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苏州的传统优秀文化仍在,苏州人的苏式生活仍在,古城、古镇、古村仍在,“鱼米之乡”的金字招牌仍在,那么,苏州话就肯定不会“消亡”,不过,很多苏州青少年不会熟练使用苏州话,这个现象的确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保护好、传承好苏州话,需要拿出一揽子的措施和行动来,其中很实在的一条是,苏州人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应当多使用苏州话。
3、全国方言最复杂的一个省,江苏方言,苏州话最难吗?
谢谢邀请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然各地方言众多,当时看电视节目了解到有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方言多的省份应是浙江和福建吧,浙江有部分吴语(跟江苏南部相同)、楚语、越语,福建有客家、闽南语等。江苏的方言从北到南有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北部与南部用方言交流会有一定的难度,绝大部分苏北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苏南吴语尤以苏州为代表,特点是“吴侬软语,软糯动听”,当时在苏州旅游时,听当地导游全程讲解,那软软的吴语口音的普通话真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导游说:宁肯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讲话”,之后反复解释,并没有半点地域歧视的意思。事实也是如此,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不喜欢家乡的方言?乡音难改,有的地方的方言都申请申遗了呢,使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得到最好的传承!,
4、对于非吴语区的人听到吴语是什么感觉?
6年前来苏州上大学,听到的第一句苏州话是公交车上的“恣意乌贼随森物品,总黑门户促”,当时结合上下车环境猜到了大概意思是:注意个人随身物品,从后门下车。初次听这句话相当喜欢,吴侬软语就算拿来作提示语,也丝毫没有严肃和紧张,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温柔,后来实习的时候租了个房子,每天下班吃腻了外卖,决定自己做,但是每天班车到附近的菜场已经晚上7点多了,好多摊主已经打烊,有幸认识了一个卖菜的苏州阿姨,她的摊位总是最后一个走,后来我和她商量,能不能每天帮我搭配好菜,我晚上直接来拿,本来我以为这个要求已经非常麻烦她了,毕竟她要照顾自己的摊位,还要帮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搭配菜品,而且有些时候我加班吃公司食堂并不能按时过来甚至会放鸽子,但这个阿姨依然爽快答应了,并且每次都会换着花样给我留菜,而且每天的袋子里面一定有几个剥好的大蒜和小葱,有几次甚至自己这儿没有的菜,从其他摊主那儿给我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