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正确观察化学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明确实验的流程和程序,控制实验的关键步骤,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通常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点,实验过程中只有全面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化学知识。
1、高中化学如何正确观察实验?
正确观察化学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知道观察的重点方向,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明白实验原理,进而有效地学习,如铝热反应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铝热反应的产物的性质,确定反应是否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大量的烟”这一非本质的现象,
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是真正的正确观察实验。其次,明确实验的流程和程序,控制实验的关键步骤,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通常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点,实验过程中只有全面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化学知识。下面我们从三个阶段分析一下如何正确观察化学实验第一阶段(实验前)明确以下内容:1、实验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2、发生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如是否需要加热、通电等);3、化学实验装置的选择(反应器具的选择、不同装置的特点等);4、实验操作顺序(添加反应物先后顺序等);5、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2、如何解决好高中化学实验问题?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跟我反映高中化学实验部分考试频频丢分,到底怎样才能学好呢?今天北大学长结合自身经验就来给分享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这部分没学好的小伙伴睁大眼睛好好看哦!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六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3.“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4.“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5.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6.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4.升华法:SiO2(I2),5.萃取法: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把溶质从溶解度小的溶液中转移至溶解度大的溶剂中,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1粉):Al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