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30 23:36:30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

法律分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2.健康教育。3.免疫规划项目。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5.儿童保健。6.妇女保健。7.老年保健。8.慢性病预防控制项目。9.康复服务。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11.基本医疗急救自救服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等共同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补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法律分析: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4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十五条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4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法律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类别 一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二 健康教育 三 预防接种 四 0~6岁儿童健康管 五 孕产妇健康管理 六 老年人健康管理 七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八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九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十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管理 十一 中医药健康管理 十三 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十四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9项

法律分析:今年将19个原重大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项目划分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通知》: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按照《方案》要求,2019年起将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项目中的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卫生应急、孕前检查等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划入的1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下:1.地方病防治工作规范2.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3.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规范4.人禽流感、SARS防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5.鼠疫防治项目管理工作规范6.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运维保障管理工作规范7.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8.基本避孕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规范9.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0.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2.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3.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4.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项目工作规范15.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6.国家随机监督抽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7.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规范18.人口监测项目工作规范19.卫生健康项目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新划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共包括19项工作。其中,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重大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等3项工作为每年确保完成的工作,其余16项工作由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原12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上19个新划入的项目后,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增至31项,看到这个数字估计很多基层医护都处于崩溃状态了,其实大家不必担心,《通知》中明确相关工作不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法律依据:《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继续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等12类项目。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9〕9号),规范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加强儿童肥胖筛查和健康指导,积极开展儿童肥胖防控。面向贫困人口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5,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4项服务,14项任务分别是:1、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健康教育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4、卫生计生监督协管5、0~6岁儿童健康管理6、孕产妇健康管理7、老年人健康管理8、中医药健康管理9、预防接种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14、健康素养促进法律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二、服务内容(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文章TAG: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