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关于河南农村“彩礼”这个问题多少合适。在我们东北农村,还没有结婚彩礼3斤3两,一动不动的说道,感谢邀请,河南高彩礼现象层出不穷,很多人也是谈彩礼而色变,其实结婚还是要以感情为重,能过到一起,彩礼都是次要的,往往越是有钱有脸的人家要的彩礼钱越少,不过也有地域关系说到结婚,自然是免不了说彩礼这个事情,我们这边一般情况女方家里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好的话,彩礼不会要太多,说得过去就行,10001啊这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高彩礼的现象比较普遍。
1、现在河南农村结婚彩礼重,大家觉得多少合适?
河南农村彩礼贵是普遍现象,人人都很关注,是人们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虽然都嫌高,但是也实属无奈。平安观点:农村彩礼即是心意,有多的多拿,有少的少拿,根据家庭条件而定,总的算下来不要超出十万元,具体从以下三种收入情况分析。(坐标:豫东农村)第一、传统种植农业收入:确实农村农民收入的很低,每亩地的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共计收入还不足1000元,一般彩礼10多万元,这样算下来就得100年的收入,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不吃不喝这样的收入下,只能给一个男孩办成婚事,
(此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截图)第二、普通农民工的收入:平均每人150元的收入的话,除去吃饭,房租等等开支外,每天净收入不足100元。接这样的收入算每个农民工也需三年多的收入,所以说关于河南农村“彩礼”这个问题多少合适?我认为十万元比较靠谱点。第三、经商、企业或规模种植、养殖户:这种情况收入虽高,但那只是个性农村家庭,不能代表整个农村农民的收入状况,
2、河南商丘结婚要求彩礼25万,多不多,你们那边彩礼都是多少?
谢谢邀请!所谓的彩礼,本是一种礼意、礼节、或礼仪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表达某种意义、意思、或心意,换句话说,见人如见心,见意如见情…。但不知何时将“彩礼”变成了抄作“婚姻”的热门话题,结婚彩礼的多少,并没有成文的法定、或地方的规定、或族群约定。而是社会人际往来中,产生的某些攀比、形成了某种欲望,或某种许诺,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有经济承受能力的个人、或少数人,彰显出家庭的某些大方、体面或实力,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例,成为了某些人的借口,或对照的一面“镜子”,与之对照、效仿,变异,致彩礼一路“走好”、“升高”。真正意义上的婚姻,是不在于彩礼的多少,礼物的轻重,而是在于对人格、人品的相互尊重;在于爱有多真、情有多深,海枯石烂不变心;还在于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之情,亦夫妻恩爱终身,同生死共患难。
男女双方并非是初恋、初婚甜如蜜,婚后数日似仇敌;更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喜新厌旧学“陈世美”,或“沾花惹草”夜不归;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秦香莲”、“武大郎”的这些“遭遇”或其他负面因素,影响着彩礼“攀高”、“变味”,这也许是不得而知的…。俗话说:“十根指头不一样长”,笔者认为:彩礼应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即可。
3、你们哪里农村结婚彩礼是多少?你们知道3斤3两,一动不动是啥吗?
你们那里农村结婚彩礼是多少?你们知道3斤3两,一动不动是啥吗?在我们东北农村,还没有结婚彩礼3斤3两,一动不动的说道,但听说河北,山东等省份,有这个说法,3斤3两是百元钞票,一动是轿车,不动的是楼房。但附近的农村结婚,还是要花一比不小的钱,一般男方花的金额在30万左右,包括楼房,土地,农业机械等,女方陪嫁两万元,
而黑龙江的农垦下属各个农场,基本上,已经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般都是男方买楼装修,女方购买几件大家电。也是要看家庭条件是否优越,农场每家就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双方老人都比较开通,孩子结婚肯定都要花一笔钱的,尤其农场养女孩的家庭,只要老人条件好,嫁姑娘不要彩礼,而且还给姑娘带个大红包,20万,30万的红包,大有人在。
还给姑娘买上20万的轿车,随着一同带到婆家,也是给姑娘家长脸,很多姑娘家的老人都认识上去了,现在的钱,花在脸面上比较好看,就一个女儿挣了那么多钱,不给女儿花,那给谁花。金钱身外之物,就是这么回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况且,现在双方老人年龄五十多岁,种地还能干个十年,才能办理退休,只要儿女成家,不打不闹,好好过日子,老人们省心,花点钱没关系,反正以后都得交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