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历史悠久,从隋朝开始就有赏牡丹的习俗了,有古人云。洛阳铲带上来的泥土中若含有此类物质,或者有木屑、铜铁等物,便可以肯定下面有古墓,洛阳是曾经的华夏古都,可以作为城市名片的景物非常多,北邙山是洛阳周围风水最好的地方,居黄河边,又有山丘环绕。
1、洛阳的城市名片?
洛阳是曾经的华夏古都,可以作为城市名片的景物非常多。北邙山: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洛阳北部的邙山,多少帝王将相埋骨于此。像班超、狄仁杰、刘禅、李煜、北魏孝文帝等等,虽然已是累累荒冢,但从侧面反映了洛阳城昔日的辉煌。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宝库,其中卢舍那大佛更是名扬海内外。白居易的故居、墓地也在龙门山附近,他的诗歌广为人知,甚至流传到日本、韩国,深受老百姓喜爱,
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官方佛寺,在汉魏故城,由汉明帝刘庄下旨修建。如果要研究中国的佛教历史,白马寺必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牡丹:洛阳的市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的牡丹远近闻名,每年盛开时,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关注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偿)。
2、为什么会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
就我所知和查阅的资料,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但愿你能满意,一九七三年十月,时任加拿大总理的皮埃尔.特鲁多(现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他爹)应邀访问我国,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和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总理还陪同老特鲁多到洛阳参观了龙门石窟,并以水席招待加拿大贵宾,周总理在祝酒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开出牡丹花。
3、作为洛阳的三大城市名片之一,洛阳铲是如何成为非遗的?
洛阳铲不仅成为了非遗,如今还成了国礼,被赠送给外国友人,这个盗墓的铲子为什么会被叫做是洛阳铲呢?因为它是洛阳人发明的。为什么洛阳人能发明它?因为洛阳有无数的古墓,为什么洛阳铲被称为盗墓神器?因为它能为盗墓者确定古墓的具体方位。洛阳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这个称谓也是来自于洛阳,尧舜禹、夏商周,都是以洛阳为中心。
唐朝,洛阳有神都之称,繁华超过京城长安,这就造就了洛阳的一个极大的特点:古墓多,而且是王公贵族的古墓特别多。中国人喜欢厚葬,因为相信死后会在地下世界,生前享用的物品埋在墓里,就可以让主人带到地下世界去,和现代人扎个纸别墅、纸车什么的在坟头烧掉,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古人们喜欢玩真家伙,直接把金银珠宝、铜器统统埋下去,死者的级别越高,随葬品就越多越贵重,
既然如此,只要打开一座够份量的古墓,不就发大财了吗?盗墓贼们正是这样想的。早在春秋战国便出现了盗墓贼,哪家贵族或有钱人刚刚下葬,没准就被盯上了,几千年下来,没有被盗的古墓才是稀罕的。到了近代民国时期,因为修铁路,洛阳的北邙山被发现有难以计数的古墓,并且都是年代久远的珍稀古墓,从而引发了盗墓的狂潮,北邙山是洛阳周围风水最好的地方,居黄河边,又有山丘环绕。
王公贵族、达官名流都争着把自己葬在此地,据说有数十万座古墓,比当时洛阳的活人还多,洛阳铲是一个叫李鸭子的人发明的,这种铲子的主要特点就是挖下去后可以把地下的泥土带上来,然后根据泥土的成色确定地下到底有没有古墓。那么,盗墓贼们又是怎么使用洛阳铲的呢?盗墓毕竟是犯法的事,除了军阀孙殿英那样明目张胆地挖慈禧陵外,一般的盗墓贼显然都是暗中行事的,最好不要引起别人和同行的注意,
他们先通过风水堪舆术或其他方法,确定古墓的大致方位,然后就要用到洛阳铲了。最早的洛阳铲铲身像个半截子圆筒,它可以打到地下十米以下的地方,取出地下的泥土进行观察,洛阳铲的打制需要十分精密,圆弧角度差一点,可能就取不出土了,根据不同年代古墓的特点,后来还衍生出了可以击碎砖块等用途的多种形制,为了达到防腐、防虫的目的,贵族古墓在建造中会用到朱砂、生灰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