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好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主要做问答,坚持做,每天能回答大概5-6条,这种大的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了各行各业的生意不好做,我们一直都在做的是传统的美食栏目,一般是投放到电视、公交、电梯、地铁等媒介上,但现在由于新媒体的创新与巨大的流量支持,我们也就重新审视了传统的方式,也开始了自媒体部分的创作。
1、武汉今年生意好做吗?
别的地方我不好说,但是武汉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就在做点小生意的艰难路上,武汉的这次百年不遇的病毒肺炎已经让各行各业的生意遇到了寒冬,国家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帮扶企业和个体户。生意不好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时间的封城,造成不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因为恐慌心理不敢出门消费,还有背负房贷车贷一族的年轻人,压力变大,钱袋捂紧了。
2.企业各种成本上升,私营老板关门几个月没有生意,租房的租金,水电都要钱,现在开门营业也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啊!3.病毒肺炎病毒在国外肆虐横行,造成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股市行情一片哀嚎,石油价格也是一泻千里,这种大的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了各行各业的生意不好做。所以作为病毒肺炎的中心—武汉,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生意难做也要想办法克服,只要有信心,不怕苦,不怕累,再苦再难我们也会挺过去的!,
2、做美食自媒体有前途吗?
每个吃货心中都有一个吃遍世界的梦想,沦陷在美食的诱惑中是一种捧着肚子的感觉。我们一直都在做的是传统的美食栏目,一般是投放到电视、公交、电梯、地铁等媒介上,但现在由于新媒体的创新与巨大的流量支持,我们也就重新审视了传统的方式,也开始了自媒体部分的创作,你是吃货吗?关于美食,你肯定不会错过吧?因为唯美食不可辜负呀。
衣吃住行这是人必需的因素,但真的只有吃是最让人陶醉的,所以做美食真的很好,可以一边拍一边吃(想起都流口水了),每个地方的文化跟口味习惯都不同,形成了全国各地的菜肴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与风味,想吃的还真不少,找对自己的领域与喜好就最容易坚持的。中国人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烹饪方式,又向其他民族学习了扒、涮等方式,用来制作各种菜肴,
3、做自媒体的你,能晒晒真实收入吗?
我是5月中旬无意中才上的头条,初初只是觉得好玩,回答问题也是随性,有时几个字而已,现在回头想想都觉得好笑。粉丝从零到千,当中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当中也谢谢粉丝们的认可,我上头条,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有点虚荣心还有点要强,和别人打赌一定要粉丝过千,还要加黄V,为了面子,就要做,还要做好,为了我的目标加油。通过努力我已过了4条优质,系统通知我还有13天可以加上黄V了,喜悦中也有压力,黄V加上更要注意形象,更要输出优质作品给平台,才无愧于黄V,
4、在头条做自媒体拥有十万粉丝,每个月大概能收入多少?
今天晚上,我头条的粉丝应该能达到18000了,所以看到说有10万粉丝,我是多么羡慕呀。我大概从去年11月开始做问答,那时的粉丝大概3000多一点,所以非常羡慕有过万的粉丝,现在粉丝过万了,又羡慕粉丝过10万的,我主要做问答,坚持做,每天能回答大概5-6条。就说收入吧,最近三个月,月均大概1.3万元左右,7月份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又增加了不少,点击量也是之前不敢想象的,7月点击共3300多万了,
主要方式是通过头条的流量分成,我也不清楚头条是怎么打分的,怎么判断文章好坏。但可以确定的是一般点击数越高,收入越高,以我的观察:点击量超过50万了,分得的钱就跟点击量没关系了,我最高的一次是一天分到2000多元,另外的观察,粉丝收入真的不少,一般我们每条问答都有两笔收入,一笔自然显示,一笔写的是“粉丝收益”,我几乎所有的有收益的回答,都是粉丝收益大于正常的那笔“回答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