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 > 丰台区 > 蜜蜂的养殖技术,蜜蜂怎样养殖

蜜蜂的养殖技术,蜜蜂怎样养殖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0 09:06:52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蜜蜂怎样养殖

蜂箱之间要有一定距离。太远了会冻死,太近了会打架。 螨虫,它可以在蜜蜂呼吸时爬进蜜蜂气管里。蜜蜂身上一有螨虫就会用“扫堂腿”把它扫下来。有的一下就扫下来了,有的则过半天才扫一下。以此来选优质蜜蜂。 买个蜂箱吧。你最好在室外养。 你用一个盒子,里面放蜂箱就行了。距离在2~3CM之间。 凭感觉养吧

蜜蜂怎样养殖

2,养蜜蜂要什么技术

我们有蜜蜂养殖成套技术培训视频讲座,手把手的教你养好蜜蜂。如需请和dtgcjsyjs@sina.com联系
如果你没碰过这一行,劝你不要瞎搞,介绍(巧养蜜蜂)这书,咱本人就样蜂
http://www.beeschina.com/article/tools/

养蜜蜂要什么技术

3,蜜蜂应该如何

笼蜂饲养管理  笼蜂饲养管理包括:笼蜂的饲养方式,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蜂笼的构造,饲料的配制,笼蜂蜂王的培养,笼蜂的生产,装笼工作,笼蜂的运输,笼蜂饲养技术。  笼蜂是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带巢脾和蜂箱,装在纱笼中出售(或运输)的蜂群。欧美养蜂发达国家的蜜蜂繁殖场出售的笼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计算的,所以过去称为磅蜂。蜜蜂繁殖场和养王场大多设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给北方饲养。  在北方饲养笼蜂,大多采取饲养1个养蜂季节(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后将蜂群杀死。这样既节约了蜂群越冬的饲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单产,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国南方春季有油菜、紫云英、蚕豆等丰富的蜜粉源,气候温暖,有利于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产笼蜂的地方。北方群越冬时间长,饲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丰富,如饲养笼蜂,有利于夺取蜂产品的高产。  (一) 笼蜂的饲养方式  饲养笼蜂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1.供北方养蜂场生产饲养  北方的养蜂场春季从南方购买笼蜂,过入蜂箱饲养,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秋季无蜜源时将蜂群杀死,还可以取得蜜蜂虫蛹。将蜂箱、巢脾、养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后,妥善保存备用。这种饲养方法可以节约蜂群越冬饲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笼蜂加强弱群和无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于饲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越冬以后,群势削弱到难以独立生存,或者丧失了蜂王,可以将笼蜂与它们合并,使它们在大流蜜期到来时能够投入生产。

蜜蜂应该如何养

4,养殖蜜蜂技巧蜜蜂养殖怎么

蜂箱选择技巧:因为蜂箱长期露天放置,风吹、雨淋、日晒,蜜蜂在蜂箱里生活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必须符合蜂的生活习性,尺寸应标准统一,结构要坚固耐用。制造蜂箱的木料应选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北方应多以白松、椴木、桐木制造,南方以杉木制造。?蜜蜂繁殖:春天是蜜蜂生产繁殖期,"三天取一次蜂王浆",做好"移虫"工作,让蜜蜂的繁殖有一个规律性?蜜蜂养殖季节管理:春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养蜂同样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尤为重要。春季管理应该以气候为准,气温稳定在15℃开始,就要将蜜蜂搬运至一个花开盛泽,让蜜蜂有足够的花蜜可以采取。春天,蜜蜂飞出越多说明蜂群越强、越健康。如果蜂箱很少有蜜蜂飞出,则应快速检查,及时处理。应选择天气状况良好,至少在8℃以上气温的中午开箱检查。蜂箱管理:蜜蜂蜂箱一定要有一个记录,每一箱蜜蜂各有不同,我们应该采取"编号管理"的方式,就如同学校的学生要有一个学号,每个人得有一个身份证号一样,这样,对于每一个蜂箱的具体情况都可以做到记录,对该蜂箱的情况了如指掌,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及时有效的去处理,对症下药,减少在管理大量蜜蜂时的弯路。?取蜂蜜时间:不易超过两很多朋友可能都想问"多久取一次蜂蜜最为恰当?",这次我们也咨询了两位养蜂人,他们的答案是"没有固定时间"。能否取蜂蜜,与蜜蜂产蜂蜜的量息息相关,产的多一年就可以多取几次,相反,产量少,蜜蜂自己不够吃,那就必须少取了。蜂蜜的产量又与太多因素相关了,气候,花期,蜂群规模,是否有瘟疫等都影响着蜂蜜的产量。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土蜂一年取蜂蜜次,因为蜂蜜必须要有一个积淀的过程,时间越久,蜂蜜的水分越少。养殖场的蜂蜜,一年也不易超过4次,蜂群规模大,同时也意味着蜂群对蜂蜜的消耗大,蜂蜜取多了,蜜蜂自己不够吃,对蜜蜂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

5,蜜蜂是怎么养的

笼蜂饲养管理 笼蜂饲养管理包括:笼蜂的饲养方式,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蜂笼的构造,饲料的配制,笼蜂蜂王的培养,笼蜂的生产,装笼工作,笼蜂的运输,笼蜂饲养技术。 笼蜂是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带巢脾和蜂箱,装在纱笼中出售(或运输)的蜂群。欧美养蜂发达国家的蜜蜂繁殖场出售的笼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计算的,所以过去称为磅蜂。蜜蜂繁殖场和养王场大多设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给北方饲养。 在北方饲养笼蜂,大多采取饲养1个养蜂季节(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后将蜂群杀死。这样既节约了蜂群越冬的饲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单产,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国南方春季有油菜、紫云英、蚕豆等丰富的蜜粉源,气候温暖,有利于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产笼蜂的地方。北方群越冬时间长,饲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丰富,如饲养笼蜂,有利于夺取蜂产品的高产。 (一) 笼蜂的饲养方式 饲养笼蜂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1.供北方养蜂场生产饲养 北方的养蜂场春季从南方购买笼蜂,过入蜂箱饲养,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秋季无蜜源时将蜂群杀死,还可以取得蜜蜂虫蛹。将蜂箱、巢脾、养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后,妥善保存备用。这种饲养方法可以节约蜂群越冬饲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笼蜂加强弱群和无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于饲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越冬以后,群势削弱到难以独立生存,或者丧失了蜂王,可以将笼蜂与它们合并,使它们在大流蜜期到来时能够投入生产。 3.推广良种 出售笼蜂的蜂场必须保证质量,必须是蜂蜜、蜂王浆高产的蜂种,以青年蜂为主,蜜蜂健康无病虫害。南方的种蜂场将蜂蜜、蜂王浆高产良种或者将选育的抗病虫蜂种以笼蜂的形式推广。 4.辅助强群长途运输 在炎热季节,3~7日的长途运输,蜂群容易受闷死亡。如果采取开巢门运蜂的办法,会有部分蜜蜂飞失,使蜂群削弱,同时影响车站作业的安全。在起运蜂群以前,可以从强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个王台,装笼运输,到达目的地以后,除去处女王再与原群合并。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群长途运输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飞出。 5.为农作物授粉 利用笼蜂给植物授粉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养蜂场互助合作或者联营从事笼蜂饲养是理想的办法。这样可以减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损失和蜂蜜的消耗,并且节约非生产期的人工开支。 (二)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 生产笼蜂的蜂场除去在蜜源植物丰富的地方建立场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种繁育技术,不断选育高产、抗病的蜂种;掌握人工育王技术,及时培育出大量的优质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术,使蜂群尽早、尽快地发展壮大,以便提早供、多供应笼蜂。 饲养笼蜂的地方,同样需要具有1个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丰富的辅助蜜粉源。由于笼蜂是不带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须预先准备好蜂箱、巢脾、巢础框和饲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购入笼蜂以前,要掌握笼蜂的运输、过箱和饲养技术。 (三) 蜂笼的构造 装运蜜蜂的蜂笼,通常是用木板钉成长方形四框,两面钉上铅丝纱制成的。长度不超过440毫米,高度不超过240毫米,可以放人标准蜂箱内,便利于过箱操作。蜂笼的上下和左 右四面是用10~12毫米厚木板钉成的,顶板正中开一个直径100毫米左右的圆洞,以供放饲料罐或者饲料罩,同时也是装进蜜蜂的入口。如果采用蜂蜜等液体饲料,就在此处安装饲料罐;采用炼糖等固体饲料时,在此处安装饲料罩。饲料罩是用8~10目铅丝纱制作,直径95毫米,高100~130毫米,罩口有15~20毫米的外沿。 蜂笼的大小根据装蜂多少而定。装1.5千克蜜蜂的蜂笼,外围尺寸为长440毫米、高240毫米、宽160毫米。每增加或者减少0.5千克蜜蜂,蜂笼的长度和高度不变,宽度增加或者 减少20毫米。然后在四框的前后两面钉上铅丝纱,铅丝纱要卷边,用鞋钉钉严密,不能让蜜蜂钻出。在顶板的圆洞一侧锯一条长10毫米的锯缝,旁边钉一小钉。在这里用铅丝吊着固定邮寄蜂王笼。 圆筒蜂笼是用瓦楞纸或者纤维板制造的,长350~400毫米,大头口径200毫米,小头口径180毫米。筒内安一个Z字形铅丝纱网,在其中部捆扎饲料罐和蜂王笼,让蜜蜂攀附在铅丝纱上。蜂筒两头安装铅丝纱网和由数根25毫米宽的通风鳍片组成的塑料筒塞,以防止蜜蜂飞出和防止通风不畅。 (四)饲料的配制 空运笼蜂使用固体饲料,铁路或卡车运输使用液体饲料。 1.炼糖 笼蜂运输期间的饲料与邮寄蜂王使用的炼糖相同。配制的炼糖软硬度和含水量要适宜,以在15℃时不干不硬,在37℃时不流动为宜。用优质的白砂糖和蜂蜜配制。普通粉状白糖含有微量的矾,红色原糖含杂质多,均不宜做炼糖,更不能用有铁锈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制炼糖。
我看见的是放在箱子里,那箱子应该很特殊(没敢去观察),然后白天把他们放出去采蜜,然后蜜蜂自己飞回来(它认道啊),然后养蜂人就有收入的。

6,蜜蜂怎么养

(一)强群饲养管理: 1、选王。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扣1只蜂王,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内产卵,箱内其他部份供贮蜜。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均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流蜜期可叠加继箱取蜜。加继箱时应从巢箱提取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一侧,外加隔板,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巢箱或继箱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或不加隔王板让蜂王在整个箱体内产卵。产蜜期应在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二)繁殖期管理。 1、繁殖期一般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繁殖期应注意保温,供应足够饲料,及时扩大蜂群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防治病虫害。 2、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提出,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采用内径200~250mm,高200~220mm的窄式育王框,育王框上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与台之间距离9mm~10mm,每框内移入24h内的幼虫15条~20条,移虫后立即放入育王区;次日,再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内移入18h~24h的幼虫,培育成蜂王。 3、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d前培育雄蜂;育王复式移虫后10 d,从强群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盖子脾,带蜂放入1只优质王台(注意不要挤压、倒置)组成交尾群。蜂王交尾丢失后,再放入一个成熟王台,若两次丢失,则交尾群应合并。 4、人工分蜂后的饲养。从原群中抽出一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新蜂王交尾成功后形成新群,新群同老群同箱饲养,以母女同箱或姊妹同箱箱饲养为宜,若工蜂偏集一群时,应调整群势,改变巢门方向。及时加基造脾,扩大蜂巢,并用新脾换老脾,当群势发展到5个巢脾时,应改为单箱饲养;流蜜期或气温25℃以上时,应改为单箱饲养。 (三)越夏阶段管理。 1、度夏准备。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个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降温管理。应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或搭凉棚遮荫,中午高温时可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以利于蜂群降温。气温超过35℃时,给蜂群喂水和箱外洒水,为蜂群降温。 3、检查。高温天气应以箱外观察为主,防止蜂群产生飞逃“情绪”。若发现工蜂出勤少,应选择傍晚开箱检查,及时改善箱内条件。 4、天敌防治。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5、越夏后检查。9月初,野外出现零星蜜源,蜂群开始繁殖,应及时全面检查,调整群势,清除巢虫,合并弱群并进行奖喂。 (四)蜂群越冬阶段管理。 1、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给蜂群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 2、在最后一个蜜源即将结束时,用强群的蜂和封盖子脾补充中小群,同时撤出蜂群中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3、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4、越冬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越冬初期,只需在副盖上加保温物。越冬中、后期,进行巢内保温。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时,蜂群停止哺育幼虫,蜂群结团,并停止采集活动,并采取包裹蜂箱、留出巢门口等保温措施。 5、越冬蜂群管理。经常进行箱外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蜂群越冬的异常状况。在巢门侧耳倾听蜂群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或轻叩箱壁发出“嗡嗡”声,马上静下来,属正常情况。箱外检查发现工蜂在巢门口进出抖翅,箱内声音混乱,表明可能失王,应在晴暖的中午开箱检查,若失王应诱入储备王或并入他群。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喧闹不安,从巢内捣出断头缺翅的死蜂,并有巢脾碎块,可能有虫害,应及时驱杀,查找堵塞学习漏洞。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出现骚动不安,经久不息,可能是缺水或缺蜜。若蜂团散开,表明缺蜜,应加入蜜脾;若从巢门掏出蜂蜜结晶,可在巢门喂0.2%的食盐水。
初养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种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环节,内容较多,篇幅有限,间单介绍一些。 一、蜂箱、巢框、巢础、摇蜜机、起刮刀、面网、喷烟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标准箱,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标准箱,又称郎氏蜂箱,它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板,副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变形的红白松、杉木、青杨等坚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于2公分。箱内围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后壁外侧各有一个扣手,便于搬运。前后壁内侧上部各开一条宽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处钉上一铁片引条,引条上沿距箱体上沿17毫米。2、箱盖a、蜂箱大盖b(副盖)纱盖。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 1.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 生产雄蜂蛹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蜂巢础。使用巢础筑 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雄蜂房少。 2、面网 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4、喷烟器 是镇服或驱赶蜜蜂的工具。由发烟筒和网箱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 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但不要喷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来扫除巢脾、箱体、养王框等蜂具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扇形的长毛刷。一般有两排刷毛,刷毛长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马鬃或马尾毛制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的栅板,把蜂群严格分隔为育虫区和产蜜区,使幼虫、蛹、花粉等不会与蜂蜜相混杂,工蜂可以自由通过。用14号铅丝制成的铅丝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变形;两铅丝之间的空隙约4.4毫米,蜂王不能通过,但价格较贵,用直径7.5毫米竹丝制作的竹丝隔王板,在我国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较差,较易变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内,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7,如何饲养蜜蜂

一、养蜂场地首先,选场对于养蜂人来讲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个场地就是地利。我们要保证蜂场周围的2.5千米的范围之内,应该具备充足的蜜源植物和辅蜜粉植物。而且主辅要相互协调搭配。场地最好选择在向日近山坡地,能够保证光照充足,背靠高山为屏障,上面有自然遮阴,夏天也能通南冯,冬天能阻挡北风的严寒,同时也要考虑地理人文,水量,交通等,但愿不要遇到神经病。二、选购蜂群选购时间:如果你在北方,应该在4到5月份就该选择蜂群,因为这个时候正值蜜蜂繁殖,挑选比较稳定,而且外面环境比较好,饲养就会容易成功。选购方式:首先在蜂箱巢门观测,如果工蜂出入比较勤,采集花粉多,一般蜂群比较有活力。然后打开检查,如果工蜂安静平稳不慌张,说明习性温顺。如果蜂王大,足粗,胸宽,腹长丰满,全身绒毛,产卵灵活,说明很健壮,还年轻,能力强。排列组合: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三、蜜蜂饲养这个是很重要的。1、补助饲养:什么是补助喂养呢?所谓补助,就是缺。也就是蜜源不足的时候要对蜂群人工饲喂。方法如下:①补蜂蜜。喂蜂蜜,可以用蜂蜜加温水2成然后稀释,稀释之后的蜂蜜,可以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的饲喂器当中进行饲喂。②补糖浆。糖浆,要以白糖然后加水5成左右,经过人工加热溶解后静置放凉到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吸收,不宜采用红糖此时。2、奖励:所谓奖励,就是对于小蜜蜂来说,你活干的不错,繁殖的好,累,就给你一定奖励,在蜂群的繁殖期和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方式。正常来说,是给少量的百分之60蜜液或者百分之50的糖浆,早春的时候隔一天一次,以后消耗增加,可以每天都进行一次。时间要从流蜜期前40天开始,知道大量蜜粉采完。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3、饲喂花粉:喂花粉的目的是给蜜蜂补蛋白质。在越冬后期和春季初期,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普通每一蜂群一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浸湿的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当中加入百分之1的的食盐。
强群的中蜂,图片来源于蜂友1.养殖蜜蜂需要有场地放蜜蜂,不是随便有地方放蜜蜂就行的。如果是养殖少,就可以随便选择地方放蜂。对于定点养殖蜜蜂来说,选择一块场地也很重要。挑选的场地地势要高,避免雨季被洪水淹。放蜂箱的位置要能遮阴的。附近几公里有充足粉蜜源。场地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供蜜蜂采集。场地要安静。养蜂老师父的蜂场2.养殖蜜蜂要有充足的饲料。蜜蜂的饲料就是花粉跟蜂蜜。有充足的饲料蜜蜂才能正常发展。因此发现蜜蜂饲料不足时,就要人工补充饲料。3.要选择好的蜂种,最好是适应自己当地环境的蜂种。蜂种好才能饲养强群,饲养强群蜜蜂才能高产蜂蜜。4.养殖蜜蜂要永远保持蜂多于脾。不能胡乱加脾。蜜蜂造脾到角,并且外界粉蜜源丰富的时候,幼工蜂多才加脾,因为分泌蜂蜡造脾的是刚出几日的幼工蜂。贪脾会把蜜蜂越养越弱的,并且蜜蜂也容易得病。5.要预防敌害病害。中蜂对巢虫没有抵抗能力,因此要经常清理蜂箱底,太旧的巢脾就丢弃,巢脾一般一年一换。中蜂爱新脾,厌旧脾。旧脾还容易有巢虫。在胡蜂泛滥的季节,也要注意胡蜂对蜜蜂的危害。还有其它的各种病虫害。不懂的要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养蜂老师父。不要盲目对蜜蜂使用药物。
1、首先就是养殖的场地。要想养只蜜蜂,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场地,来放置养蜂的蜂箱。如果养了很多的蜜蜂,那么场地就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场地不是随便什么地方就可以选择的,都是有要求的。如果是人工养殖就一定要找个好一点儿的养殖场。场地最好是地势比较高的,在夏天的时候不会出现积水,对于遮阳这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在场地的四周一定要有充足的,充足的水源,还要有供蜜蜂进行采蜜的花源。要离市区和一些工厂远一点儿,因为这些地方太嘈杂了。?2、饲料对于蜜蜂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资料才能保证蜜蜂的生长。蜜蜂的饲料基本都是花朵里的花粉,以及逆风自己生产出来的蜂蜜只有在饲料比较充足的时候,蜜蜂们才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然后生产出质量更加上乘的蜂蜜。饲养者一定要注意随时观察,如果有饲料不够充足了,就一定要进行补充。?3、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蜂种选好,因为地区的不同,所以蜂种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不管在哪个地区再选择峰,总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地区,选择适合自己的风种。会有很多饲养者分不清楚什么样是蜂种。很多时候都会进行混养。比如说有时候把易峰和蜜蜂,还有其他的蜂混合的掺杂一起。这样就会使蜂蜜的纯度不够纯正,然后还会影响他们的经济效益,有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4、在养蜂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蜂的数量比脾的数量大。正常来说,一般养蜂的人们都知道这一点。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保证。蜜蜂的数量要多于脾的数量,千万不可以私自给蜜蜂加脾,不然会对蜜蜂得生长以及采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想要给蜜蜂加脾,一般是在工蜂的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因为刚出生的幼工蜂会需要大量的分泌蜂蜡,来增加在蜂巢里面得脾数量。一定要记住,其他的时间千万不要去管他。如果田家的皮数量太多,就可能会使蜜蜂发生贪脾的现象。接下来蜜蜂的活力就会变得下降,而且还会使蜜蜂发病率增加。?5、蜜蜂再养殖了一段时间之后,在风箱的底部经,常就会出现一些潮虫,这些潮种可是蜜蜂的敌人,他们自己是根本没有办法来抵抗的。蜜蜂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喜新厌旧。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把蜂箱进行定期的清理,如果巢脾太老了,也很容易就会出现潮虫的,所以巢脾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换。另外,胡峰也是蜜蜂地天敌,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预防胡峰对蜜蜂进行攻击,另外还要对蜜蜂出现的各种疾病掌握好。这样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一定要记住,不能盲目的给他们治疗。
养蜂知识:1. 初步认识:在养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蜜蜂的知识。目前我国饲养着7百万群蜜蜂,其中90%是从国外进口的欧洲蜜蜂,包括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等,还有10%是中华蜜蜂。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广泛饲养在华北、东北地区。东北黑蜂,是欧洲黑蜂的过度类型。繁殖力强,在寒冷地区越冬性能好。但在纬度低的地区不能保持强群。中华蜜蜂是简称中蜂,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生活。2. 群居昆虫:一群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占1%的雄蜂,和占99%的工蜂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内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的职责是产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储存的精子,就可满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一只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500~2000粒。3. 蜂卵认识: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另一种是未受精卵,可发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房也称为王台。蜂王房内的卵因为吃蜂王浆长大,所以发育成蜂王。4. 蜂王培育: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进行(通常在夏季进行),为来年高产作好准备。当蜂群中出现两只蜂王,就会相互争斗,直到剩下一只蜂王为止。工蜂是蜂群中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虫孵化后,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饲喂蜂王浆,从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饲料。5. 雄峰特征:雄峰没有工作的本能,专职与处女蜂王交尾。大多数雄峰7~10日龄开始飞行,12日龄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时进行。6. 发育阶段:每只蜜蜂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蜂王将受精卵产在蜂房内后,6小时以内,工蜂就会本能的在卵的周围分泌一些王浆。蜜蜂的养殖设备:1. 蜂箱: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2. 蜂脾: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3. 蜂路: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4. 隔王板: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扩展资料:养蜂即蜜蜂养殖是人工饲养蜜蜂而取其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蜂蜡、蜂蛹及蜂毒等产品的事业,包括在广义的畜产内,所以广义地说蜜蜂也是家畜。蜜蜂养殖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蜂蜜的利用是从渔猎时代开始的。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在西班牙的壁画中,就有女子攀藤采蜜的图。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第五王朝的寺庙里,遗存有刻着养蜂人向蜂窝吹烟驱蜂的浮雕。这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的史实。历史学家以及研究者从研究甲骨文的成果推断,我国从殷商时代已有养蜂。参考资料:养蜂百度百科
对于养殖蜜蜂,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春季如何养殖蜜蜂 1.越冬蜂的适时排泄飞行。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10℃以上的天气,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晒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飞翔,以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延长寿命。如天气晴好,可继续让其排泄,待气温适宜时,再撇去保温设施。 2.蜂巢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要低得多,有时还会遭遇寒流的侵袭,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众多的蜜蜂从事增温工作,会导致饲料消耗量加大,蜜蜂寿命缩短。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可结合早春开箱检查,整理蜂巢,抽出多余空巢脾,保持蜂多余脾,并将蜂路缩小到8毫米,对1-2脾蜂的小群,进行双王同箱饲养,以利保温;箱内其余空间用保温物填充:箱外用禾草包装,并覆盖塑料薄膜,早晚应缩小巢门:不宜过频开箱检查,以防热量散失。 3.饲料补充。春季蜂群开始育虫后,饲料消耗增加1倍多,在育虫期外界尚无蜜源、粉源时,补充花粉尤其重要。经试验,哺育一只蜜蜂幼虫,需消耗120-145毫克花粉,培育1框蜂约需花粉150克。因此,在检查之后,对于那些缺蜜缺粉的蜂群,应及时补充蜜、粉饲料。外界气温较低时,宜补充蜜、粉脾;外界气温达12℃以上时。则饲喂蜜水(或糖浆)和花粉饼。饲喂蜜水应在两三天内喂足,尔后为了提高蜂群的产育力可另行奖励饲喂,直到外界有辅助蜜粉源才停止。奖励饲喂要适醋,防止饲料压脾缩小卵圈,寒潮来临时,要停止饲喂。 4.加脾扩巢。蜂多于巢的蜂群,当子脾上有2/3封盖时,加第1框脾。其中,强群,当子脾面积达巢脾总面积的七八成时加脾;弱群,待新蜂大量出房时加脾。加第2、3框脾时要在天气正常,蜜源初花,蜂脾相当,蜂王健产,子脾7成以上,温度不断上升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可缓加脾。加脾应选用有蜜有粉的平整巢脾,用快刀削平1-2厘米,以便于蜂王产卵。 5.育王分蜂繁殖。春季蜂群里的蜂王多数是头年秋天培育的,经过秋季和早春两个产育季节,产卵高峰期即将结束,产卵力也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那些质量不很理想的蜂王,维持强大的群势已无能力,因此,提早育王分蜂,对提高蜂王产卵率,培养和维持强势,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二、夏季如何养殖蜜蜂 1、做好遮阴、通风、供水。  蜂箱应摆放在蔽阴和有水源的地方,或是搭凉棚,在巢门附近摆放饮水器。炎热的中午注意向蜂箱和场地喷洒适量水,增加湿度降低巢温。放大蜂路和巢门,加强通风、散热。同时也要做好防雨工作。 2、组织采蜜群。  一般在进入主要采蜜期时要求强群蜜蜂达到20框以上。可以采取合并弱群和以弱补强等办法,灵活机动地组织采蜜强群。 3、做好采蜜群的管理。  主要采蜜期的强群管理十分重要。此期为鼓励蜜蜂采蜜,蜂巢必须不断扩大,而且不要限制蜂王产卵。适时增加继箱和空脾,使蜂群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蜂蜜、产卵脾位,做到既能大量采蜜,生产蜂乳,又能发展一定的群势。 4、注意消除分蜂热。  此期管理不好极易发生分蜂。要经常对蜂巢进行检查,发现封盖王台、蜂王腹部缩小或停止产卵就是分蜂先兆,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分蜂,避免减弱群势影响采蜜。 5、注意防止盗蜂。  取蜜和喂蜂时蜜汁一定不要洒在箱外,如洒在箱外一定要彻底清理干净。巢门不可过大,蜂箱一定要严密,不可破损裂缝,蜜脾、蜂蜡、分蜜机等易引起盗蜂的器具一定要保存好。 6、注意消灭敌害。  主要是巢虫、蚂蚁、胡蜂等昆虫及鸟类、鼠类、蟾蜍等等。要注意蜂群的卫生,经常清扫蜂箱和周围环境。 7、注意疫病。  要注意经常观察蜜蜂的行动状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分析,采取防治措施。对周围五公里以内的主要蜜源花期要有所了解,特别对花蜜花粉有毒的植物的花期。对主要流蜜期的大宗植物要及时了解对它们的农药防治情况,避开农药使用期,以免发生农药中毒。 三、秋季如何养殖蜜蜂 1、预防盗蜂  秋冬之交最易发生盗蜂,稍不小心,便会引起蜜蜂互盗储蜜,相互攻击刺杀,给蜂群带来很大危害,甚至全场覆灭。预防方法:缩小巢门,保护弱小蜂群。检查蜂群,应在清晨或傍晚,即外勤蜂在巢时进行。补充饲料切不可将糖液滴至箱外,如已发生盗蜂,必须迅速采取隐蔽、移箱、禁闭、迁场等措施。 2、淘汰老劣王  进入秋季的最后一个盛花期,大部分老蜂王的产卵期已过,随着气温下降,产卵越来越少。因此,要抓住适宜时机,培育优新蜂王,以更换产卵少繁殖力差的老劣蜂王。 3、培育适龄越冬蜂  现有工蜂因担负哺育、采集任务,耗力很大,寿命很难延至明春。所以,必须培育一大批新蜂越冬。要检查蜂群,防病治螨。深秋昼夜温差大,巢内也会出现温度失常,因此要注意保温。秋末要加强饲料供给,以调动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积极性。 4、防骤冷  冻蜂秋末冬初,常常冷风骤起,外出蜜蜂,很容易冻死在外。因此,蜂场要远离蜜粉源,以免贪小失大。 5、喂足越冬饲料  越冬饲料必须优质而不结晶,同时辅以防病药物。理想的饲料配方为:白糖、蜂蜜、水各1份,加总量0.1%的食盐,煮开冷却后,在每10千克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0.5克,大黄、苏打各1克。 四、冬季如何养殖蜜蜂  1.育蜂王、繁冬蜂。抓紧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时提出去,或者贮放在继箱内,逐渐把子脾集中在巢箱中,面积小的放在两侧,面积大的放在中间,每张子脾上应保持500克左右的边角蜜。蜂巢内不加空脾,不造新脾,不实行扩大蜂巢的措施,保持蜂路9~10毫米,使蜂箱密集护脾,在现有子脾的基础上继续繁殖越冬蜂。  2.适时断子整蜂巢。当最后一个蜜源终止后,蜂王即使再继续产卵也不能发育为越冬蜂,为此,要适时断子,可采取加大蜂路、降低巢温的方法。适时断子要在无子脾时进行,以免损伤蜂儿。还可利用带有蜂王隔离棚的王笼,把蜂王幽闭在王笼里。工蜂通过隔离棚自由进出,同蜂王直接接触,可避免出笼蜂王被围,蜂巢温度升高。封盖蜜脾布置蜂巢,以蜜蜂略多于脾为宜。若无封盖脾,以空脾或半空脾布置蜂巢,换掉未封盖脾或花粉脾,待早春排泄后再加给蜂群。  3.补冬料、增群势。一般以成熟蜜或纯净白糖做冬料,4~5框蜂群补蜜10~13公斤,弱群多补,以增群势。以蜜作冬料时,50公斤蜜要加3~4公斤水,放入锅内加温至70℃,持续半小时,溶解结晶。冬料蜜要保持干净,严防油类等物质混入。以白糖做冬料,用50公斤白糖加28~33公斤水,先将水加热至100℃再放糖。待糖全部溶化,再加热到100℃,取出冷却后补喂。补喂时要在短时间内接连喂足,不可延长喂蜜时间,防止蜂王产卵。  4.管巢脾好越冬。对越冬蜂群要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不要蜂脾相差悬殊,因脾多了蜂结团不集中,蜂过多热量大,耗饲快。室外越冬蜂群可略多于脾数,4.5~5框蜂放4张脾,以适应气候条件。封好盖的蜜脾放两侧,封盖较差的放中间,空巢房的放中间,这样有利于蜂群结团,减少未封盖蜜发酵。布置好的蜂巢外侧加上隔板,盖上覆布,在覆布上再盖几张纸,防止冷风直吹蜂巢。晚秋时,要减少蜜蜂的活动,以免消耗蜜蜂的体力,削弱越冬蜂群势。
文章TAG:蜜蜂的养殖技术蜜蜂养殖养殖技术

最近更新