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眼红刘备势力如日中天,于是向刘备讨要荆州(南郡),刘备不肯,说是得到凉州再归还,刘备如此等于是默认借荆州,而需要归还。从曹操南下追击刘备,有数十万百姓跟随,荆州大部分士人也跟随刘备来看,刘备是很得人心的,虽然手下只有数千军队,但刘备的仁义在荆州收买了很多人,支持者都有十几万人,可以武装多少军队啊,这就是刘备成功夺取荆州的资本啊,有了这个资本刘备都不知道用,真是可惜被浪费。
1、刘备走投无路时如何绝地反击夺下荆州?
谢邀。刘备的崛起是时代的需要,因为当时的社会严重割裂,如果说曹操代表改革派,孙权代表部曲派,那么刘备代表传统派。东汉积重难返,分裂在所难免,但代表维护汉朝的传统势力一直存在,从宗室刘虞到割据荆州的刘表,割据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他们都有很广泛的基础。随着曹操统一了北方,并南下收降了刘琮,传统势力并不希望曹操实现统一,刘备于是成了他们的希望,
2、如果看待刘备不忍夺同宗基业放弃荆州而后来又强借东吴荆州不还?
刘备不忍夺荆州、益州,是因为身上有了刘皇叔的名片,不能不顾皇家血统无仁无义。就如赵匡胤被众人推上做皇上那样不好意思:人家是大忠大义,怎能干犯上欺君之勾当,实在没办法,生米煮成了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吧!刘备不归还荆州,是因为天下有德者居之。刘备是正宗汉家血统,为汉家镇守荆州是天经地义,再说荆州是军事重镇丶交通要冲,本来就是刘氏地盘。
3、荊州是孙权打下来借给刘备的吗?为什么孙权三番五次和刘备索要荆州?
荆州原有七郡:南郡、襄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借荆州准确的说是指借南郡。南郡的治所是江陵城,就是今天湖北省的荆州市,赤壁之战严格来说有两场战争:发生在赤壁及乌林的赤壁水战和发生在江陵城的南郡攻城战,两场战争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只是地点不同。赤碰水战战败后,曹操率部逃往南郡治所江陵城,孙刘联军紧追到江陵城,孙刘联军严格说来是以周瑜主导的三方联军,东吴军3万人,以周瑜领导,刘备军1万人,以刘备领导,荆州军1万人,以刘琦领导,
因为东吴军占大多部,况且粮草、武器、补给均由东吴供应,而且东吴尚有后备军,所以联军由东吴主导。攻打江陵城时,周瑜主要率部围攻江陵城,而刘备军张飞部参于围城,关羽部在北边阻绝曹魏援军,历经一年之久,曹仁失败退回襄阳城,联军占领江陵城,随后不久,周瑜被任命为南郡太守,此时荆州被三家瓜分,曹魏占据北边的襄阳郡和江夏郡的北部,东吴占据南郡的北部、江夏郡的南部,刘备占据南郡的公安、江夏郡的一部(原刘琦驻地)及乘乱夺来的荆南四郡(长沙郡、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
刘备与孙权占据的地盘有些交错,而且还有飞地,刘备为了向西边(益州)发展,向孙权提出借南郡(江陵城),孙权同意了,双方还有一些利益交换,刘备将自己所属的江夏郡一部让给孙权作为补偿。如此一来,三家的地盘就分得轻清楚,均以荆州为界,这就是借荆州的由来,孙权本欲与刘备共同伐益州,无奈不能越过刘备地盘去益州,孙权放弃伐益州,而刘备独得益州。
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眼红刘备势力如日中天,于是向刘备讨要荆州(南郡),刘备不肯,说是得到凉州再归还,刘备如此说,等于是默认借荆州,而需要归还,孙权因刘备不肯还,大怒,令鲁肃、吕蒙率军准备夺取荆州,关羽与其对峙,并且刘备带领5万人马从益州赶到荆州,与孙权对峙,期间,刘备听闻曹操领兵进犯汉中,急忙与孙权议和,并将湘水东面的长沙郡、桂阳郡划归孙权,双方以湘水为界,史称湘水划界。
4、东汉末年,荆州本是刘表父子所居,为何却成了东吴的了,刘备借荆州从何说来?
荆州在东汉末年的很长时间被刘表占据,但是荆州在208年后的很长时间被孙权、刘备、曹操三人分别占领,(完整的荆州是很大的,战略地位很重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央政府名存实亡,地方军阀崛起。刘表就是占据荆州的地方军阀,荆州就是刘表的地盘,刘表死后自然传给刘表的儿子,但是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刘表“及时”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