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特大城市至少有十个以上。按照发展趋势,合肥市明、后年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还是很有希望的,首先,佛山东莞成了特大城市,比杭州合肥还大?乍一听,的确很离奇,为什么合肥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11万人却被堵在了“特大城市”行列门外呢,总之,未来会有不少城市会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也就是城区人口规模超500万。
1、冲刺特大城市,合肥准备好了吗?
何为特大型城市?就是指城区常住人口数量超过500万且不到1000万的城市,超过1000万的城市叫超大城市。我国目前特大城市至少有十个以上,分别有武汉、成都、南京、佛山、东莞、西安、郑州、青岛、沈阳、杭州、苏州,还有笔者认为天津和重庆应该也是属于特大城市行列。如今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来衡量城区的人口数量,只有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等人口标准而已,
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版本,特大城市的数量也是各说其见。但随着与国际接轨的城市排名层出不穷,城市的概念也会逐渐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界限为基础的定位格局,而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模定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扩张发展,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进一步加快。以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城区人口超500万的城市,
合肥也是一定会居于其中。但一个城市人口向特大城市过渡的发展过程中,真的要为一句准备好了吗?不仅仅是合肥,还有许许多多快速扩张的城市,全世界人口超千万的城市还真不少,可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扩张后成为了像孟加拉国的卡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等成为了贫民窟一般。还不如循序渐进慢慢发展更好,一个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一定要与就业规模相匹配,这样才会具有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不至于形成新的贫民窟。
还有地方要在医疗、教育、轨道、道理、交通、环境、公园、配套、住宅等诸多方面加快跟进,使居民可以方便生活、安居乐业。在配套方面只要加大投入就可以坚决,但很多城市忽视了就业的重要性,以为有人就会有产业和工作岗位增加,其实这个观念也是不正确的,一般是要以就业岗位为基础,用带眷系数为城市人口的规模来定位才是最科学的。
假如一个城市的就业岗位预测数量为300万,而带眷系数为1.7倍,那么人口规模最好暂时控制在510万左右。没有一个城市不需要就业就可以支撑整个城市的发展,但不同的城市特点的带眷系数是会有所不同的,我们也要科学分析,总之,未来会有不少城市会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也就是城区人口规模超500万。但特大城市还会根据不同的发展特点出现很大的变化,甚至分成123级不同的特大城市,
2、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合肥为何不在特大城市行列?
从中国的发展趋势看,最有实力或者潜力“参赛光荣入伍”超大特市的有14城,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南京、杭州、青岛、西安、济南、合肥。前7名已经正式“参军入伍”,后7名的发展潜力已经非常接近入伍条件,至少它们已经具备了“预备役部队”的基本条件,完全符合“特大城市”的条件,
然而,为什么合肥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11万人却被堵在了“特大城市”行列门外呢?最有可能是出现了统计审核错误。按照发展趋势,合肥市明、后年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还是很有希望的,届时,合肥就不是“预备役部队”了,而是扎扎实实的“野战军王牌部队”了。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个GDP大省,山东省,要想可持续性发展,先从人口抓起!我堂堂的山东大省,居然没有一座城市成为“超大城市”?山东真的要加油、加油、再加油!。
3、为什么有人说佛山东莞属于特大城市级别,而长三角合肥苏杭仅仅是大城市?
首先,佛山东莞成了特大城市,比杭州合肥还大?乍一听,的确很离奇,但是,了解了其中缘由后,就会觉得是正常的,城市的大小是以经济发展和人口基数在来定义的。其次,我国对城市等级标准的调整:城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是超大城市,城区人口在500-1000万的是特大城市,城区人口在100-500万的是大城市,城区人口在50-100万的是中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