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称不上人杰地灵,但也称得上山清水秀。信阳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信阳有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特色的地方菜肴,信阳人不说“中“,讲的是“不正宗”的接近普通话的河南话,信阳属于地级市,下辖九县一市,方言各异,融会贯通;主食米饭,早餐习惯吃改良后的热干面,一年水稻,小麦两季,森林覆盖率高,水路纵横,山清水秀,宜居城市,生活慢节奏;信阳人会吃,好吃,讲究排面,骨子里有种傲气,不卑不亢,热情讲义气,爱憎分明。
1、信阳的风土人情怎么样?
信阳称不上人杰地灵,但也称得上山清水秀。信阳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信阳有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特色的地方菜肴,比如说国家级森林公园波尔登、纯天然湖泊南湾湖等等特色的地方菜肴南湾鱼、闷罐肉、板栗焖鸡等等这些都是用当地的原材料做成,口感丰富味道鲜美!闲暇之时在品上一杯信阳毛尖,那感觉当真是极好的信阳的人民大多数也比较热情,朴实。
2、怎样评价信阳人?
信阳人不说“中“,讲的是“不正宗”的接近普通话的河南话,信阳属于地级市,下辖九县一市,方言各异,融会贯通;主食米饭,早餐习惯吃改良后的热干面,一年水稻,小麦两季,森林覆盖率高,水路纵横,山清水秀,宜居城市,生活慢节奏;信阳人会吃,好吃,讲究排面,骨子里有种傲气,不卑不亢,热情讲义气,爱憎分明,信阳以旅游,特色农产品为主,交通便利,九省通衢。
3、信阳人怎么过年?
题主您好!笔者是信阳的,浉河区,我在百家号上专门写了一篇信阳浉河区人怎么过年的短文。看来在这里还要再叙述一遍,信阳八县两区。过年习俗可能大同小异,我在这里说说相同点吧!每年农历进入腊月初八以后,农村里基本上就开始筹备过年了。小时候的印象中,每年这个时候,家庭妇女们拆洗被褥床单窗帘之类,男人开始上街赶集,采购过年及春节拜年所需的商品,
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从外地运过来的粉条,有红薯粉条,还有土豆粉条等。好像红薯粉条比较好吃一点,之所以印象比较深刻,是因为小时候粉条一般只能在过年时候才能吃到。印象中比较深刻的还有一样,那就是炸糙米,就是我们现在还能吃到的炸爆米花用的那种机器,每年腊月初十前后,逢集的时候(我老家在信阳浉河区南部,现在浉河区城区市郊乡镇,集市逢农历单日逢集),集市上便有一个专门给人炸糙米的师傅,坐在一只小马扎上,面前放着两样东西,左手边是一只风箱,好像是用木板做的,右手边是一座小铁炉子,直径大约30公分左右,高度20公分左右。
炉子上边面对师傅的前后两端有两个缺口,一只长度不到30公分直径大约20公分左右的圆柱形密封铁罐(就像是一只袖珍煤气瓶),架在铁炉子上,铁炉里燃烧着木块,师傅左手拉着风箱,右手不停地转动着铁罐把手。一会儿,师傅伸头看了看把手边上的气压表,估计是气压够了,便停下双手,站起身,右手提着把手,左手把铁管套进铁罐的前面一端突出的地方,走到旁边一个长长的布口袋前,把铁罐放下,左脚踩住铁罐,左手一使劲,“砰”的一声,一团白烟升起!一锅糙米炸出了!腊月二十以后,农村集市更加热闹了,
逢集的上午,人群熙熙攘攘,小小的街镇,被四面八方过来赶集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放寒假了,学生们三三两两的,也都走到集市,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年龄再小一点的,跟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来到集市,买一串冰糖葫芦,或者一根油条,美美地吃着。除夕那天,一早起床,吃过早饭,大人就开始打扫室内卫生,
墙壁,门窗,桌椅板凳,全部清扫一遍。然后是门前的院落,快到中午了,小孩子们帮忙给大人张贴新春对联年画。等到这一切都弄好了,时间也基本上到中午了,接下去的是燃放鞭炮,长长的鞭炮挂在门前的竹竿上,在砰砰啪啪的响声中,除夕盛宴开始了!爆竹声声除旧岁。浓浓的年味在鞭炮声声中强烈地体现出来了!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
一大早就得起床,吃过饺子,就开始出门给家族长辈们拜年。拜年要依照次序,按照长辈辈分从高到低依次拜;长辈辈分相同的,依照年龄从大到小拜,其实说拜年也就是一句话,见了长辈们嘴里说一声“大爷,我给您拜年了”之类的话,这时,女主人便端出一个盛满花生瓜子的果盘,叫着前来拜年的孩子的乳名让吃东西,如果是十岁以下的孩子,还会有零散的鞭炮赠送;如果是成年人来拜年,一般是先泡一杯绿茶,然后端出瓜果,宾主坐下慢慢聊起一年来的家长里短、春种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