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年中的数据显示,深圳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人口增长空间仍然较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网上说逃离深圳的人很多,为什么现实中深圳学位年年增加还紧张,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常驻人口还是在净流入,深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深圳常驻人口为1252.83万人,比2016年底,激增62万人,比2016年增加量多增了9万人,显示深圳对人口较强的吸引力。
1、网上说逃离深圳的人很多,为什么深圳学位年年增加还紧张?
网上说逃离深圳的人很多,为什么现实中深圳学位年年增加还紧张?因为现在人才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了。以前深圳外来人口的子女主要是以留守儿童为主,2000年的深圳,私立教育规模小,义务教育主要靠公立学校解决,即使在深圳有房没有过硬关系,即使你国内名校毕业,重点项目科研人员,你家孩子想接受教育还是只能留守内地,以前深圳因为各种海量资源输入可以只接受未婚人士或留守儿童家长,
现在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不再是十几年前单纯高工资,很多人才都有结婚生育的压力,子女教育都摆在优先位置,有能力在深圳生存,同样也会有让孩子在深圳学校就读的想法。深圳学位年年紧俏,是因为现在不少深圳的打工者都开始重视孩子情感需求,将孩子带在身边在当地接受教育,这也是近年深圳私立教育规模越来越大,甚至一度将公立学校远远抛在后面,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那就是教育质量堪忧,随着内地经济搞活,现在也有家长开始带着孩子回内地接受教育,在很多家长眼里深圳私立学校甚至一些公立学校教育水平和内地还是有很大差距,
2、京沪人口现40年来首次减少,深圳激增62万,深圳房价增长潜力是否比京沪更大?
我认为增长潜力是比京沪更大。具体从人口,供给,需求,市场调整深度,政策和户籍等维度给你做个分析,第一,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常驻人口还是在净流入,深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深圳常驻人口为1252.83万人,比2016年底,激增62万人,比2016年增加量多增了9万人,显示深圳对人口较强的吸引力。在四个一线城市下面,深圳依然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
北京是在赶人,上海也在控人口,广州深圳还在吸引人,深圳就更是敞开大门引进高端人才,2015、2016年增加的人口有113万。从2017年年中的数据显示,深圳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人口增长空间仍然较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在四个一线城市下面,深圳是人口最年轻的城市,年轻人才有购房能力和购房需求,所以如果按照人口中潜在购房人口系数来看,深圳是购房需求最强的城市。
经济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深圳最高,8.8%,深圳也是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恒大都从广州搬到深圳来了。第二,从需求端来看,1、如果从第一次调控算起,到今年3月,满2年,如果第二次调控算,到今年10月满2年。本地的首次置业需求,积累2年后,手头攒100万首付的人可能又有一批了,观望一段时间后会入市,
2、本地的换房需求,在去年趁高套现后,很多也在观望,但他们手里没房心里会不踏实,等不了太久,因为担心踏空的风险比下跌风险更大。3、在深圳本地工作的人,原来在二三线城市买了房子,会趁机套现,凑足首付到深圳上车,4、外地的投资资金,经过二三四线大涨后,手里房子多的会套现一部分,钱需要寻求投资渠道,一线城市的房子长期看好,越来越成为一种投资保值的金融产品。
第三,从供给端来看,1、深圳的供给量短期跟不上。2017年的供给量太少了,根据深圳中原统计,2017年全市一手住宅批售33707套,环比下降30.4%。深圳共售出25820套一手住宅,同比减少36.2%,为近8年来最低,2015年、2016年住宅预售套数分别为6.3万套和4.4万套。二手房方面,全市二手房成交73830套,同比减少31.4%,但二手房成交量仍是新房的2.9倍,
9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占了7成。看这走势图,2015-2017年感觉又是2008-2010年的翻版,只不过比那一轮更为极端,涨幅更大,供给量下降更快,2010年调控后,2011年小幅调整,20122017年7月,深圳说本年度本年度计划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8万套、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其中,新供应用地建设0.5万套、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用地安排建设4万套、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征地返还用地建设3.5万套、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