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役,又称诺门坎战役、哈拉哈河战役。战役发起时间为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结束,前后历时将近7个月,在此次战役中双方合计伤亡超过两百万人,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二战中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或者叫伏尔加格勒保卫战。
1、二战中伤亡最重的战役是哪场?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二战中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或者叫伏尔加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为了攻占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作战,战役发起时间为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结束,前后历时将近7个月,在此次战役中双方合计伤亡超过两百万人。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德军为准备这场战役,攻击纠集了共计超过一百个师的兵力,其中德军60个师,附属国和德国占领国的军队43个师,装备坦克和突击炮车1200辆,各种火炮17000门,作战飞机1600架,总兵力超过100万人,
在前期战役中苏军仅被俘人员就达到25万,而德军从1942年7月到1942年11月的战斗中就损失近70万人。双方在这场战役共计一百万人死亡,受伤人员要远大于死亡人员,此后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员在战俘营里死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开始收缩兵力进行防御,盟军开始在个个战场有防御作战转为进攻作战,
2、苏联和日本之间的诺门罕战役谁赢了?双方之间的伤亡有多大?
军事上说,苏联惨胜如败,日本虽败犹胜。但战争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所以军事要为政治服务,而从政治上说,苏联则赚得盆满钵满。当时来看,直接打掉了日本、特别是关东军内部北上派的嚣张势头,长远来看,遏制了日本的战争狂热,确保了远东不再有大战。诺门罕战役,又称诺门坎战役、哈拉哈河战役,战役时间,是1939年5月11日到9月16日。
战役地点,位于中蒙边境的诺门罕地区,交战双方,一方是苏联和1921年宣布独立的蒙古国、一方是日本和1932年建立的伪满洲国。这场战役的起因是伪满洲国和蒙古国之间在诺门罕以西至哈拉哈河三角地带的领土纠纷,但,这只是战争的由头。有没有这个由头,都不重要,日本和苏联这两个家伙,肯定要死磕一番。日本咄咄逼人,就想开战;苏联从不示弱,也想硬刚,
于是,两家新仇旧恨一起算。前期,日本已经控制了存在争议的哈拉哈河以东地区(苏联和蒙古认为河东十六公里处才为边界),但是,1939年5月,蒙古的一支骑兵非要过河放牧;然后,鬼子的伪满洲国士兵也不客气,直接开枪。战争,不是一上来就决战,总是先有矛盾、再来试探,然后才会大打出手,领土纠纷是矛盾,两家摆开擂台;你越界、我开枪是彼此试探,两家都出手了。
冲突增多、试探频繁,而后擦枪走火、仇恨积蓄,等势能积累够了,才会兵团决战,这是战争的一贯模式。但有没有一上来就出重拳、往死磕的?当然有,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就是这么生猛操作的,两边都开枪了,所以接下来自然要暴力升级。5月13日,关东军23师团,派出搜索大队进入甘珠尔庙一带,实施战前侦查,关东军司令部则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查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以及100辆运输汽车划归23师团。
关东军23师团,就是诺门罕之战的绝对担当,鬼子这是准备干大事。派出侦察部队、增派重装部队,距离战争就差指挥部前移和铁路运输了,而领先担纲的23师团,一直在边境担任守备,相当于早就实施了指挥部前移,诺门罕距离苏联铁路线750公里,距离鬼子的铁路线240公里,于是,这个铁路运输可以靠地利解决。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了鬼子的行动相当迅速、相当果决,跟早定好脚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