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河南人包括河南裔保守估计也有一两百万。我老公在郑州工作将近十几年,说起河南人我老公最有发言权,都说河南人会骗会偷,我老公在河南从来没有上当受骗,到现在还有几个河南朋友联系着呢,随着历史的推移战争频繁,使得一部分河南人背井离乡离开故土,但同样也有一大部分人定居在河南。
1、河南人在广州,想回郑州发展。求在郑州的老乡给些建议?
想回郑州的想法很好,很有远见,如从广州回到郑州具有长远发展意义,广州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郑州目前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与广州比较相差甚远,但优势不少发展前途无量,再过个十几年就要鸟枪换炮了,那时的郑州也已成为最发达城市之一,根据你的现有情况,你如果想回来改变自己,光靠你现有的学历恐怕不行,你应该再自学物流专业方面的知识,这样与你原先干的销售有一定关联。
趁着年青不断补充完善丰富知识,争取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干到一定时候积累一定的资金,要么自己搞创业,或联合他人一块干。凭着你现有的学历和专业,找到工作工资暂不会很高,思想要有准备不能要求过高,先干着,走着瞧慢慢来,关于租房问题你可以联合他人一块租设施齐全的住房,租金分摊个人拿的就少了。
2、在西安的河南人多,还是在郑州的陕西人多?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在西安的河南人包括河南裔保守估计也有一两百万,在郑州的陕西人你恐怕想凑够一二十万都难。郑州本身就是一个千万级人口大市,更是一个近亿人口的省份首府。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生存压力巨大,本省人想融入郑州都极为艰难更何况你个外地人。再说了除了做生意和有正式工作的西安人会去郑州外,普通西安人谁是脑子坏了吗?跑到郑州去谋生?同样是外出谋生去哪不比郑州强。
3、您有接触过河南人吗?
本人就是地道河南人,河南人和别省人比,似乎有些不同但又难以表达差异在哪。走四方的时侯一看长相,一搭腔就知道是哪里人,哪里人有哪里的形象样儿,看得出,表达不出,河南人口碑确实不咋地,有个顺口溜叫“山东响马四川贼,最怕河南的溜光锤”。这丝毫没有自贬意思,只是认为可能是跟生长环境、生活条件有关,河南人的精神面貌来源于哪里?我想,其形象应该是取决于外省人对河南人的认识,这种认识定格在外省人心中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改!啥时侯河南人富了,说话做事讲道德讲文明了,形象也就会改变,改变成有品味而且令人称赞!不同地方的河南人区别很大。
豫北人下广洲的不多,去北京天津内蒙谋营生;豫南人倒是满世界跑,而且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一个被精减的民办教师跟着村里年青人去乌鲁木齐捞钱,原来那群年青人过流寇曰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偷偷摸摸为主,这位民办教师哪能适应得了!在趁下班工地上一个人看场子时侯,这群人扛着下成料的钢筋就跑,民师弯腰拿起钢筋两腿发抖不敢扛又放下,看场人一吆喝别人跑掉了,民师却站在钢筋上堆上不敢动,
4、我接触的河南人都是勤劳能干你对河南人有什么想说的?
河南人勤劳致富全国是有名的,白岩松曾经说过,河南是中国人的根。给大家分享一段歌词,你就知道河南人的性格和特点,李娜原唱的歌曲《你家在哪里》。你家在哪里?我家邙山头,吃过百家饭,走过千村路,学过百灵叫,听过黄河哭,敢哭,敢笑,敢愤怒,困难面前不把泪来流,爱要爱的深,恨要恨个够,人民是亲爹娘,乡亲是好朋友,谁是谁的非,天在上头,天在上头。
这是其中一段歌词,这首歌曲足以证明河南人的朴实、刚烈、不服输的精神,做什么事不争论谁对谁错,苍天在上头看着呢,提起河南人了解的不用说,不了解河南人的人,总是单凭某一件事儿,人云亦云,群哄而起。我老公在郑州工作将近十几年,说起河南人我老公最有发言权,都说河南人会骗会偷,我老公在河南从来没有上当受骗,到现在还有几个河南朋友联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