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制礼作乐于洛阳,孔子问礼老子在洛阳,易。三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国魏文帝曹丕定都雒阳,改名为洛阳,称呼沿用至今,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洛阳”名称的由来,洛阳古称或者别称,宝鸡人“周公”率领陕西“殷八师”营建了洛邑(洛阳),正式开创了洛阳的建城史。
1、洛阳有什么文化历史?
洛阳地处天下不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噤喉。通汇南北东西,史历九朝,古往今来名人走集,大家荟翠,中华文华大支脉,河洛文化始兴盛处,人类文明发祥地,洛阳历史悠久,文华繁盛,千头万绪,实难详说。周公制礼作乐于洛阳,孔子问礼老子在洛阳,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太昊伏羲氏据其“画八卦,走书契”。
2、洛阳最早的时候,不叫洛阳,叫做中国!对吗?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洛阳”名称的由来,洛阳古称或者别称: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三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国魏文帝曹丕定都雒阳,改名为洛阳,称呼沿用至今。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105位帝王在洛阳定鼎江山,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中国”名称的原意,根据出土文物,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第一,中国为四方“地中之国”或言“地中之都”;第二,中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即大体指以“洛邑”或者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有史料记载:西周《何尊》“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西周《诗·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东周《战国策》“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古中国”在晋南,即山西省运城市。
2016年11月20日,山西省社科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了“山西与古中国”学术研讨会,经讨论,中华历史的“三皇五帝时代”的都城分别是: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根据临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尧都平阳已有理论根据,三处都城都在晋南。当时部落众多,尧、舜、禹是部落联盟首领,居“万国”之中,即“中央之国”,故称“中国”,
3、宝鸡周秦文化影响中华几千年,和洛阳比谁的历史更久?
宝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也许是同省的西安名气太大,盖住了这座城市的光芒。但是这座城市,在中华历史的进程当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个真不是洛阳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数千年前,宝鸡周原就是周人先祖的生活地方,被称为“两周圣都”,即使是以后的国都搬到了别的地方,但是这座城市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说明:这里是周人祖先们的“圣都”!在文化方面,宝鸡的青铜器如果说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这也正是文化内涵带给这座城市的光辉!被称为“青铜器之乡”!宝鸡人“周公”率领陕西“殷八师”营建了洛邑(洛阳),正式开创了洛阳的建城史!至今仍被洛阳人民尊为先祖,顶礼摩拜!一千年后,起源于宝鸡附近的“秦人”,在不断的东征之后,又一次占领了洛阳这个地方,并使中华大地得到统一,至今仍被口口相传!据有关史书考证:炎黄二帝也是起源于关宝鸡渭水流域一带!“然神灵之育自西方来,以雍梁二州(陕西)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