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荆州失守后,关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廖化前往上庸借兵,可见关羽不愿将荆州拱手让给东吴。正当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却传来了荆州失守的消息,原来,在关羽主力都派遣到前线北伐之时,吕蒙却乘机袭击江陵,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荆州从此沦陷,而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又遭遇惨败,蜀汉因此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因此很多人认为关羽是葬送蜀汉的千古罪人。
1、关羽围攻樊城的时候,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樊城会失守吗?
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樊城也不会失守,落入关羽的手中,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伐襄樊。他的对手是曹仁指挥的襄樊守军几千人,和驻扎在城北的于禁、庞德指挥的七军三万多人,双方交战,各有胜负,双方形成对峙。八月,秋雨连绵,汉水暴溢,平地水深数丈,于禁庞德七军被淹。
关羽凭借水军,将于禁和七军全部俘虏,杀了庞德,并乘势乘船攻城,在曹仁的拼死抵抗下,未能攻克樊城。这个时候,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考虑迁都避其锋芒,但是不久,孙权偷袭荆州,使得关羽溃败,走保麦城。最终关羽被东吴擒杀,荆州落入孙权的手中,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解答为什么关羽在襄樊之战初期会获得胜利。在当时,我们不得不佩服关羽对战机的敏锐嗅觉,他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战机,这个战机转瞬即逝,
当时,曹操从汉中撤退,还在汉中。而孙权进攻淮南,曹军主力东调,以防备孙权,在整个襄樊兵力空虚。除了曹仁和于禁的部队,只有徐晃一支新兵部队在宛城驻扎,因此,关羽带领水陆混合都是部队,实力已经超过了襄樊的守军,可能会胜利拿下襄樊。但是,关羽占优势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表面上的这些,最根本的原因在曹操身上。曹操早就从汉中撤军,但是,几个月仍然没能够撤出关中,
这里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曹操的身体有了问题。而曹操对军权十分看重,大军绝不交给家族以外的人带领,这时他手下的三员大将,夏侯渊已死,夏侯惇身体也不好,同时要作为合肥的后援,驻扎在居巢。而曹仁被困樊城,这样,曹操的援军无法大规模的派出,只能一批批的派出。这就成了兵家所忌的添油战术,造成了关羽的优势。但是,关羽在取得初期的胜利后,头脑发热,把手伸得太长,兵力铺得太开,反而错失了机会,
在向上庸请求援兵遭拒后,自己陷入了困境。随着曹操亲自率领军队到来,夏侯惇也来会合,关羽已经优势丧失,没有了胜利的希望,曹操连续派出殷署、硃盖等十二营人马增援徐晃。徐晃在援军没有到来前就已经攻下郾城,连营距关羽的军营三丈的地方!三丈,这个距离都无法控制,可见关羽兵力衰弱,无能为力的地步,在援军到来后,徐晃接连打败关羽,使得关羽的陆军遭受重大损失。
2、荆州失守后,关羽为什么不拒守襄阳?当时关羽已经打下整个襄阳郡?
一、“襄阳说”不承认襄阳郡,不承认襄阳郡太守,不承认襄阳郡樊城,1、马谡:襄阳郡宜城人2《三国志—魏书—三少帝记》:正始二年(241年)吴将朱然等围襄阳之樊城。“襄阳说”@向往飞天舞等认为这里的“襄阳之樊城”是西晋区划,玩起时空穿越了二、“襄阳说”不承认《出师表》,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篡改了,
3、关羽丢掉荆州,该把责任推给关羽一人吗?
关羽发动樊襄战役,初期取得很大胜利,擒于禁,斩庞德,将曹仁围困于襄阳,史称关羽“威震华夏”,曹操都被关羽打懵了,准备迁都跑路。正当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却传来了荆州失守的消息,原来,在关羽主力都派遣到前线北伐之时,吕蒙却乘机袭击江陵,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荆州从此沦陷,而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又遭遇惨败,蜀汉因此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因此很多人认为关羽是葬送蜀汉的千古罪人,
荆州失守真的是关羽的责任么?失荆州真的因为大意么?笔者以为,荆州失守并非关羽的责任,真正应该为荆州失守负责的应该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刘备与诸葛亮不及时补救,荆州其实无论换谁都守不住,那么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呢?诸葛亮考虑不周首先说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东和孙权”与“跨有荆、益”本身就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