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以前,途径安徽境内的重要铁路线仅有从徐州入境个津浦线一条南北铁路线,取得砀山和萧县后,安徽自己就有了一条陇海线这条东西交通大动脉,对于安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与这个问题相对应的情况是,同样在1955年,江苏北部的两个县也划入了安徽宿州,这是因为1955年出于对洪水的治理,两个省份之间对区划做出了调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洪水所在的洪泽湖。
1、安徽有哪些有特色的县城?
在安徽,说到有特色的县城,我觉得一定是非凤阳莫属了。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洪武七年朱元璋改“钟离”为“凤阳”,至今已六百余年。二是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凤阳县城内有当初朱元璋准备定都凤阳而修建的明中都城遗址,朱元璋年轻时出家的於皇寺。有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明皇陵(石像生的数目比南京明孝陵的还要多),还有当今全国最高大的鼓楼――明钟鼓楼,凤阳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也一样能令你大开眼界,
三是在凤阳,有全国唯一一个设立在县城的省属重点本科院校――安徽科技学院,每年为祖国各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凤阳县城地处淮河中游,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京台高速、宁洛高速和京沪高铁都经过这里,凤阳拥有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饮食文化,除了明太祖御酒名闻遐迩、特色宫廷名菜“瓤豆腐”让人垂涎欲滴外,各色地方风味小吃也让到过凤阳的游客赞不绝口。
2、安徽中部的蚌埠为什么逐步衰落了?
以蚌埠为代表,中国这一类的城市在进入新世纪后,发展速度都大为落后,比如蚌埠、徐州、洛阳、襄阳等,这些以前我们在历史书上经常看到的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总结一下,这类城市一般如下特点:交通发达,可是,这里说的交通发达,是在以古代的观点来看,陆路和铁路交通发达。可是,现在的大城市,想要提升城市品位和质量的,是以高速公路、航空为代表的现代化交通,铁路的交通已经不能称为发达的代名词,
3、历史上,安徽亳州是如何从阜阳划出去的?
“亳”这个字历史悠久,商朝延续几百年的都城都在“亳”,有东亳、西亳、南亳、北亳,其实就是今天商丘、亳州那一圈儿,周时在亳建立焦国,秦在此设立谯县,从此叫谯县,直到北周时,谯县为成军政重镇,县已不符合其身份,于是改为亳州,并设立总管府,统辖周围数州,随着朝代更迭,亳州或是州、郡、县的建制,到了清朝亳州并入颍州版图,乾隆还在颍州建立新县并赐名阜阳县,民国初年颍州撤销,亳州降为县归了阜阳管。
亳州地理位置,新中国成立之初,阜阳地区下辖10个县市,地区庞大,这里面就有亳县,亳县曾在1948年咱们给成立过地级市,但6个月以后又降为县,复称为亳县。80年代开始正式开始改革开放,城市经济发热,为了让经济发达的城市带动较落后的农村,掀起了“地改市”和“市管县”的改革,到了83年的时候,安徽省也在讨论关于行政区域调整的议题,其中就有关于阜阳辖区太大考虑调整的想法,
亳州花戏楼。亳县在历史上有撤县建市的背景,又是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经济较好,但由于亳县处于最西北,有人建议提地理位置更优越的涡阳,当时还是有些竞争,亳县积极运作相关事宜,首都对撤县建市有些硬性指标,其中就有城市人口过10万,亳县刚好达到要求,另外亳县提交的报告是恢复亳州市,而不是新建亳州市,相对容易些,于是在1986年亳县正式撤销县建制,设立县级亳州市,
亳州火车站,雕像为曹操,亳州为曹操故里。90年代以后,亳州还是县级市时,旁边的阜阳区县太大,那几年经济下滑,阜阳财政困难,而亳州是省辖的,经济发展的较好一批县城,财政比较富余,而且亳州完全满足当时民政部《调整设市标准》的38号文件,为了加速城市发展进程,也为了分解阜阳的困难,于2000年从阜阳分出了几个县,有蒙城、涡阳、利辛,正式成立了亳州地级市,
4、1955年,安徽省最东部的两个县,为何划入了江苏省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