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深圳新增加近50万人口,最终有几位能落户。深圳早期方言杂糅,本地有白话、客家话及少量潮汕话,、深圳的存量房(深圳户籍放开以前,房子不限购)的所有者主要是深圳原居民,早期建设者(也就是房价特别便宜,违建管控特别松的时候就来深圳并置业的人),“三来一补”时代的香港投资人。
你好,我是来自深圳的本地资讯创作者,一直比较关注深圳的各类民生问题,房产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说深圳房产一半属于香港人,这个判断相当武断,而且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首先、我们做一个分析,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一般房产在香港人手上,我觉得应该是基于四类:1、当年部分深圳本地居民的逃港人士成了香港人,但是他们做为深圳原居民在所在村享受了村民待遇,现在很多拆迁确权都有提到,原村民,香港籍,
但是这一批人相对于庞大的深圳房地产来说,只能说占极小一部分;2、就是早年“三来一补”时代,很多香港人来深圳做生意,实话说他们确实置办了很多房产、厂房等。这其实是香港人拥有深圳房产最大的一批人;3、深圳发财的老板们,前些年有部分选择入籍香港,他们一般也是拥有房产的,这也是一部分,但现在这一类人不多了,就算出去,也是直接出国,而不是入局香港;4、普通香港市民到深圳置业,这一类人有,但其实不算特别多,真正买得起香港的,很少来这边买,
总体来说,香港人持有深圳房主要是这四类,没有特别的数据做佐证,所以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但这一般都是早期的,近几年没有太多了,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当年的存量,其次、深圳的存量房(深圳户籍放开以前,房子不限购)的所有者主要是深圳原居民,早期建设者(也就是房价特别便宜,违建管控特别松的时候就来深圳并置业的人),“三来一补”时代的香港投资人。
增量房积分入户放开后,大量购买商品房的市民,这个时候香港人购房其实已经不多了,特别是最近几年,买房还是主要是深圳市民和国内其他地方投资客。综上所述,深圳的存量房(限购政策前)和增量房(限购政策后)应该是5:5左右,而存量房中的“三来一补”香港人、深圳原村民中的香港人、后期移民香港的深圳人、普通香港市民在深圳持有的房产最多在5%-8%上下,可能还没有这么多,后期香港人抛售的情况无法估计。
2、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深圳人正常交流说广东话还是普通话?
先假设开启话题的是广东籍人士,而双方之前无接触,深圳的交谈模式是这样的:首先是广州话,在没有得到相同方言回应时转国语,在得到了相同方言回应时转方言(包括客家话、潮汕话),如果发话者为外省人士,则首用国语,在得到相同方言区回应时,使用该方言,外加各种老乡见老乡的喜悦。深圳早期方言杂糅,本地有白话、客家话及少量潮汕话,
3、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人中来自哪里的最多?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本身就是笑话,也是一种欺骗!深圳人口比列非常特殊!首先,在校大学生数量非常低,小于银川市一个以创新科研教育立市的现代都市,不重视高等教育疗水平一般医院卫生所数量无法和大城市比较以青年适育人口为主的城市在校中小学生只有96万按照青年人口数量,中小学生数量应该在300万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深圳青年结婚率、生育率极低大量人口只是过客,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开高昂的房价,迫使大量漂泊的流动人口最终离开深圳只是需要年青劳动人口来奋斗几年,等你老一点点,马上让你离开深圳1300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只有450万,850万流动人口.户籍人口中接近150万抚育人口,30多年只有250多万流动人口落户,每年不到8万。
2018年深圳新增加近50万人口,最终有几位能落户?深圳需要的是不能落户的高速置换的青年流动劳动力人口和高价的房地产,如果来了就是深圳人应该想法降低房价,降低门槛让其落户,让适龄青年结婚生子;大力建设中小学校、医院,提高生活保障,提高社会保障力;大力开办大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可持续长久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