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由来,大概分为几种,有以官职为姓的,比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的官职,当家族中某个人被封为这个官职后,被人称官职,比如喊一个人司徒时,他的名字不是叫这个,这是直接喊的官职,但其后人很可能就以此为姓了。濮阳姓氏的祖先是卫康叔,也就是卫国的第一任国君,叫封,司马迁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中说他是周武王同母的弟弟。
1、濮阳是什么样的城市?
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出办事路过濮阳,沒有停留,只是穿过市区,这是第一次路过这里,短短的时间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过去我知道濮阳原是安阳下属的一个不太知名的县城,后來这里发现了油田,也就是中原油田,小县脱离安阳,成为省直辖市,从此,因油而发展成一个现代化城市。濮阳市是新规划建设的新城区,市区面积不大,沒有现代的高楼大厦,房屋建筑虽不高但整齐划一,整洁的街道两旁綠化工程十分突出和明显,感觉就象一个大公园,这是我去过河南许多城市从未有过感觉,一种全新视觉,真不愧是一个典型的花园城市,
2、现在还有姓濮阳这个姓的人吗?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姓氏的由来,大概分为几种,有以官职为姓的,比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的官职,当家族中某个人被封为这个官职后,被人称官职,比如喊一个人司徒时,他的名字不是叫这个,这是直接喊的官职,但其后人很可能就以此为姓了,还有以先人爵位为姓的,比如公孙这样的姓,有可能是爷爷辈中有个位列三公之一的。
还有以封地为姓的,这是姓氏形成的一大主因,而且凡是那些古代到现在没有改名的城市,必定有这个姓氏,比如邯郸、比如南阳、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濮阳,濮阳的历史实在太早,可以追到三皇五帝时期,颛顼、帝喾曾经在这一带建都,黄帝曾经带领着华夏集团和少昊带领的东夷集团在这里展开过无数的战争。比如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就发生在这一带,
如此古老的一个地方,是百分之百会有这个姓氏的,这是古代姓氏由来决定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濮阳这个姓的由来,再说一下濮阳这个姓的转变以及现在还有姓濮阳的吗,Ⅰ:濮阳姓氏的由来濮阳出自姬姓,这其实一点也不稀奇,我国姓氏出自姬姓的太多太多,特别是濮阳还是曾经华夏集团的活动地,比如说黄帝,他本身就是姓姬。
但三皇五帝时期太远了,到了周朝时,华夏集团的主要活动地点离这里有点距离,所以当时已经失去了先前的名气,濮阳姓氏的祖先是卫康叔,也就是卫国的第一任国君,叫封,司马迁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中说他是周武王同母的弟弟。但直接决定濮阳这个姓氏的其实是由此向下传到第21任国君时候的卫成公卫正,《汉书》中说卫成公把卫国国都从楚丘,也就是今天的滑县迁到了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濮阳,
当时叫帝丘,也是因为颛顼曾经在这里继位和统治。当然了,濮阳这个名字其实是众多名字中的一个,比如叫过帝丘,叫过商丘,到了战国时期,卫成公的后代中有多人以濮阳为姓,由此也就有了这个姓并且流传。这是典型的以城或者故地为姓,这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Ⅱ:濮阳姓的转变以及现在还有没有濮阳这个姓氏。到了战国末年,秦王一扫六合,横扫六国,很多人以为天下就只有包括秦的七个国家,其实从春秋到战国末年,有一百多个小国家被其它六国所灭,卫国在当时属于小国,
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立,但并没有夺去卫国爵位,当然了,这个时候的卫国国君就是秦立的,已经是任人摆布。公元前210年,秦二世废掉了卫国最后的国君卫角君,至此,卫国世系断绝,那些曾经在祖先为傲,并且以祖先城邦为姓的濮阳姓氏后人们开始散落天下,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改自己的姓,原因也是多样的,但躲避是第一位的,我们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在以濮阳修改的姓中,以濮姓为最,也有蒲姓,甚至是阳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修改了,还是有人把这个姓氏流传下来,从汉到明清,有大量的濮阳姓人物在历史中留名,比如汉朝的濮阳潜、唐朝的濮阳愿、明朝的濮阳成等等。这说明,仍然有大量的人保留了这个姓氏,到了现代,濮阳这个姓也并没有彻底消失,在江苏海门,安徽广德等地还是有这个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