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曹操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荆州。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军队讨伐荆州,严格意义上曹操拿下的荆州其实只有南阳郡、江夏郡北部和南郡,在曹操夺取荆州后,为什么没有西上拿下西川,反而要去攻打东吴呢,面对曹操的猛烈进攻,刘琮会立马束手就擒,刘备只有向东逃走,荆州也就轻而易举被曹操所占据。
1、顺利拿下荆州,曹操为何最终却大败?
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主要还是地形的因素,本来要征服江东就远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曹操没能征服成功再正常不过。这个时候从荆州下江东,可以走水路,可以走陆路,但对曹操军而言各有各的困难,走陆路的话,荆州、扬州之间的道路本来开发就严重不足,不在秦汉以来的主干道上,当时曹军又久战疲惫,荆州、扬州陆地上还有大量类似印第安人的越族人骚扰,困难是很大的;走水路问题也显而易见,就是长江下游的扬州十分宽阔,远非长江中游的荆州可比,孙权的水军十分强大,曹操虽然得到了荆州水军,但是在不久前荆州水军统领黄祖刚被孙权重创过,元气没有完全恢复,曹操只好想办法给水军增加战斗力,比如加强训练、把船连起来,但在水土不服的环境中这又加剧了士兵的疫病,连环船则给火攻提供了便利,被孙权逮住机会打回去再正常不过了。
2、刘琮帮曹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荆州,曹操却为何将其视为猪狗?
曹操说刘琮是猪狗的记载是在《三国志吴主传》的注释中,当时曹操与孙权对峙,史书记载为:公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这是曹操的有感而发,世上英雄只重英雄,不可能把废物看在眼里。因此,曹操只把刘备、孙权放在心上,其他人不当回事,这就是英雄相惜的道理。刘琮在刘表死后,掌管荆州,
荆州在刘表统治的时候,北拒曹操,东控袁术、孙权。虽然内忧外患,可也是能够控制局势,比如刘表和袁术、东吴多次交锋,挫败了他们的进攻。为了抗拒曹操,刘表专门把刘备留在北方,打败了夏侯惇的进攻,在刘表死后,刘琮接管荆州。他手下有一批文官武将,尤其是有一支当时力压东吴的水军,这是曹操不可能征服的。如果他敢于反抗,至少可以保有江东半壁,
可是,在他手下的空言恫吓之下,居然自己主动投降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刘琮的投降也是那么笨拙,他投降并不能如同张绣一般,得到大家的拥戴。张绣虽然曾经让曹操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可投降后得到了曹操的礼遇,这是张绣把握住了投降的时机,还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而刘琮的投降,则是四分五裂的投降,他根本掌控不了局面,
部下有跟从他投降的,也有跟刘备跑的,有逃亡外地的。而且刘备在荆州纵横而走,竟然没有能够阻挡的,多亏曹操派精锐骑兵追击刘备,在长坂坡击败了他。如果让刘备占据了有军实的江陵,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投降,岂不让曹操恼火。相比刘琮,孙权的表现使人眼前一亮,他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权衡利弊。虽然有张昭一干老臣要求投降,可他却能够坚持己见,
最后,把剑砍断桌案,立下抵抗的决心。在他的指挥下,周瑜和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赤壁之战后,孙权还可以不计前嫌,团结整个东吴的臣子,组成一个有凝聚力的集团,抗拒曹操。这才是曹操看中孙权的地方,和孙权相比,刘琮根本不配作为一个集团的首领。所以曹操才会说,刘琮如同猪狗一般,
3、关羽镇守荆州,曹操不敢来犯,为何荆州落入孙权手中?
谢谢邀请。首先要说,关羽镇守荆州,不是曹操不敢来犯,是因为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大后方出了许多问题,不仅朝廷内的反曹派开始嚣张,割据的马超、韩遂和张鲁等也蠢蠢欲动,曹操因此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国内,整固政权,肃清后方成为他当时的主要任务,刘备在夺取汉中后,当年六月就自称“汉中王”,并加封关羽为前将军。也许是为了庆祝和配合刘备称王,关羽在当年七月就亲自领军进攻曹魏的襄樊,难道他就不怕背后的东吴趁机偷袭吗?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关羽一向狂傲自负,从来没有瞧得起过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