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休又称为休沐,说明官员放假才洗澡,所以汉代社会上的主流风俗是十天才洗一次澡。当然,这个习惯只闲于社会上层,穷苦人家平日生活的主要矛盾是吃饱肚皮,那能这么讲究?后来又有所谓五日休,说明政府官员的福利又有改善,如果逢休必沐,洗澡的频率就越来越高了。若细问广东人是怎样养成每天洗澡的习惯,笔者这个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手头上也没有确切的资料,只能猜测推理一下,
我是六○后,自出娘胎到稍稍懂事以来,我们家大大小小都是每天洗澡。能每天洗澡要讲条件,首先要水源充足!笔者小时候听说甚么内陆缺水地区的人,一生人还只能洗澡三次云云!出生时第一次,结婚第二次,第三次就是将要离世之时,也听说过有些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山区,小孩在出生时洗第一次澡之后,要长大能够挑水给自己洗澡用的时候,才可以洗第二次澡!笔者是城市长大的孩子,自少就有自来水到户。
水供应充足,人们又消费得起,才谈得上天天洗澡,然后是气温的问题,我们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自清中叶起就因为国际贸易先富起来,再加上冬天气温不特别低,我们的隆冬日子烧热水洗澡就不怕冷坏,才可以有条件每天洗澡。若是华北地区的冬天,洗澡还有可能是件危险的事呢?总而言之,水源足而冬天基本上不下雪,经济宽裕,是人们让成每天洗澡习惯的先决条件,
4、对于洗澡一事,你是如何看待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差别的?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在东北生活了几十年现在又来江苏八年的东北人,我觉得南北方的人在洗澡这件事儿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南方人所谓的洗澡就是冲澡,无论冬天,夏天,一冲了事,夏天热就多冲几遍,也不用搓澡巾搓,也不管水的温度是凉是热,而北方人洗澡是认认真真的到浴池去洗的,夏天即使每天都在家里洗,但是一个星期还是要去浴池洗一次的,冬天也要每个星期到浴池洗一次的,浴池的条件北方的要比南方的好很多,都是进门把鞋放在一楼,然后光着脚上二楼洗澡,(二楼浴室门口有拖鞋)为什么要光着脚呢,因为地上和楼梯上铺的是红色的暖暖的地毯,北方的浴池都很大,很宽敞,淋浴头也很多,当然人也很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都是满满的人,有的时候没有位置还要等一会,洗完澡,拖鞋要拖在浴室内,浴室门口有一个大毛巾,站在上面把脚弄干再穿衣服,最后下楼穿鞋,我去过南方的浴池都不是很大(是东北浴池的几分之一)我去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就我一个人,冬天空调都不给开,每次洗澡都冻得哆哆嗦嗦的,真是花钱受罪,还有一件怪事就是夏天竟然女浴池还不开,我感到很不理解,是为了省水,省电还是因为钱赚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