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还有五大准一线城市。按照民间的划分,青岛不算一线,而被评为新一线城市,等级相对一线城市来说低一点,全国的新一线城市有15个,而一线城市只有4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无论是经济实力、产业实力还是综合实力,北上广深都拥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青岛与之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1、青岛到底算不算一线城市呢?一线城市标准有哪些?
按照民间的划分,青岛不算一线,而被评为新一线城市,等级相对一线城市来说低一点,全国的新一线城市有15个,而一线城市只有4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无论是经济实力、产业实力还是综合实力,北上广深都拥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青岛与之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其实所谓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只不过是民间有关机构的划分,国家不仅没有对城市进行划线等级,也没有公布相关的划分标准,因此一线城市标准有哪些,也根本没有公认的衡量标准,
青岛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港口城市,拥有一批高知名度的企业,比如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英派斯、双星等。青岛是一座开放性包容性比较强的城市,在青岛的外籍人士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广州,位居全国第三,青岛每年也吸引了大批的外来游客,而且被GaWC组织评为世界二线城市,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2、山东青岛到底是几线城市?一线?新一线?二线?
从综合实力来说青岛迈不进一线城市,青岛地处祖国的北方,除了北京,天津二位大佬外青岛名副其实的北方第三城,如果从地域划分青岛可以称为北方一线城市。但是从全国来讲青岛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离南方发达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顶多也就算二线城市,青岛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步幅比前几年慢了些。
不过现在随着院士港的建成人才引进有了显著的提高,闻名遐迩的袁隆平院士就常年住在青岛的城阳地区研究海水稻。目前青岛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绝对是肯花血本的,看看院士港的条件和待遇绝对让人吃惊,也显出了青岛在这方面的决心,青岛的经商环境不是太好,肯定比不上南方,这也是受气候和习俗的影响。南方可以做一天生意,青岛晚上基本上没人,
比如城阳区中午饭馆开业的都很少,大都晚上开业。而市区9点以后店铺饭馆大都打烊关门了,没有夜生活是青岛一大弊端,也是影响商业发展的阻碍,青岛旅游业还是很发达的,但是也是季节性的,这也没办法北方就这样。不能和南方那些旅游城市相比,青岛副省级城市,08年奥运和峰会的召开大幅提高青岛的知名度。气候环境、人文历史青岛还是有不错的底蕴,
3、山东青岛成为一线城市的话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虽然青岛具备很多优势,比如气候环境好,旅游产业不错,传统制造业强大,但是青岛同样具备四大劣势,成为新的一线城市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国内有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还有五大准一线城市: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重庆,五大城市都在发力,想成为新的一线城市,青岛在与这五个城市的赛跑当中脱颖而出,我认为是非常困难的。第一点,青岛在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当中已经落后,
青岛的传统制造产业曾经占有比较靠前的地位,比如海尔海信澳柯玛等等白色家电产业,曾经兴旺一时。也许恰恰是因为传统制造产业过于发达,当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时候,反而无暇顾及或者说不愿意涉及,导致青岛现在的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技术发展不好也就意味着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第二点,相较于其他几个城市,青岛的教育并不领先,
除了中国海洋大学,勉强算个有特色的985高校之外,其他一众高校都不算太强,自身人才的造血机能不足;同时,由于青岛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薪资不高,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不强,外地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往往第一选择不会是青岛,所以青岛的人才储备并不厚实。第三点,青岛缺乏广阔的发展大后方,环视山东境内,几乎全是对手,很难有城市,愿意做青岛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