烧由于准备成型后很像其时的腰带上的褡裢而出名,准备时,用面片装入肉馅,两面折上,另两面不封口,挤入平锅中油煎至金黄色后,便可趁热生物普遍能吃的。它光泽金黄,焦香扑鼻,咬一口外焦里嫩,酸甜苦辣鲜嫩美味。

9,北京有什么名吃

驴打滚,炒肝、豆汁,艾窝窝,豌豆黄、焦圈、糖卷果、灌肠、爆肚冯、全聚德烤鸭、老北京炸酱面、芥末墩,果脯. 豌豆黄 北京最著名的小吃可多啦!如果你来到北京,一定要来尝尝哦! 豆汁、小窝头、芸豆卷等。我一个给你介绍下哈!豆汁 绿豆经筛选、淘洗、浸泡、磨糊、点浆、发酵、滤粉、沉淀、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制成。色灰绿,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热食为宜,佐京产辣咸菜丝配芝麻烧饼和焦圈。已有千余年制作历史。 小窝头 玉米面、黄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泽金黄,形似宝塔,小巧玲珑,甜香细腻,500克面可制出小窝头100多个。 芸豆卷 芸豆经磨碎、煮烂、抹压、卷馅、切段等5道工序制成。馅心有芝麻糖馅、豆沙馅或配金糕成鸳鸯馅。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现于民间,清末成为御膳。 肉末烧饼 由发面空心炭火烤成。食时将烧饼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夹入热猪肉末。外酥里嫩,香味浓厚。 爆肚 鲜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条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酱、酱油、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和葱花等调料食用。清鲜脆嫩,味醇不腻。 炒疙瘩 可荤可素。炒好后,疙瘩颜色深黄,配上绿色青菜,黄绿相间,食之绵软而有韧劲,滋味醇香。已有60余年制作历史。 驴打滚 即豆面糕,因过去售时,随切随将炒熟的干黄豆面撒于糕上,犹如毛驴就地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故名。分为两种,一种为将蒸熟的江米面团沾上炒熟的黄豆粉擀成片,卷入豆馅,切成小块,撒白糖食用;另一种为将红糖和熟黄豆面拌匀,卷在蒸熟的黄米面团里,切块后浇红糖水食用。 焦圈 为油炸食品。和面时注意盐、碱、矾3种调料比例,炸时控制油温,至色泽深黄、油亮即成。 烧麦 北京的烧麦皮薄如纸,四周有折皱的花边皮,包馅收紧口,花边聚在一起,象一朵花。馅心除猪肉、海参、虾仁外,随季节变化制作蟹肉烧麦、翡翠烧麦,一般以猪肉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南瓜、大葱、西葫芦制成。以都一处饭庄所制最著。 仿膳豌豆黄 碗豆经磨碎、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色泽橙黄,细腻甜润,清凉适口。原为清宫膳房制作。 艾窝窝 糯米经泡透、蒸熟、捣烂、晾凉、分剂、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等馅料。粘软柔韧,酥松甜香,清凉适口。元代已有制作。

10,北京有什么名小吃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 著名的北京小吃有: ·面食类:   艾窝窝、炸酱面、褡裢火烧、驴打滚、豌豆黄、烧卖 、麻豆腐、炒疙瘩等 ·火锅类:   豆汁、炒肝、爆肚、卤煮火烧 等 ·油煎类:   油条、炸糕、灌肠、焦圈 、姜汁排叉、糖耳朵等 ·饮品类:   酸梅汤、莲子粥 等 去哪里吃正宗的北京小吃呢? ·东华门夜市 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凉粉、扒糕、莲子粥、酸梅汤、红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龙虾、烤鱿鱼、炸蚂蚱、炸蝎子、炸蚕蛹,又多又全又卫生。从新东安市场到东华门大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护国寺小吃店 从庙会中的“碰头食”传下来的北京小吃,经过改良得精细起来,没了过去的“个儿大、经吃、一个就饱”的粗糙;墩儿饽饽、枣卷果都小巧可爱;姜汁排叉、糖耳朵可谓是百般玲珑。 ·锦芳小吃 从民国创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团、杏仁茶、艾窝窝、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为有名,有山楂、青梅、挂花、豆沙、什锦、奶油、椰蓉等十几种陷儿。 ·九门小吃 九门是在过去前门门框胡同的几家著名老字号的倡议下,由北京小吃协会出面组织的。里面的老字号有很多,比如年糕杨,奶酪魏,小肠陈,爆肚冯,瑞宾楼褡裢火烧,李记白水羊头,月盛斋…… ·著名的小吃一条街还有:   王府井小吃街、什刹海小吃一条街(原前门小吃迁来) 南来顺的北京小吃 尤其是面茶 很正点 隆福寺的灌肠 已经相当久远了 不管是灌肠的口感还是味道都是一级棒 北海里的仿膳 都是正宗的北京宫廷小吃。 北京特色小吃 1.爆肚冯的爆肚 2.小肠陈的卤煮火烧 3.天兴居的炒肝 4.锦馨的豆汁/焦圈 5.白魁老号的白水羊头 6.不老泉的冰糖葫芦/蒸饺 7.都一处的烧卖 8.全聚德的烤鸭 9.东来顺的涮羊肉 10.天福号的酱肉 11 炸酱面 12.隆福寺的灌肠
北京最有名的小吃是冰糖葫芦
去 老北京炸酱面馆 试试 就能吃到不少 小吃 而且 炸酱面也很好吃
老北京人很爱的豆汁,还有焦圈~~ 不过一般人是吃不了的哦
全聚德的烤鸭
隆福寺的灌肠

11,北京著名小吃有哪些

 ■爆肚   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说法,而且老人们都讲究在立秋的时候吃爆肚。北京最出名的爆肚有满、张、冯、王等几家。“爆肚满”在菜市口,“爆肚冯”在前门外门框胡同,什刹海银锭桥边的是“爆肚张”。爆肚讲究,不但有用牛肚还有用羊肚。一般羊肚分为:散丹、肚仁、肚领、蘑菇和蘑菇尖;牛肚分为:百叶、肚仁和肚领。吃爆肚的最高境界是吃肚领,口感很嫩,比肚仁还嫩,但很贵,据说要好几个肚才出那么一盘。吃爆肚吃的就是个脆劲儿,嚼在嘴里咯吱咯吱的,不费牙才最好。而且肚爆出来应该有股清香,闻着跟臭豆腐似的,肯定不新鲜。吃爆肚,要就着羊杂汤和烧饼一起吃。京城的几家老字号爆肚店口感都差不多,区别主要是调料的配方和切法上。“爆肚冯”的调料属于北派调料,据说由70多种原料调制而成。   寻味指南:   爆肚冯:前门外大街廊房二条。   东兴顺爆肚张:什刹海前海东沿17号。   ■豆汁   豆汁是北京独有的吃食儿,是水磨绿豆制作粉丝或团粉时,把淀粉取出后,剩下淡绿泛青色的汤水,经发酵后熬制成的。早在乾隆年间,豆汁已经传入皇家。“老北京”有句话“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因为豆汁及具独特味道,若非长期接触,很难习惯。喝豆汁儿有讲究,首先得烫,咕嘟着偶尔冒几个泡的热度最好,再者必须得配上切得极细的芥菜疙瘩丝儿,淋上辣油,同时还得搭上两个“焦圈儿”,吃起来主味酸、回味甜、芥菜咸、红油辣,五味中占了四味,再加上焦圈儿的脆和香,真是绝配!   寻味指南:   锦馨豆汁店:广渠门内大街193号。位于崇文区磁器口东榄杆市的老字号,那里的豆汁儿和焦圈儿都是国内贸易部挂牌儿的“中华名小吃”。据说这儿豆汁是得了原来花市火神庙“豆汁丁”的真传,大概是专营店的缘故,保持了一贯的质量水准,豆汁儿总保持着将开不开的温度,焦圈儿也总是酥脆,不仅可以堂食,还提供大塑料壶打生豆汁儿带走。现在锦馨豆汁店在天坛北门、东门和龙潭湖公园西北门开了三家分店。   护国寺小吃店:西城区平安里路口向北,护国寺街向东约300米路北,人民剧场斜对面。   ■炒肝   根据记载,炒肝作为北京传统早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问世百余年了。炒肝是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会仙居”发明的,是在原来“白汤杂碎”的基础上,去掉心和肺并且勾了芡,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1930年,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兴居在会仙居对面开业,因为选料更精,采用味精、酱油等当时的新式调料代替原来的口蘑汤等,生意逐渐盖过了会仙居,1956年两店合并,就只剩下天兴居的招牌了。   炒肝的做法很简单,将洗好的肥肠切段煮熟,出锅前加入肝片、味精、酱油、醋、水淀粉及蒜泥等,具有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澥的特点。因为蒜泥很细,故有“吃蒜不见蒜”之说。正宗吃炒肝的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应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好处是肠、肝和芡汁分布均匀。   寻味指南:   天兴居:前门往南约300米,鲜鱼胡同内向东约150米路北,目前正在重建。   凯琳饭馆:虎坊桥路口西100米,两广路路南。   炒肝赵:南二环景泰桥(天坛南门)往南约500米,景泰路与安乐林路交叉口东北角。   ■褡裢火烧   褡裢火烧发明于1876年,当时顺义人姚春宣夫妻俩在东安市场内摆了一小食摊,供应一种油煎食品,它是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皮,装进用海参、虾肉、肥瘦猪肉和各种作料拌制的馅儿,折叠成长条,放入平锅中油煎至金黄色后趁热食用,由于酷似老式钱包“褡裢”而得名。其皮薄油亮,馅嫩鲜香无比,表皮焦脆可口,吃时配以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姚氏夫妻后来开设了瑞明楼,后来不幸倒闭;当时店内的罗虎祥和郝家瑞于1934年取每人名字中的一字相连,合资在门框胡同内开设了祥瑞饭馆,将这种小吃继承了下来,流传至今。   寻味指南:   瑞宾楼:前门外门框胡同内,前门楼子向南约300米路西。   万兴居褡裢粥:鼓楼东大街,鼓楼向东约100米路北。   周记褡裢火烧:宣武区里仁街。   ■煎灌肠   煎灌肠,也叫炸灌肠。灌肠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作料的面糊灌进真正的肥肠,煮熟定型;另外一种是用淀粉加水和匀后揉成肠状,蒸熟定型。原料虽然不同,但后期制作都是一样的:将冷却后的原料切成薄片,吃之前在大铁铛上用油煎焦,淋上盐蒜水,用小竹签插着吃,外焦里嫩,香脆可口。其实后一种应该叫煎粉灌肠,但由于前者如今难觅,灌肠这名字就被纯淀粉的粉肠所独享了。目前位于东四隆福寺的丰年灌肠店是京城仅存的以灌肠为名的小吃铺。   寻味指南:   丰年灌肠店:东四隆福寺街168号。
文章TAG:北京十大名吃北京十大大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