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西周时期,今信阳境内就有申、息、黄等诸侯国。做为河南人,我不会说河南话,正常,我们信阳地理位置靠近湖北,信阳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信阳水资源丰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全市河流水面面积共计3.7万公顷,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位居全河南第一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
1、有多少人了解河南信阳,能不能说说信阳的优劣势?
优势1:空气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河南省内,信阳的环境也是排行前几的,信阳属于大别山腹地,浉河属于淮河的分支。2:交通方便,铁路、高铁(京九、京广),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国道(107国道、312国道)飞机场(明港、在建的潢川)。不足之处1:高消费:三四个人随便在市里吃一顿没有一两百块钱下不来,
2、河南信阳真的不讲河南话吗?
做为河南人,我不会说河南话,正常,我们信阳地理位置靠近湖北。记得我刚到郑州也不怎么会普通话,到郑州只会罗山话,别人都听不懂,河南话我听的懂,但不会说。现在在郑州我不知道是说普通话,还是家乡话,很尴尬,在外地和河南老乡在一块,只会说普通话,老乡都说,不会河南话吗?我说,我说家乡话你们听不懂。我们信阳这里的方言,河南人根本就听不懂,搞的自己很难受,
3、信阳为什么叫信阳?
俗言道: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确实如此,通过一个地方的地名,能很好地追溯其历史发展过程,信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靠近中原文化区的信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在西周时期,今信阳境内就有申、息、黄等诸侯国。其中的息,也成为今天信阳下辖的息县名字的发源,秦一统天下后,划原信阳地区的楚地归属九江郡。汉承秦制,依然归属九江郡,下辖新息县、安昌县、轪县、黾县、钟武县和弋阳县,
辖境内郡县与侯国参差。三国之时,魏国在此设弋阳郡,这是信阳设郡的开始。到了唐代,信阳境内设光州和申州,下辖殷城、定城、光山、固始、仙居及义阳、钟山、罗山,另有蔡州辖褒信县与新息县。北宋时,在申州的基础上,改设义阳郡,义阳的名字为什么会变成信阳呢?这和北宋的一个皇帝有关。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像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其中避君王之名讳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宋太祖赵光义即位后,义阳之名称就犯了皇帝之名讳,因此义阳郡就被改为信阳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之五常,是为五种最基本的品行要求,作为地名的话,和义阳最为相近的便为信阳。信阳之名称就这样出现,并历代沿袭,直到今天众所周知的信阳市,
4、河南信阳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信阳是一个山水型城市,狮河穿城而过,周围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出了名的宜居城市。从城市整体发展看与我省其它地市相比比较落后,由于城市缺少能源,一般是轻工业和服务业,经济收入也与其它地市相比差距较大,城市缺少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气息。前几天刚从信阳市内转了一圈,总体印象是城市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以107国道穿越市区一线,路面比较窄,也不平坦,沿线很旧,
5、信阳在河南的地位是怎样的?
首先是信阳是河南18个地市当中之一,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地处淮河上游,为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的交界处,自古就是战略要地,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带。要说信阳之于河南,就要综合评价了,当然首先也绕不开经济发展的指标,2017年的GDP总量显示,郑州GDP为9310亿,排名第一,占全省GDP的20%,而再看信阳,GDP总量为2226亿,与郑州差之甚远,全省排名第九,
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信阳的发展实力仅为全省水平的中间位置,总体水平一般,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地处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阳,距离郑州约350KM,而距离武汉仅200余公里,想要享受省会郑州的发展红利已是远水接不了近渴,而想夸省份享受武汉的发展辐射也是望梅止渴,所以信阳的发展确实有自己的瓶颈障碍,而看看稍近的驻马店和平顶山还排在信阳之后,可以想象信阳取得现在的成就已经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