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
还记得影视剧中,皇帝上朝的金銮殿嘛?金銮殿名为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常青御花园
御花园是后宫佳丽和皇帝游玩观赏的地方,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
慈禧烙印
储秀宫是统治中国八年之久的慈禧太后刚进宫时的住所。她在这里生下了同治皇帝,庆祝过五十大寿。这里记录了这位“有实无名”的“女皇”。
皇城霓虹
它是古代皇城的守卫,也是现代城市的美景。来到故宫,千万别忘记等到夜幕降临,一观角楼与护城河交融的夜景。
恭王府(5A)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前海西街17号
曾经和珅的宅邸,也是如今保存完整的王府。
恭王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位于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历经了大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凡七代皇帝的统治,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规模宏大,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山顶平台。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我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藏宝楼
富可敌国的和珅把几乎所有的稀世珍宝都藏在了这里。还等什么,快来感受一下“财富”的魅力吧!
王府后花园
恭王府后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九门小吃
焦圈、豆汁儿、驴打滚......想想都流口水的地道北京小吃就在附近,吃货们快来。
送子观音
当你绕到石头后侧时,看它像不像一位怀抱婴儿的妇人?传说和珅一直无子,自打移来此石,很快便生下了丰绅殷德,故称其为“送子观音”。
天坛公园(5A)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探寻古代皇帝祭天仪式的奥秘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
圜丘坛
圜丘坛又称祭天坛,是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站在天坛中心的天心石高喊,回音四起,颇有一呼百应之势。
皇穹宇
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它的围墙就是神奇的回音壁。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圆明园(5A)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