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茂名市 > 韦编三绝的故事,成语韦编三绝的历史掌故与什么有关

韦编三绝的故事,成语韦编三绝的历史掌故与什么有关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5 08:58:5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成语韦编三绝的历史掌故与什么有关

古代的书籍式样,即竹简用皮条串联 孔子勤奋好学

成语韦编三绝的历史掌故与什么有关

2,韦编三绝的故事内容

“韦编三绝”的故事内容如下:在孔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家境清贫,无法像富家子弟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热爱学习,便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自十五岁开始勤学苦读,由于没有人教,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向所有懂点知识的人请教。他曾请教过当官的人,也曾请教过寻常老百姓;曾向白发苍苍的老人请教过,也曾向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请教过。孔子一心向学,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在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了。那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竹子成了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人们通常是把竹子削成一片片的竹签,轻轻把上面的青皮刮去,用火烘干后,才在上面写字,人们称之为“竹简”。竹简拥有一定的长度与宽度,一根竹简只允许写一行字,最多写几十个,少则写八九个。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许多多的竹简,书的内容全部落到竹简上以后,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牛皮绳子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这样就方便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称为“韦编”。一部书的完成,常常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如《易经》这样的书,自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所以相当沉重。孔子到了晚年时期才开始研读《易经》。《易经》这部古书,是比较难读懂的,孔子下了很深的功夫,才把它完全读了一遍,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读了第二遍,才掌握了《易经》的基本要点。后来,他又读第三遍,这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从此以后,为了深入研读这部书,同时也为了方便给弟子们讲解清楚,他不知把《易经》翻阅了多少遍,这样下去,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只好换上新的再读。即便读到了如此地步,孔子还谦逊地说:“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我就可以把《易经》的文字与内容理解清楚了。”“韦编三绝”表达的寓意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其实,除了勤奋和刻苦,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韦编三绝”指的是精读。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收获也就不一样。而陶渊明则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要讲方法,求效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的故事内容

3,韦编三绝的故事30字数

古代看的书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韦编三绝就是指一个人看书,太勤奋了,导致竹简断了三次(不一定是三次,这里的三也有好多次的意思)
我是来看评论的

韦编三绝的故事30字数

4,韦编三绝是什么典故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5,韦编三绝 典故

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6,苦心孤诣韦编三绝的意思和故事

苦心孤诣:①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韦编三绝: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7,生活中韦编三绝的故事

韦编三绝 【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故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典 故: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文章TAG:韦编三绝故事成语历史韦编三绝的故事

最近更新

  • 名人图片,从军人到名人!张海迪的转变

    从此,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脚踏实地名人例,我们举四个古今中外的例子作为例子:1,这位客人是当时占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队的一名军官,名人Story手抄报图片集:名人故事素材贝多芬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6

  • 呼和,呼和浩特-诺埃尔立交东西贯穿城市南北

    此外,该市还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如蒙古古城、蒙古王城和蒙古宗教遗址,可以满足游客的文化和观光需求,呼和浩特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许多现代化建筑,如国际会展中心和国际机场,可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6

  • 檀香的作用与功效,檀香的功效

    檀香的功效病情分析:,您好,对生殖泌尿系统极有帮助,可改善膀胱炎,具有清血抗炎的功效。它独特催情的特性,可驱散焦虑的情绪,有助于增加浪漫情调。檀香对身体也有抗痉挛和补强的功用,能带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6

  • 失恋图片,我和你一样希望被祝福!

    血型为a型(数据来自电视周刊(ja:ザテレビジョン)2006年第19期);但实际上没有官方信息),星座是巨蟹座,她是夏帆的夏帆(1991年6月30日-),一位来自东京的演员和时装模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6

  • 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1,财务管理目标是什么2,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3,什么叫财务管理目标4,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5,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1,财务管理目标是什么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6

  • 观察日记三年级,三年级观察日记300字

    本文目录一览1,三年级观察日记300字2,观察日记三年级300字3,三年级观察日记14篇记4,三年级观察日记作文1,三年级观察日记300字世界上考试结束is多久圣诞节上课深刻的就是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5

  • 陈圆圆,陈圆圆是谁

    陈圆圆是谁2,吴三桂死后陈圆圆究竟去了哪里3,陈圆圆是谁4,名妓陈圆圆的资料介绍5,陈圆圆的故事6,明末清初陈圆圆的简介7,陈圆圆的介绍1,陈圆圆是谁吴三桂的老婆叫陈圆圆《冲冠一怒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5

  • 得陇望蜀是什么意思,三国时期的得陇望蜀指的是谁

    三国时期的得陇望蜀指的是谁岑彭光武帝从陇中东返时,留下一函给围攻西城的岑彭说:“如两座城池都攻下,你就可带兵南下去攻下西蜀。人心苦于不知足,才平定陇右,又想着蜀地。”从此,“得陇望 ......

    茂名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