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轮作,夏收小麦、秋收玉米。如果土壤墒情适宜,依农时合适就翻耕播种小麦,扬花期、灌浆期喷叶面肥,做好一喷三防小麦扬花期和小麦灌浆期是小麦最重要的生长期,也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期,小麦“一喷三防”是我国小麦种植专家在上世纪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把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进行混合复配,通过小麦生育期内进行一次性集中喷施、综合作业,达到小麦防病防虫、预防倒伏、避免干热风危害,保证小麦正常生长、正常孕穗灌浆、增加穗粒重,从而确保小麦稳产、高产、优产的目的。
1、小麦浇水前撒肥料效果好不好?一亩地撒多少合适?
大家好,我是爱心167,小麦浇水前撒肥料效果很好,我以前种小麦分三次施肥,第一次是播种前,把肥料撒到地里和土掺好了在播种,然后在浇地,第二次就是年后的返青水,浇返青水以前一定要撒肥料效果比较明显,浇水前撒了肥料的小麦格外绿,麦叶也没有干尖,根茎还粗壮,第三次撒肥料就是出穗后,这是叶面施肥,也是在浇水前使用,所以小麦浇水前撒肥料效果不错,产量肯定也上的去。
下面在说说施多少肥料,我觉的这个没有准确的数字,因为有有机肥和没有得不一样,我第一次施肥料一亩地是在八十斤左右(复合肥,二胺,尿素),第二次一亩地三十斤尿素,也可以氮肥和复合肥混合使用,建议返青肥不要过量,造成前期浪费后期肥料不足还容易倒伏,第三次就是穗期这是叶面肥,用150克的尿素,六十公斤水150克磷酸二氢钾,这样的话可以起到平衡施肥的效果,以上是我自己种地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阅读,
2、小麦追肥用多少肥?
小麦追肥用多少?这个虽然说没有固定的数量,但也得根据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千万不要认为追肥越多产量越高,否则,往往事不如意,或适得其反。我一个本家族叔叔,他家条件好,有钱,施肥不拘数,结果,小麦贪青晚熟、加上倒伏,最终产量比邻地不多打,小麦施肥问题底肥:要根据目标产量、地力基础确定。以亩产1000斤及以上的产量,首先整地施入底肥,以每亩100斤左右的氮磷钾肥+适量的微肥即可,
追肥:追肥也需看苗情的群体结构而定。通常在生育期追施1~2次即可(我们这边一般追一次),追施二次的,第一次可在春季浇返青水时,结合追肥即可。如墒情好(如冬季雪多)、苗壮苗旺、群体结构好的可适当延后,在起身期拔节期追肥,结合浇水亩追尿素20~25公斤。第二次追肥在孕穗期进行,视群体结构长势决定追肥量,通常7~10公斤即可,
3、小麦现在撒什么肥料比较好?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陕西作为中国的“面食王国”,其小麦种植历史悠久,经验十分丰富,并产生了号称中国农业始后稷,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渊源流长,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传距今约有四千多年,传说其从小喜欢耕种,长大后遍尝百草,精通农技。在教稼台讲学指导农民耕种,传播农耕技艺,成为远古时代家喻户晓的大农艺师,被人们尊奉为“神农”,其址就在关中平原的武功县,
关中平原,不但具有后稷这样的农业大师,也具有天然的千里沃野。过去,关中平原就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可惜后来随着三国时期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的峻工而发生了转移,历史变迁,但丝毫无法撼动关中平原小麦种植的历史传统。那么,种小麦,如何下种,如何使用化肥,才能达到高产质优呢?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结合祖辈的经验,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给大家分享如下:第一,小麦种植的时间,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民间不断地总结,根据各种农作物的品性,不断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可以说,这句民谚长期以来指导着小麦产区的播种。而关中平原地区小麦播种时间,一般在国庆节前后就开始播种,一周内结束,不过,随着现代大型播种农具的使用,小麦播种一般三天左右就宣告结束。第二,小麦播种施用化肥,
过去化肥资源十分短缺,关中一带的农民种植小麦主要施用农家肥,民间一直流传着“新三年,旧三年,全部打倒上农田”,意思是家里的土炕、土墙不超过三年全部拆除打碎,和家畜肥搅拌施用小麦田地作为基肥。后来,农民播种前每亩施用碳酸氢铵25~30公斤,磷肥15~20公斤左右;冬季小麦越冬期间,遇到大雪纷飞时每亩追肥10~15公斤尿素;来年春季春灌时,一般农历三月期间每亩追肥15公斤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