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地区地图全图可放大
重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属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
2. 重庆市地图高清版大图 放大图片
2020年11月1日零时,重庆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为21122370人,占65.90%,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0343462人,占32.27%,主城新区常住人口为10778908人,占33.63%。
重庆主城区由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9个中心城区,以及合川区、江津区、永川区、长寿区、涪陵区、南川区、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綦江区、璧山区12个主城新区共计21个市辖区构成。
重庆常住人口2021总人数
根据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3212.43万人,比上年增加3.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9.1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32%,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12.56万人,市外外来人口222.77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49‰,死亡率为8.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5‰。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9,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94。
3. 重庆地形图高清可放大
重庆的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和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武陵山两座山脉。重庆市地处我国四川盆地东部,属我国陆地地势第二级阶梯。东北部雄踞着大巴山地;东南部斜贯有巫山、大娄山等山脉;其西为红色方山丘陵;中部主要为低山与丘陵相间排列的平行岭谷类型组合。
4. 重庆市地图 放大
重庆在四川的东部,也在四川盆地的东部,所以重庆在地理上也被称为川东地区。
重庆目前西边南边北边分别与四川的内江、达州、南充、广安和泸州接壤,只有东部区域与湖南湖北和贵州三省交界,很多靠近重庆的城市的人都会选择在重庆生活工作学习,虹吸作用明显。
5. 重庆地区地图全图可放大吗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重庆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成层性明显,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
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著称于世。特别是美丽迷人的"山城夜景",每当夜幕降临,城区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奇观。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最负盛名的立体画廊长江三峡奇峰陡立、峭壁对峙,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千姿百态,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唐代大诗人李白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放歌三峡,留韵千秋。神奇的自然地理还造就了有天然基因宝库之称的南川金佛山、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最大的原始森林江津四面山等自然资源富集之地,乌江、嘉陵江、大宁河等江河峡谷风光,以及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