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数量关系其实被大家误解多年,如果看完回答发现你也误解了数量,那就跟数量关系“握手言和”吧。想进面成绩靠前,不要完全放弃数量关系,数量关系确实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部分内容,三、比例法比例,表示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一,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是打算放弃数量关系的。
1、省考行测数量关系题怎么备考?
谢邀数量关系其实被大家误解多年,如果看完回答发现你也误解了数量,那就跟数量关系“握手言和”吧。首先看下上帝视角(出题人角度),出题人在行测部分安排数量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是“杀时间”。这个时间不止指考试时的时间,也包括备考时间,一般经过复习的考生都知道,无论言语理解还是判断推理,只要是文字较多的考题(图形推理部分和类比推理部分除外),我们一般答题时间都是一分钟左右。
(一般人每分钟可以理解180-260字)而资料分析题型单一,主要考验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不能把资料分析看成简单的数学内容,因为除了四则运算以外极少的涉及其他知识,所以资料分析只需几个核心公式就够了,所以基本耗时二十分钟之内(相对稳定)。常识不说了(会就秒题,不会就蒙),那数量呢,题型多样,知识点繁杂,考题选取随机等等,这么难是不是老师希望我放弃数量,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我希望你可以花些精力在数量上。
原因两点:一,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是打算放弃数量关系的,据我统计,无论线上线下教学时,无论哪个省市一个班里都有近半数(甚至更多)的考生会第一时间决定放弃数量关系的。原因刚才提到了,但是数量关系确实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部分内容。我教出的七八十分以上的考生全部都是没有放弃数量关系的,所以想进面成绩靠前,不要完全放弃数量关系。
二,出题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绝情,不少题在读题之后,至少能帮你排除掉一至三个选项,(这需要适当训练)举个例子:有一道题问在道路两旁种梧桐树问道路两旁梧桐树共种多少棵?选项有四个A.44B.42C.22D.21知道我想说什么了吗?前面问两旁选项中有两对存在倍数关系,所以很可能在你列式子之后,会得出C或D答案,可是问两旁,那可能答案就在AB之间,所以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优先排除CD,即使要蒙选项,你的蒙中概率也从25%提升到了50%有同学有疑惑,那出题者会不会就是故意设下这个陷阱呢?当然不会,这是数量关系不是脑筋急转弯,出题者的目的是从正常角度筛选人才,而不是故意刁难考生。
再有数量关系大家觉得难也是因为很多,数学常识不知道,(篇幅有限就不举例了)所以数量关系该如何复习呢?一,其实时间够的话,我个人建议把所有基础题型都复习,但是时间不充裕的可以只看一些重点题型(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排列组合概率、几何问题)。二,基础打牢后进行适当刷题(专项刷题,不要先做套题,那样效果很差),
三,错题本对题本,自己做对的题想一下出题者的意图,看看自己能把题进行适当拓展吗。四,数量关系也需要每天练习的,每天花半个小时以上学习,数学题也是越做越有灵感,我的经验是,考生一般有两个艰难期(我单说数量关系)。这两个时期考生都是一种想和数量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不过挺过去之后就好了,状态差的时候就用别的题型先找自信。
2、公务员考试省考行测,如何提升数量关系的成绩?
一、整除性整除的特性可以帮助考生快速从题干特征入手,提炼出答案应具有被哪个数字整除的特性,再结合选项,正确答案便一目了然,但是,迅速做题是以掌握整除的判定方法为前提:2整除,一个数能被2整除,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被2整除。3、9整除,一个数能被3、9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9整除,例:单位安排职工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座位,听报告的职工有多少人?A、128B、135C、146D、152【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