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菏泽人说的是河南话,中原官话不是单纯河南一个省份就能代表的,只不过河南作为中原官话发源地,当前使用人数较多罢了。有网友称“中”与大禹时设九州,河南大部分面积为豫州,处于九州之中,故而惯于说“中“,应当说是言之有理,此问题如果反过来问也同样可以,河南人为什么说山东菏泽话,归结原因在于,大范围属性上的方言,没有河南话一也没有菏泽话一两者基本都属于中原官话的方言范围。
1、山东菏泽的人,为什么说河南话?
此问题如果反过来问也同样可以,河南人为什么说山东菏泽话,归结原因在于,大范围属性上的方言,没有河南话一说,也没有菏泽话一说,两者基本都属于中原官话的方言范围。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前些年因为工业短板,省内大批务工者分散到了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随之带去的就包括自身方言,所以当很多人后来发现山东鲁西南方言与河南话类似时,就有点搞不清楚,其实菏泽的中原官话也是土生土长的方言,根本不是后期受河南影响,
就像是普通话普及全国一样,中原官话的使用范围主要包含山东鲁西南地区和河南大部,且两者不但方言属性类似,文化习俗、饮食等也有很大相似性。不能说菏泽人说的是河南话,中原官话不是单纯河南一个省份就能代表的,只不过河南作为中原官话发源地,当前使用人数较多罢了,当然,菏泽本地方言与河南方言虽然同属于中原官话,但仔细分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音调、音色上都有差异。
2、为什么有些河南人喜欢说“中”?“中”在河南方言中有哪些意思?
谢谢邀请!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河南那些事儿,(约600字,阅读需时2分)河南人爱说“中”,这个大家都知道。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得长风帖里的“中”字这个流行于中原大地的“中”字,有三层的内涵,一、天下之中河南自古就是天下之中,最早出土的的关于“中国”这个词,就是说洛阳的,洛阳这个地方,在周代,号称“天下之中”。
宅兹中国铭文之后的漫长历史里,以今天河南政区为核心的区域,就是“中原”所指代的区域,虽然河南位居天下之中,无险可守而致历史上屡次“逐鹿中原”饮马黄河,但是中原之“中”的地理空间意义是无法改变的。红色所示为历史上“中原”概念之核心区因此河南人爱说的“中”,其实首先是一种地域方面的意义,二、中庸之道《论语·庸也》有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传统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至深,而儒家思想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平和,是为中庸。中庸思想,也使得“中”这个字,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三、质朴豪爽上文所言之特殊文化内涵,就是指“中”有“好”的意思。在河南话里,“中”就是有表肯定的——可以,同意之意,还有表示“好”“善”“美”的意思。
3、河南古代真有大象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河南简称豫?曹冲称象又是怎么回事?
哈哈,感谢邀请,河南有没有象,已经在问答里回答过了。既然不吝诚意,就再少说几句,河南,有象。不仅旧石器时期以前有——安阳博物馆一进门,就是一具黄河象的巨大骨架化石,而且,殷商时期,就是距现在3000年前,也曾象群遍地。甲骨文里,多次记载了商王打猎,一次曾猎到10头象;7头、5头的记载也不少,
商代已经训象,卜辞中,有商王自己并派人巡视训象场所的记录。训象场和驯养人遗骨,都有发现,那个时候,还把象作为祭祀的祭品。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象牙制品,(妇好墓出土象牙制品)当时河南一带有象,是因为那里曾属亚热带气候。甚至,一直往北1200公里,现在的张家口一带的商遗址,也发现有大象遗骸,“豫”字,徐中舒先生做过考证。
他认为,“予”字偏旁,是“邑”之讹误;邑加象,含义就是有大象的地方,什么时候河南没象了呢?大约七八百年之后。韩非是河南人,他说,他那个时候,就是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很少见到活象了,曹操老家是河南,曹冲称象,称的是孙权送给曹操的象,不是本地的,三国时期,长江流域一带,或还有大象活动。再往后,就继续向南迁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