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在位17年,也打了17年的仗,也正是因为皇太极不断地对外扩张,才有了接下来统一全国的大清帝国。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崇德八年(1643年),时年五十二岁的皇太极便去世了,这个狠人二十五岁时,以十三副盔甲正式起兵,打了近30年的仗,完成了女真三部的统一,为建立清朝奠定了基础。
1、清朝从1616年建立到1912年灭亡,历时296年,一共打了多少年仗?
自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再到1636年,其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再到1912年,清逊帝溥仪退位,清朝覆灭。可以说,在近300年的时间里,战火从来没有停过,只是清早期是清朝把“别人”按在地上摩擦,清晚期则是“别人”把清朝按在地上摩擦。下面我们来聊聊清朝近300的时间里,都经历的那些战争①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奠定根基首先,我们从清朝的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说起,
努尔哈赤,在这里就不用做太多介绍了,清朝的部分就不必多说了,清朝的奠基人和开创者。这个狠人二十五岁时,以十三副盔甲正式起兵,打了近30年的仗,完成了女真三部的统一,为建立清朝奠定了基础,并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式称汗,建立清朝的前身——后金,割据辽东,改年号为“天命”。在赢得萨尔浒之战后,迁都盛京(今沈阳),并率八旗铁骑席卷整个辽东,从明朝手中夺得七十余城,
在统治辽东期间,多次在征战中进行血腥杀戮,手段过于残忍,引发了辽东汉人大面积反抗,努尔哈赤也因此无心政事。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再次对明朝发起宁远之战,被明军将领袁崇焕用红夷大炮击败,随后努尔哈赤率军退回盛京(今沈阳),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再起刀兵,亲率八旗铁骑征讨蒙古喀尔喀;五月,明朝将领毛文龙趁努尔哈赤分神之际,进攻鞍山,努尔哈赤被迫回师盛京。
此后,努尔哈赤安分了一段时间,到了七月中旬,身患毒疽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初,努尔哈赤病情恶化,于是决定顺太子河返回盛京,八月十一日,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大挨金堡村),时年68岁,葬于沈阳福陵,庙号“太祖”。可以说,努尔哈赤自起兵之日起,就没有停止对外扩张的脚步,连年发动战争,直至生命终结,
②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为入主中原奠定基础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成为后金的第二位大汗,改年号天聪。皇太极即位后,便对后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在努尔哈赤打下的基础上,征服朝鲜、漠南蒙古,为之后清与明之间的斗争,去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皇太极还采纳可汉官的建议,定下并确立了“讲和明朝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着重削弱明朝的实力,为入主中原埋下了伏笔,
此外,皇太极还实行满汉一体的基本国策,着重保护汉人,一改努尔哈赤时期的局面。农民减轻了负担,发展了生产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清军的兵力,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迫使朝鲜成为自己的藩属国。同时不断对明朝作战,于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赢得松锦大战,将洪承畴生俘,至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原本对于清军来说犹如铜山铁壁的宁锦防线彻底崩溃,
为此后清军入主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原本清军只是有可能入主中原,自松锦大战后入主中原已成必然,只是时间问题罢了。然而,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崇德八年(1643年),时年五十二岁的皇太极便去世了,皇太极在位17年,也打了17年的仗,也正是因为皇太极不断地对外扩张,才有了接下来统一全国的大清帝国。③顺治、康熙至乾隆,统一中国与开疆拓土皇太极去世后,由于豪格与多尔衮的帝位之争僵持不下,年仅6岁的福临成了最大赢家,被推上了皇位,
当然,彼时的福临是没有亲政能力的,所以在他即位早期,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而这段时间,清朝也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没过多久,八旗铁骑便在多尔衮的率领下与“大汉奸”吴三桂的配合下,长驱直入,赶走了李自成,夺下了北京,接下来便是进入统一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清朝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而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也始终处于战乱状态,无数人因此流离失所,无数繁华的都市在战火的摧残下沦为了废墟,更有无数人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被清军肆无忌惮的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