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洛阳有——“洛阳风俗不禁街”,洛阳“灯树千光照”,洛阳“火树银花合”,洛阳“宫中彻夜明”,洛阳“火树连上阳”,洛阳“彩仗连宵合”。长安是唐朝的长度,洛阳是唐朝的高度,但洛阳有——隋明帝时期的四方馆,但洛阳有——唐玄宗亲创的丽正书院,但洛阳有——七天建筑之一的天枢。
1、古长安有多少街坊?有何依据?
我是小九,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长安城的由来:长安为西安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汉帝国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年以上,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关于古长安有多少街坊?在这就详细举例说明古长安最为繁荣的盛唐时期(此处为个人见解,如与历史不符,还请批评改正)长安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建都于此,现存城址有西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中国隋唐时代按规划建造的都城,位置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城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因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曾封为大兴公,故命名为大兴。
隋亡唐兴,仍定都于此,改名长安,唐初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因始建于隋,建成并兴盛于唐,故一般称为隋唐长安城,据文献记载,隋初大兴建城时的规模为外郭东西18里115步,周围67里。从1957年起,经多次勘察查明,城墙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周围长36公里,同文献记载接近,城内面积约84平方公里,为现存明清长安城的7倍。
唐初在城北龙首原建大明宫后,城市面积为87平方公里,城北尚有广阔的禁苑,据宋《长安志》记载:城内长安、万年两县共有8万户,其中包括人口众多的许多贵族官僚府第,此外尚有寺庙的僧道,教坊的舞伎、乐工,再加上常驻军队约10万人,总人口将近100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在唐长安城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充分表现了政治身份的等级差别,
建造者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将长安城划分为甸、候、绥、要、荒五种社会阶层。宫城与皇城根据严格的营造方式建造,形成了整齐、宏伟的立体轮廓,与外郭城的商业建筑和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在唐长安的坊里设计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纵横交错的25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东、西两市,一共108个坊里,其中蕴含着季节变化和周礼之制,
所有坊里全部沿着中轴线整齐对称、均匀分布,是唐长安城特有的布局形式。长安城作为唐朝都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因此至高无上的王权政治文化成为唐长安城的主流文化,它是皇权和贵族权力的集中体现,故此:古长安城(盛唐时期)共有108街坊,缘由如上所述(以上观点均为个人见解所答,如有错别之处,还请指点改正)。
2、唐朝的时候到底洛阳大还是长安大?
唐长安城面积达87.27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54倍,明清北京城的1.45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29倍,是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的2.87倍,是罗马城的6.39倍,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3、洛阳是唐朝的国都吗?难道不是长安吗?
唐是两都制,洛阳是东都。“华林满芳景,洛京遍阳春”,——唐太宗李世民“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太宗李世民“洛阳中土,朝贡道均,朕故修营”,——唐太宗李世民“两京朕东西两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唐高宗李治来王之邑,匪建国於三川,宜改洛阳宫为东都”,——唐高宗李治三川帝里,八水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