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槽沟村很穷,只有74户人家,全村加起来一共257人。在这块地界就形成了“山东地里有河南县,河南县里有山东镇”的独特现象,河南男女比例基本平稳,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没有重男轻女、娶妻不难,因为在我身边就有一个男孩四五个姐姐的例子,河南外出务工,娶妻结婚早已是不仅仅局限在省内。
1、河南到底有多少人?
感谢邀请,河南是人口过亿大省。现在只能找到2017年的数据,河南的户籍人口是1.0853亿,常住人口9559万,从河南常住人口的变化曲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些年河南外出人员的变化,像十年前正是赶上南下打工的浪潮,常住人口急剧下降。现在随着河南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高,大家都更容易在本地找到工作,因此常住人口不断上升,并缩小了与户籍人口的差距,
河南的男女比例是50.8:49.2,远远低于全国男女51.2:48.8的平均水平。所以河南男女比例基本平稳,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没有重男轻女、娶妻不难,因为在我身边就有一个男孩四五个姐姐的例子,河南外出务工,娶妻结婚早已是不仅仅局限在省内,所以我个人认为并不能通过男女比例简单的否定这两个实际问题。最后就是河南的城镇化率超过50%,这也是值得高兴的事,但要知道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大多都在80%以上,所以进步的空间非常大,
2、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大到省级小到村级,在中国很多都存在着飞地,而在国外甚至国家级的飞地也都存在,故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形成飞地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河南因为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复杂,所以很多飞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下面我们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河南与众不同的神奇飞地。一、范县——“插入敌人心脏的飞地”在河南范县县城有一条由南街和北街组成的大街,经常会发生一些让人哭笑啼非的事情,
比如住在南街的王婆去北街的娘家却需要“出省”。再比如住在南街的一个人非要给北街的邻居写信,结果这封信先由镇邮政所寄出,再经过莘县、济南、郑州,最后到范县送到那个邻居的手中足足花了15天时间,而如果南街的这位朋友直接把信送到邻居家,只需花五分钟。这就是发生在范县这块飞地上的魔幻现实,在范县有一大片樱桃园,范县整个县城就被这个巨大的樱桃园包围着。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樱桃园在行政关系上却隶属于山东莘县的樱桃园镇,所以在这块地界就形成了“山东地里有河南县,河南县里有山东镇”的独特现象。而如此混乱的行政规划背后的故事还得从1952年讲起,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1948年中共曾在豫冀鲁三省交界地带成立过一个平原省。但3年后这个昙花一现的平原省就被撤销了,而其下辖的县市就又划归回原有的省份,
范县重新回到山东,隶属于聊城地区,县城驻在的山东莘县。时间走到1963年,这一年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金堤河遭遇特大暴雨,面对暴雨成涝的威胁,位于上游的河南省只能开闸泄洪。结果凶猛的洪水一发就不可收拾,直接就把下游山东范县、寿张县的农田给淹了,两省百姓因为这事就吵起来了,事态严重了起来,为了合理协调好两省的水利纠纷,国家特地发文决定撤销山东寿张县的建制,从而将原分属寿张、范县两县管理的金堤河南部整体划归范县,而原隶属于范县、莘县的金堤河北部就整体划归莘县。
经过重新调整,原本交叉难解的金堤河分段治理难题一下子就变得明朗了,但当时为了更好的防汛,上级部门却把范县县城留在了山东,而县城附近的几个村就顺势成了范县的辖区,但外围更大的樱桃园镇却还是隶属于山东莘县。所以这块隶属关系混乱的地界就像一个洋葱,虽然层次分明,但每一层却属于不同的主人,二、淅川石槽沟——历史典故传下来的飞地在河南淅川县同样有一块神奇的飞地——石槽沟,这个村子有点像中国孤悬海外的台湾岛,飞进了湖北的深山里。
石槽沟村很穷,只有74户人家,全村加起来一共257人,村里85%的媳妇都是湖北人,包括建筑风格、民俗方言都和湖北荆楚文化很像。而关于这块神奇飞地的由来,据当地村民讲述,是出自一个世代流传的历史典故,石槽沟贾姓居多,贾姓祖上原本是河南内乡县贾沟村人,当年因为逃难来此定居,有一年贾氏家族与附近湖北省的吴氏家族发生了土地纠纷,因为地方官员处理不了,案子就传到了皇帝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