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住宿费存在较大差别,新宿舍也和老宿舍一样,都没有安装空调。这并不是学校为了省钱,而是在十多年前武汉的高校宿舍几乎都没有安装空调,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市交通学校、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武汉市旅游学校、武汉城市职业学校、武汉仪表电子学校等多所职业院校。
1、武汉市没有教职工宿舍的学校,教师的宿舍学校怎么解决?
现在还有教职工宿舍的比较少了吧。早已经货币化了,自己掏钱解决吧,我们是97年左右上班的,那个时候好多学校都有教师宿舍,后来随着住房改革,原来还有集资建房,也被取消了。随着学校的改扩建,好多学校的简易的教师宿舍都已经被换了教学楼,所以基本上新来的都也包括老教师都是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像我们这儿,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农村家里有房子(现在都已经被拆迁了,成暴发户的居多了),仍然还有学校宿舍的极少极少,
当然现在外地通过公招进入城市的年轻人比较多了,我们还能提供一些简易的住宿,好多完全都是靠自己解决。现在年轻人也不像我们那个时候一样,只要有住,啥条件都行,年轻人不行了,他们要挑选,条件差了宁愿到外面租房住。如果你真特别在意这方面,应聘前都要了解清楚,当然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涨工资。送你一套房子是不可能的,
2、武汉没有空调的大学宿舍是怎么熬过夏天的?
07年到武汉上大学,在略显简陋的宿舍里渡过了几年大学时光。虽然当时住宿条件艰苦,现在回想起来却都是关于青春的美好记忆,学校位于武汉的闹市区,面积不是特别的大,于繁华中却也不失它的林静。学生宿舍见缝插针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宿舍有两类:一类是很有年代感的老宿舍楼,每层楼共用一个厕所和洗澡间;一类是刚建好不久的新宿舍楼,有独立的卫生间,
由于硬件条件不同,两类宿舍住宿费差异还挺大:老宿舍一年住宿费只要400元,而新宿舍一年的住宿费为800元。或许是学校为了发扬照顾女生的传统美德,新宿舍全部分配给了女生,而男同胞只能入住略显破旧的老宿舍楼,不过即使住宿费存在较大差别,新宿舍也和老宿舍一样,都没有安装空调。这并不是学校为了省钱,而是在十多年前武汉的高校宿舍几乎都没有安装空调,
武汉被称为“火炉”自有他的原因。夏日火辣的太阳蒸腾着广阔的水域面积,整座城市仿佛被放置在一个大蒸笼中不断蒸煮,自六月份起到九月底,日最低温在30℃以上的天气并不少见,36℃以上的高温天气更是常规操作。如果以现在的生活标准来看,夏天没有空调,在武汉将完全没办法生活下去,住着老旧寝室的我们是怎样苦熬了几个夏天的呢?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哪里凉快哪呆着!夏天解暑首推洗冷水澡。
晚上辗转反侧时就爬起来洗澡,一桶桶凉水往身上淋,可以享受片刻的清凉,我们隔壁寝室有个哥们更绝,直接买了个小型塑料游泳池放在宿舍,几个好基友坐在水中看电视(是真的电视机,不是用手机看剧),那场景太美。除了多洗冷水澡,另一个办法就是到室外睡觉,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楼顶学校是不让上去的,所以走道就成了乘凉睡觉的好地方。
走道是公共的,由于人多,走道资源并不充足,需要晚上早早的去占地盘,不过睡阳台的体验也谈不上有多好。首先是阳台上不能使用电风扇,所以上半夜往往还是很热,只有下半夜才能体会到一些清凉,其次是楼层不高,晚上有蚊子,常常咬的人一身包。最重要的是,我们辅导员是一位女老师,晚上经常过来查寝,在不确定她几点来的情况下,我们着装也不敢太放肆,一个个都穿的严严实实,
洗澡和睡阳台之外,日常就只能靠电风扇解暑。不过当年宿舍的电网确实太LOW,有时宿舍6台电扇一起开启,居然还会停电,只能硬着头皮去跟宿管阿姨反复解释,所以,不要有可以自己装空调之类的想法,第一是我们太穷,第二是即使有钱宿舍电路也带不起,当然夏天时,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并不只有小树林,还有图书馆,是因为同学们都爱学习吗?NO,因为图书馆有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