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江津石佛寺
石佛寺遗址
石佛寺遗址位于重庆江津区主城对岸高家坪寨前的半山腰。
遗址规模宏大、遗存类型丰富、保存较好,集摩崖造像、寺庙建筑、僧人墓葬等于一体,特别是将自然山势和天然落石有机组合到寺庙建筑中,并以天然落石为轴线的布局结构,是一种独特的寺庙建筑格局,这在中国寺庙遗址中是罕见的,是西南山地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规划的杰作。
遗址中的摩崖造像与单体雕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临寺访古,历史的梵唱于天地间隐约,千年的禅音在岁月里依稀。
九、巫溪大宁盐场
大宁盐场遗址
巫溪大宁盐场遗址是一处拥有两千多年制盐历史的工业遗址,由龙君庙遗址、一车间制盐遗址、二车间制盐遗址、三车间制盐遗址、秦家老屋、盐大使署遗址、供销社旧址、盐工俱乐部、吴王庙遗址、桥头溪码头、大宁河古盐道(宁厂段)等80余处文物构成。文物本体分布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以上。
它的具体位置在巫溪县宁厂镇衡家涧社区和盐泉社区,地处后溪河狭长的南北两岸坡地上,起于后溪河与大宁河交汇处的接官亭,沿后溪河朔流而上至黄泥溪止,基本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遗址于后溪河口渡口形成县境内南北向的交通干道节点,在大宁河口交汇处南岸接往南至巫溪县城的栈道及古道,北岸接北至陕西镇坪、湖北竹县的古道。
十、渝中区老鼓楼衙署
老鼓楼衙署遗址
本遗址位于重庆都市核心圈内,具体位置在渝中区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背依金碧山,面朝长江。是重庆主城到现在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考古价值最高的衙署遗址。
其中的高台建筑遗迹为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在重庆主持军政时期衙署遗址组成部分,老鼓楼衙署遗址能够在城市中心位置历经近八百年风雨保存至今,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对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宋代营造技术及宋蒙(元)战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老鼓楼衙署遗址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通过对这十大古遗址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遗址均与宋元战争相关,“巴人尚武”,“蜀相巴将”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特别是合川钓鱼城,在崖山之变,南宋灭亡的背景下依然抗争不止,让掷鞭断流的蒙古大军徒呼奈何,踏遍欧亚的滚滚铁蹄就此顿足。
这些遗址,收纳的是一个民族不屈的气节,彪炳千秋。朝代可以更迭,而她的脊梁从来渊恃如山,万世难折。
记住它们,并倍加珍惜地保护它们。当然,适当的时候,也该去瞻仰它们。
9. 南川区卫星地图全图下载
南川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渝、黔两省(直辖市)交汇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渝黔区域合作先行区、重庆特色工业基地、重庆大都市区的生态后花园。[1]东南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安县、桐梓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区为邻,北接涪陵区,西连巴南区、綦江区。
南川区介于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之间;幅员面积2602平方千米[29],辖3个街道、29个镇、2个乡,[2]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海拔340米—2251米(城区海拔550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川区常住人口为572362人。[28]
2602平方公里。 南川区历史悠久,春秋时为巴国属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始由巴县分出独立设隆化县(以城西永隆山得名)。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时期。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以南川之名名其发源县。境内金佛山(国家5A景区)被誉为“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素有“北有峨眉、南有金佛,东朝普陀、西拜金佛”之说。[3]
南川地处重庆二环与三环之间,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距重庆主城区仅1小时车程,境内有渝湘高速公路、南道高速公路、南万高速公路、南涪高速、南两高速公路和万南铁路、南涪铁路等“五高、二铁”。[4][5][3][6]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10. 南川卫星高清地图
这个你可以下载一个地图打开搜一下就知道了
11. 南川区城市地图
中国地图上,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下辖38个行政区县(自治县),有26个区(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12个县(自治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