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丹江口水库大坝位于十堰市下辖丹江口市,所以很多人一说南水北调,自然而然地想到十堰,而为南水北调付出很多的南阳却容易被忽略。社旗县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南阳仍辖13县市,但是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了设立驻马店地区,并由此将南阳管辖的泌阳划给了驻马店,此时便是题主所提到的和驻马店分家,其实驻马店只分走了一个泌阳,而题主所说的为何能够管理12个县似乎有点无稽之谈,南阳之前能管理13个县,难道剩下12个就管不住了吗。
1、南水北调南阳有多重要?
南水北调,源于南阳!这里所说的南水北调,指的是中线工程。南水北调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工程,东线和中线已经通水。西线尚在规划中,目前还没有开工的官方信息,但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自丹江口水库。而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和河南之间,水库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大概有一半的水域面积在河南省境内。
并且,因大坝加高,新淹没的土地,更多是在河南省境内,因为丹江口水库大坝位于十堰市下辖丹江口市,所以很多人一说南水北调,自然而然地想到十堰,而为南水北调付出很多的南阳却容易被忽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村,修建有渠首风景区,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取水口在南阳,就抹杀其它地方的功劳。
2、河南的南阳和驻马店分家之后,南阳为何能够管理12个县?
首先,我个人对于豫南的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虽然我现在常驻漯河,但是毕竟我老家还是在驻马店,对于当地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对于南阳为何能在和驻马店分家之后还能管理12个县,其实这个问题的讨论性并不是特别大,下面我们就简单的分析一下,我们从民国说起,南阳就是河南为数不多的大市,当时南阳是河南十一个行政区之一,共下辖13各县市,分别是南阳县、南召、唐河、镇平、方城、泌阳、新野、桐柏、淅川、邓县、内乡、西峡、南阳市。
在当时已经算是巨无霸的河南大市,而到新中国成立,南阳曾经历过几次小规模的拆分,1949年3月,河南省委决定将南阳专署原下辖的叶县和舞阳划归许昌地区,而此时南阳下辖的也就剩下了12个县市。而到了1965年时,南阳又再次新添一位成员,当年11月13日,国务院全体成员批准设立社旗县,周恩来总理亲自更名“赊旗”为“社旗”,寓意为社会主义旗帜,
新成立的县委住进赊店古镇。社旗县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南阳仍辖13县市,但是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了设立驻马店地区,并由此将南阳管辖的泌阳划给了驻马店,此时便是题主所提到的和驻马店分家,其实驻马店只分走了一个泌阳,而题主所说的为何能够管理12个县似乎有点无稽之谈,南阳之前能管理13个县,难道剩下12个就管不住了吗?其实南阳和驻马店分家,大部分拿的都是信阳专署的地,本来驻马店想要桐柏的,但是南阳并不想给桐柏,于是就将泌阳给了驻马店,
3、南水北调是从南阳淅川丹江水库吊水,所以说南阳是南方,对吗?
河南南阳地理上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南方。南阳,古称宛(yuān),河南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全市辖2行政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3.16万人,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