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直辖
解放后,重庆作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首府,第一次直辖,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革命家主政大西南,为重庆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国初期修建了成渝铁路,1952年7月1日通车。这条铁路既拉动经济,至今仍是重庆的经济大动脉之一,在修建过程中,还发现了“紫阳人”,引起文化界轰动。
计划单列
1983年2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在老重庆基础上,增加了永川、江津、璧山、大足、铜梁、合川、荣昌、潼南八县,区域扩展为“9区12县”。同月,重庆计划单列,中央的定位是:“(重庆)以相当于一个省的经济管理权利,由市直接承担完成国家计划和上缴财政的责任。”
重庆直辖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并入重庆;6月18日,直辖挂牌,全市区域扩展到8.2万平方公里,人口3100万,国内生产总值1350亿元。随着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迁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被推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的交汇点。
重庆历史景点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位于渝中区人民路学田湾,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也是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建筑物之一。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以其非凡的建筑艺术蜚声中外。
湖广会馆
于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又名禹王庙。抗战时为军用203仓库,现为重庆市商业储运仓库。由于长期以来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大山门被拆毁,殿堂房舍毁坏严重。大殿坐北向南,原为歇山式屋顶,现已改为普通屋顶,抬梁式屋架。
磁器口古镇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接童家桥,北靠石井坡,距主城区3公里。磁器口古镇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马鞍山踞其中,左边金碧山,右边凤凰山,三山遥望。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形成天然良巷。
通远门
三千年巴渝文化,留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迹有多少?对城墙文化而言,重庆古城九开八闭17座城门,历600年沧桑变迁,如今只剩下通远门和东水门两座。现在墙体被补修,还恢复了城墙上的箭垛,还通远门以冷兵器时代的特色。城墙顶上还有三座浮雕,叙述了三个与通远门相关的筑城、守城、攻城历史故事。
巴蔓子墓
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渝海大厦下方(上海一百旁的家具店负一楼)墓地为拱形石洞,面积约20平方米。墓由石条砌成六角形,棱高约1米。顶为圆形,以三合灰封砌。正面嵌青峡石碑,现存墓碑为民国初荣县但懋辛题,曰“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
钓鱼城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重庆市合川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钓鱼城由此而得名。
大足石刻
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大足区境内,距重庆主城九区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巴蜀古文化中心
巴蜀古文化中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到南岸区的主干道左侧一葫芦状浅谷中,占地4600平方米。其建筑古朴、典雅、别致,楼、台、馆、榭全部置于水面。所展示的人文景观,除民俗、建筑外,还反映了古文化、民间工艺和生产技术,自有一番特色。
建文峰
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镇,山脚便是重庆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南温泉与花溪河。建文峰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建文峰海拔504米,是南泉镇的最高峰。建文峰闻名还因为那儿曾是解放重庆的主战场——“南泉之战”遗址,也是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
黄山陪都遗迹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山。为现存规模最大、环境风貌保存较好的一处陪都抗战遗迹。民国28年(1939)夏,在此修筑官邸,黄山因此成为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的决策中心。
重庆民间艺术
綦江农民版画: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图画,再拓印而成的纯手工之作
铜梁龙灯:既是彩扎的龙和灯,又是以龙和灯为道具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