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深圳双区建设论文,深圳双区建设是指什么

深圳双区建设论文,深圳双区建设是指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1 11:05:44 编辑:深圳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深圳双区建设是指什么

深圳双区建设是指什么如下:深圳双区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公布以来,深圳市努力搭建平台,支持海外华侨华人抢抓“湾区时代”机遇,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叠加”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市侨务部门重点打造“智荟深圳·海外专才深圳行”品牌活动,连续两年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举办,累计吸引了100多位海外专才携项目来深参加,促成近3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项目意向落地深圳。扩展资料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简称“侨交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公布以来,“侨交会”就积极关注参与。特别是今年“侨交会”期间,举办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侨商论坛,多层次、多维度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并带领广大侨商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论坛期间还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侨商智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侨界组织“9+2”协作机制。

深圳双区建设是指什么

2,关于深圳特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的论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外,深圳经济特区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大力发扬了“敢试敢闯 的开拓创新精神,特区人民艰苦奋斗,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决策。坚持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深圳经济特区心得体会“看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我的感触很深。深圳再出发,创造新的“中国高度”创新发展在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产业领域的创新,而是从单一创新上升到集成创新,从局部创新拓展到系统创新。行走在深圳粤海街道,迎面而来的是时代的气息和追梦的脚步。举目望去,高楼大厦比肩林立,从招牌上能看到许多站在浪尖上的科技公司。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这是一个新征程再出发的闪亮起点。放眼全球与未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发展始终会创造新的“中国高度”。“

关于深圳特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的论文

3,广东双区驱动是什么它有什么战略意义

在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21年工作计划,共安排了“十大重点工作”。其中,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被放在首位。“双区”、“双城”对广东来说太重要了。“双区”建设是国家赋予广东和深圳的历史使命。广东11万亿元的GDP中,有约9万亿元来自湾区珠三角城市;其中又有超过5万亿元来自广深“双城”。双城联动、双区驱动,本质上是一种辐射带动作用。广深作为广东最大体量的两个城市,强强联手产生的能量远超二者的边界;大湾区是广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主场,是对接港澳规则,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更具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开放高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将从这里输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在“出新出彩”焕发新活力。所以,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广深、在大湾区,“双区驱动+双城联动”是广东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法。轨道上的大湾区,辐射力出圈强湾区,首先要强交通。2021年,在进一步提升大湾区交通互联方面,广东将城际铁路作为重点,提出要推进大湾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珠三角地铁互联互通,努力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伴随着多个“小目标“:建成佛莞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广清城际延长线;开工深惠城际、德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项目,推进深大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湾区内的联通只是第一步,延伸的轨道正把大湾区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不久前,南都大湾区工作室已报道:为加快推进城际铁路项目规划建设,省政府通过创新城际铁路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牵头单位由原广东省铁投集团调整为广州、深圳两市,并按照广州都市圈及深圳都市圈项目推动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政府报告中正式提出:“加快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为重点,创新投资建设运管管理模式。”以都市圈建设主导,意味着更多的环大湾区城市可以通过交通网络与湾区核心城市连接,要素流动更加快捷。此外,今年广东还将建成赣深高铁,加快广湛、广汕、深江、深汕等高铁和货运铁路建设,开工建设深茂铁路深江段,以及推进深南高铁前期工作等。随着城际铁路网的完善,粤东粤西粤北,乃至相邻省会城市都将加速融入大湾区,区域发展的集聚效应、协同效应、辐射引领效应也随之增强。广东科创看湾区毫无疑问,大湾区是广东科技创新的高地。2020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3200亿元,而2019年大湾区九市的研发经费就已接近3000亿元;全省国家级高新区14家,大湾区占了9家;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5.3万家,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在2019年就已突破4万家;在粤102名两院院士也大部分在湾区城市内,且集中在广深两个城市。可以说,在广东亟需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之时,大湾区就是它的引擎。因此,2021年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中之重。具体将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投入1亿元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等先行启动区,以及南沙科学城联动协同发展区。加快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学校建设。同时加快东莞散裂中子源二期、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等一批“大国重器“的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进一步做强。今年将投入10亿元,发起设立粤港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财政科研资金过境使用,省市财政拨付跨境科研资金1. 28亿元;投入0.85亿元资助建设20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投入0. 72亿元支持5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港澳青年来粤创业提供便利。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具体将推动港澳法律、医疗、建筑及工程等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内地便利执业,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认证等领域与港澳协同取得更大突破,推进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加快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建设,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和“跨境理财通”试点。与港澳的对接与合作,会让广东更强大。“一核”产业转移助推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协同发展。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在2019年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其中珠三角九市作为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步入“十四五”时期,报告指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广东的发展短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今年报告首次提出深化区域产业共建,促进珠三角产业有序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在都市圈内,产业转移已经进行,代表性的载体有广清产业转移园、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园等。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机制今年也将建立起来。汕尾、阳江,以及茂名滨海新区、揭阳粤东新城、潮州新区等重大平台,都将打造成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珠三角城市的产业溢出和转移增多,将给粤东粤西粤北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有利于广东完善产业链“一盘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深圳:示范者、引领者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中央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之外,赋予广东的另一重大历史使命。如同20多年前担当改革开放的“窗口”一样,深圳再度成为广东、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2021年,在国家战略基础上,广东还会出台省级的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措施,探索实施省级行政管理权限负面清单模式,让深圳在制度创新、放权赋能、激发活力、营造环境上有更多新突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对深圳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因此广东今年提出了支持深圳构建高水平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数字货币创新试验区等几个经济、产业方面的先行先试改革。在这些方面的探索形成的成功经验,将来可能普及到整个大湾区,助推整个广东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今年深圳还将试点放宽国际新药准入,支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径,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地用林改革试点。这也将给广东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广深超强组合撬动高质量发展有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2019年广东提出以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出新出彩。在广东的发展战略中,广深成为缺一不可的“双C位”。作为广东体量最大的两个城市,广深强强联合,能量巨大; 而二者之间取长补短、协同发展,足可撬动整个大湾区和广东高质量发展。2019年,两城就签署了《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去年建设的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中,有2家由广深两市共建。今年,广东提出要全方位推动广深在5大重点领域对接协作,包括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还要协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今年,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金融能级也将提升,深化城商行、农商行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开展”新三板”转板试点。在国家“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广东还将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采写:南都记者 李鑫 实习生 王诗琪

广东双区驱动是什么它有什么战略意义

文章TAG:深圳建设论文是指深圳双区建设论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