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到现在这份上了,打药防治确实有点偏晚了。进入四五月份,小麦面对的最大威胁就是全蚀病,全蚀病被农民称之为小麦的癌症,由此可见,全蚀病对小麦的危害之大,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等到发生再去防治就太晚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套餐,就是针对这些病虫害来的,由于去年白粉病严重,今年老百姓就特别重视,现在打小麦除草剂老百姓就开始预防了,套餐配备很齐全,里面有戊唑醇和吡唑醚菌脂这两个产品可以有效预防白粉病,可以说这是防治白粉病最好是药,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脂针对小麦蚜虫和麦蜘蛛绝对好,剩下就是芸苔素和大容量营养肥,这是促进小麦生长的好原料,所以现在小麦根本就不会爆发病虫害,关键要提前预防,治病的最高境界是预防,不是有病了,有虫了再去打药,希望大家明白。
1、小麦病害怎么治?
【纹枯病】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百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度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或用多知菌灵胶悬剂或甲基托布津防治,【根腐病】防治根腐病可选用立道克锈.粉锈宁.敌力脱等杀菌剂。【从专矮病】防治从矮病可用50%马拉硫磷乳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或选用菊酯属类农药,
2、小麦全蚀病怎么治?
进入四五月份,小麦面对的最大威胁就是全蚀病,全蚀病被农民称之为小麦的癌症,由此可见,全蚀病对小麦的危害之大。小麦的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的病害,发病之后,小麦的根部和茎基部会变成黑褐色,逐渐的整株枯死,如果传播开,就会出现连片死亡的现象,全蚀病主要是预防为主,在播种时采取拌种的方法预防,加强小麦的水肥管理,在小麦的灌浆期要及时的浇水降温,减轻小麦受到的干热风危害。
如果小麦出现全蚀病,要立即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同时使用硅噻菌胺喷雾防治,如果大面积发生,一定要分开收割,把收割上来的病株集中销毁,不要让带病秸秆再去还田。同时把发生全蚀病的小部分地块用生石灰消毒,这样才能预防第二年小麦全蚀病的重复发生,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等到发生再去防治就太晚了。
3、小麦再有半个月就成熟了现在生病了有必要打药防治吗?
唉!说实话,到现在这份上了,打药防治确实有点偏晚了,不能说没一点效果吧,大局是改变不了了。此期病害如赤霉病、锈病等,扬花期已结束进入灌浆期,若是有发生,病源已经形成了,下一步病状会变表现在干穗、局部干死点或半截干穗。此类病害的防治,当然是在开花前结合防治吸浆虫喷药最好,可以把病虫害杀死在萌发初期,为什么许多农民施药防治效果差呢,一是用药不对路;二是防治时机把握不适时。
比如,打药对水少的问题,喷药不够均匀,必须用对药且打透,只是表层一喷而过是不行的,锈病、白粉病等发病主要以中下部茎叶及茎基部,所以,每亩喷一桶药液15公斤,药剂很难将麦田喷匀,更谈不上中下部了,防治效果就差。防治病虫害,要做到治虫不见虫,防病不见病,未雨绸缪,不可等到病虫害已大发生后才用药。麦子进入灌浆期,我们这边(河北冀中南麦区)现在正置扬花灌浆初期,离麦收尚有约一个月左右时间,
现在喷药防治尚不算很晚,应抓紧防治病虫害。对于已经进入灌浆期,已发现有局部或点片有白穗或半截干穗的,说实话,打药不打药真的没什么意思了,不过“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有药有时间,打一次,多少肯定起点作用,肯定比不打强,起码咱把心尽了!如果,要喷施的话,就喷施小麦丰产套餐吧。如:氟环唑、苯甲吡唑酯、芸苔素内酯、氯氟吡虫啉、磷酸二氢钾、噻虫嗪、盼收洺,
4、小麦五月二十号左右开始收割,现在生病了有必要打药吗?
现在小麦正值籽粒充实期,距收割的5月底至6月初,尚有二十~一个月的时间。夏前后的5月上旬气温回升,如果遭上多雨,或干热风、风沙肆虐的不良气候条件,小麦最容易患病,如果是阴雨连绵,赤霉病就会盛发,干旱高温会造成干枯早衰,抑或锈病流行!这收割前的二十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是小麦能否安全成熟的关键期,务必根据天气变化分别作出相应的对策!1:注意后期的赤霉病防治,可用8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5克~100克,加水35公斤喷雾。
5、怎样判断农作物生病了,属于哪一种病害,例如玉米,小麦,黄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