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多继发于桥小脑角区的原发疾病,如起源于或累及其它颅神经可能更早或伴随出现同侧听力下降等,伴随症状有助于鉴别牙源性疼痛,但也有部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仅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1、怎么判断是否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发病率可随年龄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三叉神经痛常误诊为牙痛,往往将健康牙齿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方引起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多局限于齿龈部,局部有龋齿或其它病变,X线及牙科检查可以确诊,
其实判断是否三叉神经痛也并不是那么困难。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长,一般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2、牙疼与三叉神经痛如何区别?
【2018-03-2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牙疼和三叉神经疼这两种情况有个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这两种疾病有时候都表现为牙痛和面部肿胀,但本质里却是不同的疾病,其治疗的原则也不同。牙源性疼痛多见于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髓根尖周疾病,牙齿劈裂、隐裂等牙体硬组织疾病,创伤性根周膜炎、牙周脓肿、龈乳头炎等牙周组织疾病,智齿冠周炎、干槽症等颌面外科疾病[,
其中以急性牙髓炎的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最为相似,尤其是当三叉神经痛的触发点在牙体组织上时难以鉴别,如果对于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诊断为牙源性疾病并行治疗,甚至选择侵袭性较大的方式如牙拔除术等,但往无治疗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病程。对部分三叉神经痛合并牙源性疼痛的患者,按牙源性疼痛治疗可能有部分或暂时的缓解疼痛的作用,但也掩盖了病情,延长了病程,
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如肿瘤增大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可能贻误治疗。对于考虑牙源性疼痛的患者,如果经相应的积极治疗无效,完善相关检查,患者如果合并其他颅神经症状如患侧听力下降等,尤其对于有触发点,且触发点位于非牙体组织,向牙体组织扩散的疼痛,存在周期性发作,夜间疼痛消失,温度刺激对疼痛没有加重,应高度警惕非牙源性疼痛中三叉神经痛的可能性,
而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广泛接受的学说是微血管压迫学说,三叉神经感觉根邻近桥脑区的神经纤维无髓鞘包裹或受压迫导致的脱髓鞘改变,易受到血管搏动的压迫造成疼痛,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钙离子通道、肿瘤坏死因子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多继发于桥小脑角区的原发疾病,如起源于或累及其它颅神经可能更早或伴随出现同侧听力下降等,伴随症状有助于鉴别牙源性疼痛,但也有部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仅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