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 > 厦门市 > 闽南古厝,古厝是什么意思

闽南古厝,古厝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9 19:18:53 编辑:厦门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古厝是什么意思

“古厝”在闽南话里的意思是“老房子”,一般是指年代久远的房子。

古厝是什么意思

2,闽南古厝的介绍

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今天,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它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豁达的性格。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酝酿了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生活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而100年前的闽南人家已经在一个家族体制建设上完成了这样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这是秉承自闽南人性格中温良、自省的特质,凝聚着每一位红砖厝中家族成员的魂灵,传承关于家的荣耀。

闽南古厝的介绍

3,闽南古厝大门上贴的守护神是哪尊

唐朝两员大将秦琼,蔚迟恭是闽南大厝的主要门神。闽南很少有用钟馗当门神的。

闽南古厝大门上贴的守护神是哪尊

4,闽南古厝的闽南古厝的特点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故又名“皇宫起”。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闽南民居从建筑形式的角度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

5,闽南古厝有哪些布局特色

四合院似的翘翘房子,分上落,举头和下落,上落一个厅,2个大房、2个边房。举头2间相对,中间是露天深井,下落大门边各2间房子。

6,闽南古厝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闽南古厝的建筑特点是以白色花岗岩做台基阶石,其上大量使用红砖红瓦构建屋子主体,屋顶多为两端微翘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细部装饰十分精致。“光厅暗屋”为闽南古厝的布局特点。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有事时,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扩展资料:闽南古厝为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闽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辖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晋江、石狮、南靖、平和、云霄、诏安、东山、漳浦、龙海、华安、长泰等地。各地古厝总体相似,但部分细节不尽相同。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中国传统建筑闽南古厝的建筑艺术

7,闽南古厝是什么时代开始

开基始祖陈参伍,以姓为名,故称曰“陈邑”。元末明初战乱,陈参伍后嗣不昌,养外孙许源浚为内孙(即外甥承母舅),改为许厝(亦称许舍),至民国三十四年(即1935年),侨居南洋日增,音信时通鼎盛,“许厝”晋江多而复叠,改为“古厝”,便于通信。别称横麓奏星堂陈邑,简称陈邑。 古厝,原称:“横麓陈邑”,宋元时,属安仁乡和里管辖,有明之初,村民以姓氏为村名,改称:“许厝”;明清属十二都;民国时,改为“古厝”,属晋江县康乐镇古宅保;解放初期,先后分别归晋江县第七区、第十一区、许幕区管辖;1956年属栖梧区古宅乡;1958年属罗山乡(公社)庄宅村(大队);1961年属永和乡(公社)古厝村(大队);1984年定为晋江市永和镇古厝村。

8,闽南古厝大门上的两个青圆是什么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和公共建筑,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个地级市大部分、龙岩市新罗区和漳平市绝大部分。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闽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辖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晋江、石狮、南靖、平和、云霄、诏安、东山、漳浦、龙海、华安、长泰等地。闽南古建筑体现了闽南文化。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泉州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土著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闽南建筑具有极明确的辨识性。随着闽南向外发展的移民,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被扩散出去,明末传播到台湾,清代则远播至南洋,如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台湾自从明末郑成功驱荷之后,大量的漳泉移民涌入,后来虽有客家人移人,但闽南文化在台湾仍是主流。闽南建筑,无论寺庙道观或民间宅第,屋顶多喜作曲脊,曲面特别明显,并且弯曲度随着建筑规模变化,越是高等级的寺庙或士绅宅第,其屋脊起翘越明显,被称为“燕尾脊”,民间相传要具备官位才能建燕尾脊。闽南式建筑的屋瓦有朱色与青色两种,但屋脊却少用瓦,而是以砖砌出曲线,外表粉刷白灰这是一种现场手工才能完成的屋脊,与中国北方多用琉璃瓦件砌脊大不相同。也因为系匠师在屋顶上完成,因此发展出各种工艺,例如彩画、泥塑、镶瓷或陶片剪粘,屋顶的曲度由工匠判断制作,多彩华丽,成为视觉的焦点之一。闽南建筑内部,特别是寺庙,会发现闽南传统建筑保存了宋代建筑的许多特征。在宋朝李诫《营造法式》这部建筑专著中,特别绘有向上略弯曲的“虹梁”与成排相迭的斗棋“襻间”,这些宋朝的构造特征都可在闽南建筑上看到。闽南古建筑较少做天花板将梁架遮住,反而喜将梁柱斗棋露出来,施之精细雕刻,最明显的是瓜柱雕成“瓜筒”形,圆胖形的瓜筒下方还伸出爪子,有力地包住梁身,彰显它的力学美感。屋檐下及室内梁架可以看到“斗棋”,这是中国古建筑最具特色的构造,以许多“棋”与“斗”将屋顶重量层层传递下来,发挥缓冲与悬挑的作用。闽南古建筑的“斗”使用有曲线的形状,斗底凸出一道线,古称为“皿斗”,这是汉代就使用的形式。棋身弯曲也比较眀显,被称为“关刀棋”或“葫芦平棋”也多用单向的“插棋”。这些技术在宋代东传至日本,如今在奈良东大寺南大门及兵库县净土堂仍可见到这种特色的斗棋。闽南的传统建筑除了红砖、曲脊、梁架与斗棋具备明显特色,还特别善于用石。闽南盛产质优的花岗石,包括白石与青石。最受欢迎的是南安的白石与惠安玉昌湖的青石,这些石材近年因环保而渐少开采,显得更为珍贵。在优质石材的基础上,闽南石匠的功夫也是举世闻名的。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双塔为宋代所建,东塔“镇国塔”高48米,西塔“仁寿塔”高45米,皆为五级浮屠,塔身全以花岗石砌成,檐下斗棋亦巨石雕成,可看到前述的“皿斗”特征。不仅是在开元寺这样的大寺,一般寺庙道观也大量运用石材。除了柱珠、抱鼓石、门枕石、石狮及龙柱,寺庙、大宅的正面也喜用石,因此从墙脚的“地伏”“柜台脚”“裙垛”“腰垛”及上层的“螭虎团炉”石窗、门楣,皆可用石雕成,不仅精美且极坚固。

9,古民居的闽南古民居

闽南古民居称作“古厝”,又称大厝、红砖厝。厝字在闽南语中是房屋的意思。闽南的红砖建筑既承载了中原文化,又包容海洋文化兼具地方民俗文化,以及民间工艺文化,是独特的南派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闽南文化的核心支柱。闽南古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要属泉州的古民居建筑。闽南重地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曾经盛极一时,多元文化在泉州大地上交融汇合,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富有特色的闽南建筑一向为人们所称道,那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蚵壳厝;被称为闽南建筑大观园的蔡氏古民居;保存完好的红砖厝,处处体现着闽南建筑的特有风格。闽南地区的红砖建筑多以三间张双落大厝为基本单元,罕见的还有五开间的大厝,规模大的院落还加护厝于左右。此类建筑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广泛应用白色花岗岩做台基阶石,屋顶多为两端微翘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细部装饰十分精致,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在装饰与色彩纹样等方面都与其他区域的建筑截然不同。它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10,闽南古厝的建筑代表

1、老范志大厝老范志大厝位于泉州市南俊巷东侧,前为九一街,后为桂坛巷。桂坛巷因有一座桂坛宫而得名;另一说法是该巷位于清源书院南畔,在早期的科举时代,中举登科折桂,书院乃举子云集之处,借喻举子登坛折桂之意,故巷取“桂坛”为名。老范志大厝厝主吴亦飞,乾隆年间晋江人,本系教书先生,后改业经营中成药神曲,取义范仲淹名言“不为贤相,当为良医”和“先忧后乐”为志而起店名曰“范志”。从开张始即生意兴隆,尤以左宗棠征服回疆一役中,范志神曲最显功效,于是购服者大增,竟成巨富,遂营建大厝。整座大厝由三座五进三开间的大庭院组成,格局几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间以防火墙相隔,侧面墙设门,与各院落相连通。大庭院两侧均建有护厝两排,组成一栋规模宏大,且富有层次和建筑结构特色的大型宅院。据居住在这里的吴老先生介绍,大厝东西向63米,南北向105米,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房屋100多间。由于建筑师傅的讹传,人称范志大厝99间。2、泉港山腰庄氏宗祠:家庙仍为三开间,深三进,由门厅、中厅、大厅组成,中隔二天井,加上庭院呈六个层次,深达52.8米;各层次在同一基线上前后落差达1.6米,使整座祠宇显得气势恢宏。屋顶铺盖橙色琉璃瓦,屋脊燕尾高翘。大厅屋脊中央塑有一座五层小塔,两边雕有二条飞龙;塔两旁屋脊前沿左雕龙右雕凤,意谓“龙凤呈祥”。中厅屋脊、下厅廊顶分别饰以双龙戏珠、葫芦飘带、鲤鱼跃龙门、飞凤麒麟、八仙过海等雕塑。祠宇内部以10对杉木柱、7对石柱、11对砖柱支撑。其中10对木柱皆红漆,上镌金字楹联。上方雕梁画栋,彩饰祥鸟瑞兽。铺筑于顶厅厅沿的巨型“石今石”,长5.75米、宽0.74米,厚0.4米,乃泉港区独一无二的大型石今石构件。不知先祖们取之何方,又如何运抵此处,虽有传说种种,但无从查考。家庙大门上方嵌着红底金字“庄氏家庙”匾额,大门外两侧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二虎逞威”等图形的石鼓。其后左右壁垛上嵌入“双龙游戏”、“麒麟奔跃”的石浮雕。大门外左右厢房正面,距地1.44米的壁垛上砌有石窗棂一对,八角框内镂雕四条腾舞的游龙;外四角有北宋宰相司马光“破缸救人”等八幅历史典故的浮雕。整个窗棂呈方形各边长1.5米。3、泉州蔡氏古民居: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4、泉港山腰小三房古厝:小三房古民居群由大小不一的九座古大厝组成,总占地约6700平方米。其中最能体现建筑艺术水平、最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是下厝(东、西两座)和中厝三座大厝,此三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皆是悬山式屋脊,前面有砖埕,并护以杂石围墙,雍容大方。下厝系山腰庄氏第十五世祖庄大东历经三年建成,由东、西两座仿皇宫式的三进五间张的大厝构成,俗称“四马拖车”,左右辅以护厝,西面的护厝之侧又附有武馆和文馆。东、西两座大厝共占地1414.84平方米,总计有房子65间。两大厝由下厅、中厅、后厅三部分组成,进大门,下天井,上厅堂,入后厅,皆以辉绿岩长石板为台阶,天井中掘有集水井,地下铺设排水沟,两侧置着摆放花卉的石案。古厝的通风采光主要依赖天井、门窗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气阁,使如此之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即使是累日阴雨亦不迂浊晦暗。中厝系庄大东堂兄弟庄大勋同期建造的一座两进五间张大厝,右边单护厝,总占地627.45平方米。屋后建两间并列的文武馆,占地300平方米,武馆之前又有宽敞的练武埕。下厝和中厝外墙墙基、墙裙以花岗岩砌筑,其上用红砖砌筑,大厝内部以几十根巨木作柱,支撑起宽广的房顶。木柱之下的柱础皆以辉绿岩雕琢而成,有方形、圆形和多边形。木柱之上是叠梁式托梁,梁上是椽子檩条屋架、双层瓦屋面,上有瓦筒压顶,檐前有陶制封檐和滴水。由于中厝和下厝始建时正好临海,这种精巧坚实的房檐结构可有效地抵御沿海风暴。梁、柱、墙板上有漆画和木雕,大门门廊两侧镶嵌有精致的砖雕,门前墙裙的基石有石雕,屋檐与砖墙的交衔处有泥塑雕。雕塑的内容有花鸟虫草、山水人物,皆凹凸有致,疏朗得体,布局巧妙。据说下厝的东西两大厝房檐原本相连,廊上建有小阁楼,名为“娘子织布楼”,“文革”后期毁殆。在下厝西大厝的埕地上有庄大东所挖的一口水井及一个直径为1米的石制洗衣臼,沿用至今。5、泉港土坑古厝群:土坑古厝群整体规划颇具慧识卓见,排列井然有序,布局精巧,绝大部分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民居分8排,每排屋建造相距30—50米,便于交通活动。刘氏古民居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壮观辉煌。门窗有圆、方、拱、菱等形式。它们皆是砖石、木材结构,石材、衫木都是从外地采购。大部分古民居能保存至今,建筑十分坚固。土坑村刘氏古民居是群体建筑,它代表了当时一个地方建筑的最高水平。

11,古厝分房

  闽南的古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群落。  红砖厝是以家庭为单位,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采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大厅后面就是后院。闽南古厝砖瓦主要为红色,红砖白墙,所谓“红砖文化”。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闽南的红砖民居已经越来越少,令人惋惜。目前,在海沧、青礁、新安、霞阳、院前、锦园和同安的村落内,仍有相当数量保存完好,尤以新安为最。其中最著名的有王氏十八间厝,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十八栋厝,是金门侨民扬眉之作。十八栋闽南古厝,连厝成村。清同治年间,族人王国珍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其子王敬祥继承父业。基于"回馈家乡,安定故里"的心愿,王氏父子号召族人,辟建族居、祖厝,总计二落大厝十六栋、三落乡塾及二落宗祠各一栋,合称"十八间厝"。其他还有永安居、福安居、润德居、麻竹寮黄氏古厝、德邻居、兴顺居、深坑黄氏古厝

12,闽南古厝的古厝样式

1、闽南古厝的内部布局:“光厅暗屋”为闽南古厝的布局特点。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有事时,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是主要居室。大房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取光,室内较暗。大房前有檩步,是梳洗的地方。大房后有后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箱笼的储藏间。这种“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是闽南古厝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五开间即三开间左右再扩展一间而成。古厝就是“一明两暗”布局基础上,由数个单体建筑及外部空间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筑。2、闽南古厝的开间:根据开间大小,民间普遍称呼这种合院建筑为三间张和五间张,其按进深大小可分为“一进”、“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五种。其中二进的大厝为小三开间或小五开间,三进或三进以上的称大三间张或大五间张。而“一进”民间俗称“一落”,如“三进”为“三落”。在建筑单体名称上,以三落为例,通常第一进称“下落”(前落),第二进称“顶落”(上落),第三进称“后落”。3、闽南古厝的榉头:正屋前面两侧有二厢房,俗称“榉头”。“榉头”朝天井一面常敞开,使大房既能通风,又避免阳光逼射,有遮阴纳凉作用,也是客人、随从休憩之所。前落与后落以两“榉头”相连,两落往来甚为方便。4、闽南古厝的埕: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设的户外广场称“埕”。埕中或仅排列小盆花,留出较大场地,作为来客停放车辆、轿马的地方;或布置为庭园,栽花植树,假山小池。5、闽南古厝的天井及护厝:每落厅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证厅堂轩敞明亮、通风采光。厢房之外,两侧或一侧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如属单护厝,另一侧也常留有通巷,既作为前后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成单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邻居活动的影响。护厝又可增加一些辅助用房,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或作书斋别筑。闽南民居外墙大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1、勒脚(包括角碑石础),闽南民居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图像大部分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马踏祥云,狮子戏球,也有吉祥文字之类。2、墙身(包括山墙、腰线、窗)。墙身最具特色,山墙也是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有红砖、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种类繁多,有砖构窗、石构窗、瓷构窗、木构窗等。砖构窗、瓷构窗特点在于本身独立形成一个整体图案。石构窗的窗柱常以一种圆雕形式出现,雕有动物花卉,如果是镂花窗,常见戏曲人物。3、檐边,一般都是浮雕形式,用泥塑彩绘,多山水人物,有故事情节。独具特色的整体形式美感和丰富变化的砖石墙面1、闽南民居墙的构造和装饰的最大特点是墙石混砌,即“出砖入石”,它就是砖与石两种不同材料的混砌,其造成一种装饰美感在于石的表面与砖的表面产生质地的对比,石块作为面、点,而砖缝作为线,这之间产生点、线、面的组合,那么这种点、线、面组合,某种程度上产生一种整体面积上的韵律。2、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在色彩形成既和谐又对比的效果,对比存在于明度上,和谐却体现在它的白石并不是纯白的,而是带点灰色的白,白灰色作为“面”本身能起一种缓冲的作用,在对比中表达和谐,在和谐中表达冲突,这种矛盾的解决也是砖石墙的特点之一;在谈到色彩时,红砖白石形成红白相间的墙面视觉效果,而且这种凹凸是建立在光线的基础上并形成一种微妙的韵律,整栋民居在绿荫之中极为突出。我们认为,青石、红砖加上一些装饰的边线图案,在阳光照射下,这些色彩能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响亮又有调和,具有一种亲和力。3、闽南民居大多采用清水墙勾缝的形式,其规则的砖缝与不规则的石头之间又形成一种对比,这是“线”“面”之间的对比关系,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在墙面上也有些闽南民居采用“规则”红砖与“规则”条石并按照一定排列样式混砌。4、花样墙面的应用极大的丰富单调的墙面。如梅花封墙砖、万字花砖墙、龟背砖花墙、古钱花砖墙、葫芦花砖墙、并花砖墙等。在山墙部分中,用泥塑材料的纹花起一种丰富视觉的效果,近现代民居也有用一些彩色瓷片,纹样有火纹、云纹等,两边对称适合,并以花灯、花篮摆在中间,这些纹样装饰大体构成一种如意葫芦形,当然,在这个表现区域中,曾出现一些古典人物和一些象征物品。色彩上,蓝白相间,为了与墙面的协调用一些紫、红诸如此类同类色穿插其间。在整体型制上常用近似青铜器饕餮的纹样,上面的中心图像应为辟邪形象演变而来,这符合民俗习惯。然后整体通过一些诸如绶带飘动流转把所有图形统一起来,从山墙的装饰来看,云、水、火龙、凤的象征自然是一种传统上的隐语,这种隐语表现在花篮、花灯,如灯就是添“丁”的谐音,作为民居,对子孙后代的衍生不息是极为重视的。二、讲究细节的可视性和图象故事的可读性谈到墙面,我们不得不谈到它的一些细部特色,而这些细部特色也是服从于整体,但丰富的细节,并没有从视觉整体上影响我们的视线。闽南民居外墙封墙砖除上规格砖,也有模制砖,这些模制砖砖都有翻制的图案,在整堵墙上它利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排列,用现代构成语言来说是一种四方连续纹样的应用,就单个砖来说是单独适合纹样,同时在墙上四周加一框线,这框线本身就是连续纹样,俗称花边,花边有时采用另外一种材料,如瓷砖等,以“提”亮整个墙面。在墙窗之下还有一条青石装饰腰线,这也是工匠们做文章的地方。细节之美并不只存在墙中间,例如在壁柱上,也用红砖花砌柱身,也一些图形纹饰。闽南民居封墙处理手法,是很有闽南传统特色,它讲究虚实平衡,讲究位置经营,却很有现代构成的意味,如在规则中体现不规则,不规则中又隐含逻辑条理,通过一些重复来体现节奏韵律。构成上有对称式、有窗景式,一些装饰条线通过卷浪式、回转,使人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感受以此来突破石砖的硬度和冷峻,用人物形象故事来冲淡墙面单调的平面,使僵硬的外砖石墙,升华为具有人文色彩的建筑艺术品。三、独特设计体现的实用性和美感实用的排水系统及富有美感的屋脊:闽南古厝的排水系统:在古厝的四周和内部,通常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古厝内的中央有一个较大的排水池,而古厝的埕的排水系统更加完备。在古厝的四周,一般都有较深的排水沟。一旦下大雨,内外共同协作,便不会出现水涝的问题。而且这种功能又使古厝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冬暖夏凉的功能,堪称中国古民居的奇迹。而且古厝的屋顶和房瓦也都符合排水的需要。以下以图片来具体说明。闽南古厝的屋脊:闽南古厝的屋顶正脊或者为马鞍脊,或者为燕尾脊,都是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优美曲线。燕尾脊更正式,两端探出高昂翘起,尖细,有轻灵飞动之势。如果是五开间房屋,屋顶再多出两条燕尾,仿佛一大一小两双翅膀在飞翔。在中国各地,民居很少使用燕尾檐。为了防御台风,房屋通常建得低矮沉着,但檐角高翘,带来一种向上飞起的动感。从色彩看,底部是白石壁脚,上面是红砖红瓦,红白对比,明艳动人。细部装饰精雕细刻,万紫千红,绚烂至极。
文章TAG:闽南古厝闽南是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

  • 摩羯和天蝎配对,摩羯和天蝎配么

    摩羯和天蝎配么非常理想的一对十二星座也有四大天王,分别是土象的万王之王--摩羯、火象的地王--狮子,与白羊座的--孩子王、水象的阴王--天蝎。这四大天王相遇时,难免火气都大一些;不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6

  • 慕生忠,慕生忠有怎样的思想品格

    本文目录一览1,慕生忠有怎样的思想品格2,慕生忠的简介3,慕生忠是一个怎样的人4,慕生忠将军是怎样的人5,说说慕生忠是1个甚么样的人1,慕生忠有怎样的思想品格贪心{0}2,慕生忠的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6

  • 那就这样吧吉他谱,求那就这样吧的吉他谱子要六线的谢谢

    本文目录一览1,求那就这样吧的吉他谱子要六线的谢谢2,寻那就这样吧吉他谱子要图片类型的3,那就这样吧吉他谱简单4,那就这样吧吉他谱c调1,求那就这样吧的吉他谱子要六线的谢谢http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6

  • 什么是写真,中国古代画论称写物之真现代人也爱画真

    画画写字的人都喜欢栩栩如生,所以叫写真,在写真的口号里,似乎写真成了女人的专利,男人的副业,写真,中文原意是画人物肖像,这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名称,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写真”指的是“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6

  • 人体五行对应关系,五行与人体五个器官的对应关系

    本文目录一览1,五行与人体五个器官的对应关系2,人体的五行怎么分3,人体五行是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对应4,人体五行是什么1,五行与人体五个器官的对应关系肾,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6

  • 正能量壁纸,正能量图片

    正能量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804/08/12528116_304604181.shtml你看看这个好吗。有很多,充满正能量的图片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6

  • 男女生活,两性人如何生活

    两性人如何生活其实你的外貌打扮是男还是是女?如果是看起来像女人,应该按女人生活,洗手间只去有挡板的单间。洗澡最好是家里装个电热器洗,不要去大众澡堂,或者单间洗澡也可以2,男女性生活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6

  • 离别不舍的句子,求超级伤感的离别的句子

    求超级伤感的离别的句子2,表达不舍得的句子1,求超级伤感的离别的句子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爱别离”三字最伤感了。2,表达不舍得的句子一、别后悠悠君莫问 ......

    厦门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