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是指古代社会的政教教条、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白虎通等,经学是我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的经典就有经学1773部著作,20427卷,《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学者对经典的分类,如果我们把孔孟荀之学称为原始儒学,那么经学就是儒学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结果,什么是经学。
什么是经学?简而言之,它是一种作为国家思想的儒家思想。它发源于西汉,传于魏晋隋唐,变于宋元明,复兴于清代,直到五四前后才消亡。可以说是中世纪一直伴随着中国。所以,要想了解中国的历史,就要深入地考察经学了。经学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孟子、荀子之学。如果我们把孔孟荀之学称为原始儒学,那么经学就是儒学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结果。
经学本来是指各种学说的知识,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是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澄清其含义的知识。经学是我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的经典就有经学1773部著作,20427卷。经学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教。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清中叶以后逐渐衰落。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是指以讨论天道之命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学派;狭义的理学是指以程颢、程颐、朱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达,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尤其是批判佛道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讨论的问题也非常广泛。
3、什么叫‘ 经学’?《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学者对经典的分类。“经”是指古代社会的政教教条、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白虎通等,“史”指的是历史典籍,如《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研究,如荀子、老子、庄子、论衡等,“集”是指古代诗词作品,分为总集、选本和其他集,如《乐府诗集》、《古诗词集》、《全唐诗》、《古代文学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