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无情人有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郑州人民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心,共克时艰。河流两岸一直是人类最宜居的场所,要充分利用河流两岸空间,为此我们就要合理规划,协调好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千年考虑城市规划,就要参考这个标准来进行城市建设,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痛苦了,这次河南强降水给我们设置了红线,这个红线以外是安全的,是不能碰的,只有这样我们生活是幸福的。
1、河南省的大水退了没有?
最新消息,除了隧道地铁和低洼处还有积水,河南大水基本上退尽了,目前,正在加紧排水。交通已基本恢复,公交车也开了,共享单车也有了,正在对电力和网络进行修复,洪水无情人有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郑州人民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20亿元,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武警官兵,消防队员,解放军战士和各界人士的驰援,有他们的奋力抢险,才让洪水造成的灾难损失降到最低。
2、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
这是两个问答,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俗话说:滚滚江水向东流,当然,河南暴雨后,水自然向东流。具体咋向东流的,黄河以南的水,通通经过各条河流汇入淮河,比如河南境内几条大河,有颍河、沙河、沙颍河、白河、贾鲁河等等。这些河流的水通通汇入淮河,经淮河入洪泽湖再汇入大海。黄河以北的水,通通经过多条河流汇入海河,经天津再汇入大海,
3、河南的降雨已经结束几天了,为什么卫辉市内的积水还在涨?
河南暴雨结束快一周了,可是卫辉市内水位还在上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看看了卫辉周边的地形又是怎样一种情况。看下图:卫辉市位于太行山脚下,郑洲北,隔黄河相望,上图可以看到新乡、卫辉是一块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左侧有巍巍八百里太行,右侧是黄河堤下,历史上黄河泛滥成灾,后来经过对黄河治理,加之黄河河床淤高,这里的河流独自成溪,发育成自己的水系,
这里城市密度大,人口多,成为了一片富饶之地。流经新乡、卫辉两市有一条河流——卫河,发源于太行山,最早入黄河,成为黄河支流,后来黄河河道淤积得越来越高,改为入海河,成为了海河支流,流经河南,河北,最终汇入渤海,卫辉市与周边市县相比,地形较为特殊,太行山外凸,相当于瓶口处,里面肚子大,出口小,恰巧卫辉市就扼守在出口处,东边有一条东孟姜女河,在卫辉市与卫河交汇。
如果看地形的话,卫辉市低洼,低于周边,我们可以借助卫星图,做一张卫河河床剖面就能发现。看下图:卫辉市就在卫河的岸边,市区内海拔67米,最低,右侧海拔72米,高差接近5米,这里的地形是卫河淤积形成的倾斜面,高差非常小,但这5米左右的高差会让周边水聚集在卫辉市区,地形不利于卫辉市排水,卫辉市位于新乡下游,相距新乡18公里,新乡以上地形开阔,呈扇形状,受水面积大,从太行山下的山洪都要汇入卫河经过新乡、卫辉。
这次新乡降水强度超过郑州,三天降水量上千毫米,这么多降水导致新乡的水灾严重程度应超过卫辉,可是新乡地形开阔,排水渠道多,水位上涨比卫辉要慢,可是卫辉处于狭口处,大量水汇集顶托,就会使得卫辉水位保持高位时间比新乡还长,卫辉水位还在上涨,与降水强度不会同步,明显有一个滞后过程,这就象我们的水库一样,上游强降水了,水库水位上涨要滞后几天,虽然卫辉距离新乡不远,可是降水量太大,得要消化一段时间,这个期间水位还要上涨,这也是扇形水系的水文特征。
一次强降雨落在地表要形成降雨径流,整个过程包括截留、填洼、流域蒸发、下渗、坡地汇流和河槽汇流等,在这个过程中,下渗量最大,多被土壤蓄积。据统计北京上一次强降雨总降水量为18.87亿立方米,蒸发0.24亿立方米,土壤入渗量16.37亿立方米,形成水资源量6.23亿立方米,在2.26亿立方米地表水中,有近1亿方都流入了水库,其中,密云水库增加6440万立方米,
上组数据中土壤下渗量非常惊人,占比90%多,一个区域持续干旱,产生地表径流非常少,河流上位上涨非常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如果持续降水或降水强度过大,土壤吸饱喝足,已经不能再容纳降水了,就会产生地表径流,几乎全部转化河流水。就会引起河流水位上涨,河南暴雨太大,上千年一遇,前期降水已经快让土壤蓄足,突然降水强度增大,那么地表径流就会非常丰富,河水水位就会快速上涨,因而产生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