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市疾控中心外聘护士收入大致为三甲医院同等级护士的30%多一点;县区疾控中心外聘护士收入大致为县区医院护士的一半左右。一、首先必须持有通过考试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二、中断注册五年以上者,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参加临床实践三个月,并向注册机关提交有关证明,方可办理再注册;三、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从事护理工作;四、如果要注册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意聘用并盖章,且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1、三甲医院护士,考上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怎么选?
我也有三甲医院合同和社区编制的选择。我选了带编制的社区,放弃了三甲医院,我是放射技术专业,和护士类似,不是医生,如果是医生一定选三甲医院。我们影像都是网络化,社区不需要写报告,都是上级单位医生写,并且双签名,我们还没什么风险,按时上班就好了,而且我们单位考进来的护士也都是三甲医院的护士,她们都是军总,中大医院的合同护士。
她们护士考进来是难上加难,4个名额,近200人报名,从这就知道编制的吸引力了。三甲医院医生可以学很多东西,虽然护士和放射技术员也能学到东西,但是依赖医院,而医生年资上来可以独挡一面,护士和放射技术,越老越不值钱(合同),累到跑不动的,在医院也没地位,被人随意呼来喝去,打不还口。接触病人风险高,要是夜班碰到乱七八糟的人,比如喝酒的,1%的病人找事请就是一两个星期碰一个。
社区病人一般对医院级别心里有数,不会太计较,只要态度和善,不犯原则错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也是1%找事的,那也是半年或几个月碰到一个。收入差不了太多的,你在三甲挣的钱,不一定够你老了看病的钱,退休差距就出来了。都说同工同酬,不假的,医院做的了主的都一样,医院做不了主的呢,以上是我的观点,仅限于我自己的理解,我的生活态度而已,各有各的想法,看到类似的经历,想表达出来而已。
2、30岁护士在家当了5年全职宝妈能去社区卫生服务站上班吗?
一、首先必须持有通过考试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二、中断注册五年以上者,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参加临床实践三个月,并向注册机关提交有关证明,方可办理再注册;三、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从事护理工作;四、如果要注册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意聘用并盖章,且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3、护士去疾控中心上班好还是医院好?
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分析一下。先说编制问题:以笔者所在地情况为例:市疾控中心近二十年没有公招过护士入编,现有在编护士,全部是军队干部编制的护士转业,按照国家政策接收入编的。因为工作调整,所有临床护理岗位撤销,全部转到其他技术岗位或行政岗位工作,各县区疾控中心也多年没有对外招过有编制的护士,县区疾控中心分别开展了犬伤门诊、预防接种门诊、职业健康体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办理健康证等业务工作,需要数量有限的临床护士,主要通过外聘不占编制解决,有少数是从县级以下医院调入的带编制的护士。
应聘到疾控中心上班,基本不可能解决编制,医院就不一样了,有通过公招考试入编的机会,医院等级越低,特别是社区、乡镇医院,入编机会就越大。具有本科护理专业学历的年轻护士到社区或乡镇工作就比较容易解决编制,有无编制,在工作稳定性和待遇上是有差别的。再说上夜班的情况:都说疾控中心护士不上夜班,实际情况不完全如此,
本地的情况是,少数县区疾控中心设有住院部,收治地方流行病病人以及普通常见病病人,肯定就得安排护士上夜班,只不过比医院的夜班轻松很多。再者是犬伤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一般晚上要开到九、十点钟,节假日白天肯定是要开诊的,只不过没有医院节假日上班那么复杂、辛苦。最后说待遇:两年前市疾控中心外聘护士收入大致为三甲医院同等级护士的30%多一点;县区疾控中心外聘护士收入大致为县区医院护士的一半左右,
只有个别疾控中心采取了外聘人员和在编人员基本同工同酬的政策,不过外聘护士还是要稍低于同级医院护士收入。社区、乡镇医院在编护士收入和二甲医院护士比较要明显低一些,比外聘到疾控中心的护士要高一些,但工作要忙一些,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需要完成指标任务,根据考核情况决定其能拿多少钱,存在一定工作压力,如果想在护理工作上做出一番事业,又有不怕吃苦、不怕累的思想准备,同时,也需要一份较高的收入支撑家庭开支,那应该争取应聘到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工作,另外,还需要一个全日制护理大专以上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