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孙立梅提醒,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证人群,包括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的人、患急性疾病的人、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人、正在发热的人及孕妇等,都不能接种疫苗。不少人认为,疫苗打完马上就有保护了,有些人甚至只打了一针就摘掉口罩,社交距离也不遵守了。
1、国内有多少人打了疫苗?
我就是那没打的不是不想打,现在打疫苗可以说是全人类趋势是必须打的,我也不是在观望我是身体原因不能打现在也着急,问医生让我先不要打可是在疫情这么严峻下能不急吗?有时候自己也上网找资料看能不能打,最起码打了心里宽慰的多新冠疫苗是人类发展趋势,奉劝那些能打的不要在抱着观望态度赶紧打还有就是那些打完的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出门戴口罩。
2、疫苗还没打的人,怎么办?
不少人认为,疫苗打完马上就有保护了,有些人甚至只打了一针就摘掉口罩,社交距离也不遵守了,别急,疫苗发挥作用还得等等。新冠疫苗接种后多久能产生抗体?北京市疾控中心曾发布问答回应,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2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蔡卫平也提醒,疫苗完全起效需要一定时间。
根据相关研究来看,我国的灭活病毒疫苗在接种第二针14天后,疫苗的保护效率达到峰值,也就是说,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要在完成全部疫苗接种后的2周左右才能对病毒起到比较好的抵御效果。打了疫苗马上摘口罩、不保持社交距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已经接种疫苗人群,防疫措施也是不能少的。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林鹏建议,接种疫苗后仍要做好7大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常清洁、勤监测、分餐制,
“特别是在人流密集、通风不好的密闭空间,一定要记得佩戴口罩,尽量保持一米社交距离。”林鹏说,近期广东天气炎热,各地已纷纷推出线上预约通道,方便市民预约疫苗接种。大家在接种疫苗前,最好先了解是否符合疫苗接种条件,广东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孙立梅提醒,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证人群,包括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的人、患急性疾病的人、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人、正在发热的人及孕妇等,都不能接种疫苗。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接种条件?孙立梅建议,首先要积极获取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科普知识,如果无法自行判断,建议到现场接种时向接种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比如有没有严重过敏、目前有没有患一些基础疾病等,由医生评估后再确定是否接种疫苗。此外,建议前往接种点前提前了解接种点的疫苗情况和接种安排,并通过网络途径进行预约,错峰前往接种,避免人员聚集,
在接种点期间,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不拥挤。老人和孩子还没打疫苗怎么办?这些措施也有效这次的广东本土疫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有多位60岁以上和18周岁以下的人感染,目前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冠疫苗暂不推荐18岁周岁以下人群接种。在大规模推进疫苗接种阶段,各地也是优先给18岁到59岁的成年人接种疫苗,
那么,对于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以及尚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来说应该怎么防疫呢?孙立梅建议,上述人群依然应当采取常规、非疫苗的保护措施,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个“防疫四件套”。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疾病控制首席专家郑慧贞表示,因为患有基础疾病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注意做好防护,
“跟老年人和未成年同住的成年人,因为在外接触较多,很有可能把病菌带回家,更应该接种疫苗,这实际上也是间接保护了家里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除了接种疫苗外,郑慧贞特别提醒老年人应该做好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措施,“通风非常重要,在家要通风,外出尽量去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外出回家要洗手,手没洗干净前不要触摸口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