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文武庙,文武庙的简介

文武庙,文武庙的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08 20:22:18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文武庙是供奉那个神仙的

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如果是文武合一的庙,一般是祭祀孔子和关羽的庙宇,其中有文圣殿和武圣殿。还有一种是祭祀文昌帝君和关帝,在香港就有这样的一座庙。

文武庙是供奉那个神仙的

2,文武庙的简介

文武庙即鹿港文开书院,就是文昌帝君祠,简称文祠,也是武庙,是鹿港文教的发源地;这种书院、祠、庙并肩而筑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文开书院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纪念明末大儒沈光文(字文开)而命名,后因火灾而重建,但已失去原来的风味;文祠主祀文昌帝君,曾设过鹿港最早的诗社“拔社”;武庙供奉关圣帝君,香火鼎盛。

文武庙的简介

3,文武庙的介绍

文武庙是丹棱县现存的古建筑精品之一。而文庙和武庙建在一处,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稀有的。丹棱文武庙是风水宝地,古代是办官学的场所,解放前后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是办学校的理想之地,也是丹棱县古代八景之一的风景地。它是三苏故里人民赞颂的苏东坡的启蒙学校。

文武庙的介绍

4,文武庙的由来

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的文庙起源于唐朝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那年(公元739年)。“旧时祭祀孔子的庙”,(《现代汉语词典》)即文宣王庙简称文庙。中国的武庙也起源于唐朝,“武庙同文庙相对”。(《辞海》)“旧时供奉关羽的庙,也指关羽、岳飞合祀的庙”(《现代汉语词典》)。“关羽的事迹被封建统治阶级所渲染,并加以神化,尊为关公、关帝。”(《辞海》)文庙设“学宫”,武庙设“武宫”,是祭祀孔子和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以及办官学的地方。

5,文武庙的简介

文武庙即鹿港文开书院,就是文昌帝君祠,简称文祠,也是武庙,是鹿港文教的发源地;这种书院、祠、庙并肩而筑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文开书院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纪念明末大儒沈光文(字文开)而命名,后因火灾而重建,但已失去原来的风味;文祠主祀文昌帝君,曾设过鹿港最早的诗社“拔社”;武庙供奉关圣帝君,香火鼎盛。3月1日,香港法定古迹文武庙内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游客进香朝拜。位于香港上环荷李活道的文武庙估计于1847至1862年期间落成。文武庙主要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圣宫则用作供奉诸神列圣。文武庙对香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反映昔日香港华人的社会组织和宗教习俗 。文武庙位于大埔区富善街的文武庙,是新界首座保护的建筑物。1984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香港文武庙是香港最具历史的庙宇, 位于荷里活道,创建的历史可追溯至香港开埠初期。庙内奉祀文昌帝及关帝,庙内藏有一件道光27年的铜钟,足以证明庙宇据今有150年历史。庙内串串塔香挂满庙宇,是其一大特色。此庙虽经多次修建,总体仍保持旧貌,至今香火鼎盛。 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

6,诸葛亮凭什么配享文武庙是徒有虚名还是实至名归

在中国 历史 长河中,涌现了大批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他们犹如天空中璀璨的明星,推动着中国 历史 的前进。 为了纪念他们对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后人建了两座庙将他们供奉其中,一座是主供姜太公的武庙,另一座就是主祭孔圣人的文庙 。 历代文臣武将们都想在有生之年能功成名就,死后也能名垂青史,完成 “赢得生前身后名” 的完美结局,倘若有人死后能幸运地进入文、武庙,则足以证明其某一方面的 历史 功绩是非同凡响的,这也是无上的荣耀! 但 历史 上,能在身后进入文庙或武庙的屈指可数, 入者都是一个时代彪炳千秋的著名 历史 人物 。但能同时进入文、武二庙, 历史 上仅两人而已,一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另一人是就是被称为“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了。 关于杜预,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比诸葛亮还早进入文、武二庙的低调牛人! 历史 上仅此二人》。比诸葛亮还早进入文、武二庙的低调牛人! 历史 上仅此二人 对于诸葛亮能进入文、武庙,很多人不理解,说 诸葛亮文没有著经立典,武没有战功卓著,凭什么配享文武庙? 下面我们分别来分析,诸葛亮为什么能同时配享文武庙! 文庙又称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至圣庙,是尊崇和纪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先圣先贤的庙宇 。文庙主祭孔子,又有四配、十二哲以及历代先贤先儒、各地乡贤名宦等。自唐以后,从祀孔庙之制,遂成为文人学者最高的荣誉。 诸葛亮是在 雍正二年被推选入的文庙 ,开始是将诸葛亮列在东庑,乾隆十年改为西庑,位列第四十五位,称为先儒。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就极力推崇将诸葛亮、范仲淹等列入文庙。 古代遵循圣人之道,就是要 “阐明圣学,传授道统”,这是传统中国文化很重要的特质。 但传授道统既有著经立典、载之文章,又有著之事功、付诸实行。所谓立功立德立言,是为三不朽。也就是说, 要么立言,要么立行,显然诸葛亮属于于后者。对内修身齐家,对外治世安邦,可以说,在这两点上诸葛亮是儒家思想活化身,是实践儒家思想之大成者 。 后来在咸丰元年,徐继畲(shē)等上书推崇将宋代名将李纲也列入文庙是,也是以此为由的。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入选文庙的的标准中, 道德文章与经济世功是并重的 。 更何况, 诸葛亮的《出师表》那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文学成就也是得到历代文学大师所推崇的。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 武庙祭祀体系是以文庙为标准,主祭姜太公,同时设立亚圣、十哲、七十二子。 诸葛亮在武庙建立之初,就被选进了十哲行列。 有的人认为诸葛亮没什么战功,五次北伐几乎是无功而返。 但在诸葛亮接手蜀国时,其国力已经被夷陵之战几近消耗殆尽,相比其他名将如白起、韩信、李靖等身后的豪华团队来说,诸葛亮背后其实就是个烂摊子,可谓内忧外患。外部北有强魏,东与吴决裂;内部汉嘉太守黄元造反,随后南中大暴乱。 诸葛亮接手后,内平叛乱,东联东吴,南擒孟获,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军队建设,励精图治,使蜀国实力上升,但相比魏国,还是显得弱小。而且蜀国地理环境独特,易守难攻,想打出去,走的都是栈道,后勤得不到保障,不适合进取,加上后来司马懿还采取“龟守”的防御战术,蜀国根本耗不起。从某种程度上说,诸葛亮也是被司马懿拖死的。所以战功上,诸葛亮略显不足。 但就像文庙一样,武庙也有两个评选标准。一个是战役战功,另一个就是战略、治军思想了。显然诸葛亮属于后者。 同时,这也是武庙选将的标准,而首要标准则是战略、治军思想了。 能真正体现诸葛亮对古代军事思想的贡献和 历史 地位的是 《武经总要》中的《阵法》篇对阵法源流的阐述: 也就是“八阵法”,起源于黄帝,到了春秋时期,孙武将其发扬光大;战国时期,得其精髓的是吴起;而两汉之后,首推诸葛亮,他在“八阵法”的基础上,结合道家思想,经兵法推演,创设“八阵图”,使古代八阵达到顶峰。所以,讲到古代行军布阵的军事思想,诸葛亮是绕不开的巨人!仅凭这一点,诸葛亮入选武庙也是实至名归,根本不需要什么战功来衬托了,更别说还有谋略上的隆中对,可谓孤篇横绝,英雄之大略,将帅之弘规。 何为十哲?《说文解字》中释义:哲,知也。释言:智也。 所以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进入十哲。若光凭战功,王翦、卫青、霍去病等战神,都可以排在亚生张良前头去了。 诸葛亮能同时进入文、武庙,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姜维的评价是:“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个人认为,此评价放在《三国演义》里用来 评价诸葛亮更适合 。
文章TAG:文武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