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工资3000与企业10000元普通岗位比。体制内工资3000与企业10000元技术岗位比,体制内工资3000与高科技企业10000元技术岗位比,说实话,体制内工作的待遇只能说是中等水平,因为比较稳定,所以很多人挤破头想进入体制,体制内工作的稳定性毋庸置疑,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只要你不犯什么低级错误,一般是不会被开除或者企业的,在北上广深虽然挣得多,但是工作稳定性肯定比不上体制内。
1、体制内的真实工资是多少?
体制内真实的工资水平,绝对超出很多人预料,不是因为高,而是因为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以本地西部三线城市为例,你能想象一个正科级干部的每月到手收入不超过3000元吗?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摆在那里,比如本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某管理七级干部,其每月打卡收入就只有2700多元。2022年1月基本工资调整后,才勉强到3100元,
除此之外,这个干部每个季度可以拿扣除30%绩效的返还,大学在2400元左右,平摊到每个月相当于增加800元,加起来不到4000元。另外年终绩效每年可以拿到2万多,算下来,意味着这名正科级干部每年到手的收入大概是7万多元。而实际上他的工龄已经接近20年,一个二十年的干部,还是正科,一个月只有3000多,年到手收入7万多,是不是和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你那是事业编,公务员工资高,果真如此吗?算算账就知道了。同样是正科级公务员,每月到手工资收入是4600多元,包括车补,另外每月有基础绩效1500元,加起来6100元左右,年终另有2万左右的综合绩效奖励。加起来,年到手收入9万多,比同级事业编多两万,收入确实要高一些。但是对比整个社会面,这个收入只能算中等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本地这个小城市,也就是维持小康线的水平,前提还必须是另外一半也有相当的收入。当然相对中西部地区,公务员和事业编的收入要高得多,比如江浙一带,正科级公务员的年收入普遍在25万 ,杭嘉湖一带更是超过30万。事业编比公务员略低,年收入一般也不会低于20万,就收入而言,基本是中西部地区的一倍以上。然而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动辄数万的房价,二三十万的年收入也仅仅是维持正常生活,没有家庭支持想买房也不容易,
综合性价比,不见得比中西部地区高。很多人总认为公务员工资高,多半有羡慕嫉妒恨、不了解情况故意夸大虚高的成分在里面,公务员或者事业编的真实收入,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理想。不管你信不信,无数体制人的现实摆在那里,体制工作之所以让很多人趋之若鹜,更大的原因在于它的稳定,而不是工资待遇。一句话,想赚钱,想发财,别进体制,
2、编制内到手工资6000,在三四线城市是什么水平?
单论工资收入,体制内工作不算高,只能说比上不足不下有余。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2018年新进公务员试用期转正后,岗位工资 津补贴 车补 餐补 通讯补贴 物业补贴,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3700多,事业单位因为没有车补,加上每月要扣30%绩效,新进人员实际到手不超过3000。这个工资水平,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大跌眼镜,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公务员事业单位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美好,
不仅小公这里是这样,几乎所有的三四线城(东部几个发达省份除外),新进公务员每月工资扣除五险两金,实际到手收入一般都在3300到4000区间,很少突破4000,算上公积金收入、年终绩效奖,年入收入大概也就在六七万左右。真像题主所说的每月到手6000,绝对不是普通公务员小白,至少是正处级别的领导干部才能拿到这个收入,
3、体制内工资3000,比得上企业一万吗?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我侄儿子也正好明年上半年毕业,我和他讨论过这个问题。首先我来说说工资3000元的公务员的收入吧,以笔者所在的湖南中部城市为例,很多刚入职的公务员的打卡工资正好在3000左右,另外一年还是绩效工资、综治奖文明奖之类的两万多块钱的样子,综合到手5000多一个月,每个月还有一千多的公积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单位统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