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本人到社保局办理失业证,再到再就业科办理职工档案临时存放证。企业改制,职工档案移交社保局,办理退休需要其他证明,请问不合格档案是如何交收的,有个别个人自愿辞职的下岗职工,离职后,单位不正规,将职工档案交给个人,个人将职工档案一直放在家里。
1、下岗职工档案应该放在哪里?
下岗职工职工档案存放地,一般是户籍所在地社保局。下岗职工分怎样下岗的,1、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合法被开除的下岗职工。可以领取失业金,用人单位将下岗职工的职工档案送交户籍所在地或者临时居住场所管辖的社保局劳动保险科,由劳动保险科编号、归类存放在管辖档案室,个人办理失业证。失业证里标注了档案存放处、档案编号,
档案保管不收费。2、自愿辞职的职工下岗职工的职工档案送交户籍所在地或者临时居住处管辖的社保局再就业科,登记,编号,存入再就业科档案室。下岗职工本人到社保局办理失业证,再到再就业科办理职工档案临时存放证,每年收费保管。3、有个别个人自愿辞职的下岗职工,离职后,单位不正规,将职工档案交给个人,个人将职工档案一直放在家里,
2、企业改制,职工档案移交社保局,办理退休需要其他证明,请问不合格档案你是如何交收的?
企业改制,职工档案移交社保局,办理退休需要其他证明,请问不合格档案是如何交收的?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很多企业改制以后,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失去了职工档案的管理权限,所以档案只能移交社会化管理。档案社会化管理,目前最大的个人档案管理机构,就是当地人社部门所属的档案管理中心,由于档案管理中心都是属于人社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所以在办理退休时,便于社保部门及时查找或是翻阅个人人事档案,
由于员工个人是不知道个人人事档案的具体内容,很多人只有在办理退休时才知道个人档案里少了什么,还需要补什么,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本人在办理退休就因为档案资料的不齐而吃了不少苦头。企业整体改制时,涉及到财务、资料、人员等方面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最难处理还是职工问题。所以一般在进行整体改制后,以前属于国有身份的员工面临一个身份转换的问题,有的是先和原有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再和重组后的企业签订新的劳动合同,职工的身份也由过去的国有企业职工变成了民营企业或是混合所有制的员工,
和原来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以后,员工还要按照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领取一笔经济补偿,然后再按照市场化用工的方式,与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于这部分员工,以前属于国有职工身份,现在属于市场化用工身份,有的人可能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有的可能存在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符的问题,有的人可能还有特殊工种岗位工作年限认定的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在今后办理退休时都需要个人人事档案来做佐证材料。这部分人的档案,随着企业改制以后,新企业不再有人事档案管理的权限,职工档案只有移交当地人社部门所属的档案中心或是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并不是社保部门管理,在职工档案的移交过程中,接收的单位只负责按照移交的花名册接受档案袋,至于档案袋里面的档案资料是否完善,是否有缺项,接收档案的单位一般不会逐袋打开进行清点或是主页进行检查,这样的工作量很大,也不符合档案移交或是接收的规定。
由于各个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按照中组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对于个人人事档案的内容有具体的规定,即哪些内容可以装入个人人事档案,哪些内容不装入人事档案,虽然规定非常明确,但是由于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的整理、核查不用心,导致职工档案缺失比较严重。当初我离职以后,档案就是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但是退休时才发现缺件比较多,比如当兵入伍的档案,毕业分配的档案,档案袋里都没有,需要到处去寻找补充资料或是证明材料,才办理了退休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