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襄阳府】归【湖广行省】管辖,在清朝,【襄阳府】则归【湖北省】管辖。由此可见,明清【襄阳府】基本上包括如下地方,【襄阳府】是一个存在于北宋、南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府级政区】,它始置于公元1119年,归宋代【京西南路】管辖,并且是【京西南路】的首府所在地,元朝时改府为路,【襄阳府】的存在被短暂中断,朱元璋挫败陈友谅后,明军入主两湖地区,【襄阳府】这才又恢复了起来,并一直沿用到公元1913年。
1、湖北襄阳的发展怎么样?
我是襄阳微闻,我是从1992来襄阳读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襄阳,见证了襄阳发展,可以说襄阳的发展突飞猛进,前景更好。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襄阳重回交通杻纽中心地位,历史上,襄阳就是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交通要道。随着去年汉十高铁、郑万高铁、浩吉铁路开通,还有一大批在建铁路、公路、水路、空路(飞机)项目,交通优势明显,尤其十字形高铁网形成,带动经济后劲非常明显,
二是襄阳工业发展后劲十足。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格局已形成,一个龙头即汽车产业,六大支柱分别是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目前,襄阳东西南北分布着高新开发区、深圳工业园、东津新区(经开区)、襄州开发区、航空航天工业园、樊城开发区、襄城开发区等工业发展平台,聚集了大批企业。
据2019年GDP数据显示,襄阳有着高达4812.84亿元的GDP总量,排名全国大陆地区前46强,三是襄阳被国家确定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前年11月,国家颁布实施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襄阳巩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襄阳先后吸引华侨城、京东、宝武集团等一大批企业来襄投资,吸引北航、武汉理工大、华中农大等大学来襄设立校区或研究院,可见襄阳发展潜力的魅力之大。
2、明清时期的襄阳府管辖哪些地方?与如今的襄阳市有何不同?
【襄阳府】是一个存在于北宋、南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府级政区】,它始置于公元1119年,归宋代【京西南路】管辖,并且是【京西南路】的首府所在地,元朝时改府为路,【襄阳府】的存在被短暂中断,朱元璋挫败陈友谅后,明军入主两湖地区,【襄阳府】这才又恢复了起来,并一直沿用到公元1913年,在明朝,【襄阳府】归【湖广行省】管辖,在清朝,【襄阳府】则归【湖北省】管辖。
明清两朝【襄阳府】的辖境大体一致,没有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比起其他【府】而言,还是相对稳定的,明清【襄阳府】府治在当时的【襄阳县】,也就是的【襄阳市襄城区】一带,下辖6县1州,分别是:襄阳县、宜城县、光化县、南漳县、枣阳县、谷城县、均州,其中【均州】本来是【湖广行省】直接管领的【直隶州】,到了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原属【均州】管领的【郧乡】、【上津】被划入新成立的【郧阳府】,【均州】方才被归入【襄阳府】管辖,成为一个【散州】。
【襄阳府】所辖7地中,【光化县】就是【老河口市】的前身,【均州】则是【丹江口市】前身,【光化县】县城位于如今的【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均州】州城则位于丹江口水库里面,其他五地不仅地名没变,而且县治也是如今的市县中心所在。由此可见,明清【襄阳府】基本上包括如下地方:湖北省【襄阳市】下辖的:襄阳市区、宜城市、南漳县、枣阳市、老河口市、谷城县;湖北省【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
3、襄阳为什么划分到湖北省?
襄阳为什么划归到湖北省?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搞懂湖北省与襄阳的关联,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仅供参考,具体如下↓↓↓↓↓↓↓襄阳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朝时期设置襄阳县,东汉朝时成为一省之中心,当时并没有湖北省,而这个省指的是“荆州”。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的省是出现在元朝,此前与省平级的地方一级行政区是以州、道、路等名称为主,
即便元朝以省代替州、道、路,但此时的湖北并非现在的湖北,今天的湖北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长江以南部分区域都属于河南江北行省,而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和湖南等地区属于湖广行省。参考图史学上关于湖北成为省级行政区的另一种观点是源于宋朝,成为荆湖北路,但严格意义上并不能代表这是湖北省的雏形,首先,宋朝的湖北地界上还有一个省级行政区名叫京西南路,省会位于襄阳,统领今湖北北部、西部及其他省份部分地区;元朝是的湖广行省也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湖北省,虽然疆域包含今湖北近半地区,但正式名称是湖广而非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